生本教育方法在大学院校汽车电气教育改革应用研究

时间:2022-08-08 01:17:04

生本教育方法在大学院校汽车电气教育改革应用研究

【摘要】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间的竞争日趋激励。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也从传统的单一型人才转变为复合型人才。“倡导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是国家教育部在2003年所提出的教育改革的一项基本理念。而大学生的学习方式,在很大程度上要受到教育方式及教育组织形式的影响。因此,构建适合大学生特点的新型教育模式,必将成为新课程实施,教育改革的一项重大课题。由于汽车专业的教育不同于传统的教育,它的教育模式要与汽车专业的特点相适应。传统的教育模式很重视理论课的讲授,轻视实践课的教育。本文针对上述情况,在分析生本教育方法的特点及优势的同时,探讨其在我国大学院校电气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关键词】生本教育 汽车电气教育 应用研究

【课题项目】广西特色专业及课程一体化建设项目(GXTSZY234)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8-0034-02

引言

二十一世纪是信息爆炸的时代,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单单知识的传输已无法满足现代科技的发展与新时代的大学生对于知识的学习与接受。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教育界进入了一个活跃时期,新的教育观念不断被介绍进来,新的教育方法和模式不断在尝试运用。 “倡导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是国家教育部在2003年所提出的教育改革的一项基本理念。而大学生的学习方式,在很大程度上要受到教育方式及教育组织形式的影响。因此,构建适合大学生特点的新型教育模式,必将成为新课程实施,教育改革的一项重大课题。

汽车专业的教育不同于传统的教育,它的教育模式要与汽车专业的特点相适应。传统的教育模式很重视理论课的讲授,轻视实践课的教育。根据笔者多年的实践经验发现传统重理论轻实践的做法在汽车专业课的教育是行不通的,这种教育模式所导致的结果是:老师费尽精力,但教育效果很差,就失去了干劲;大学生满怀希望要学好这个专业课,由于基础差,理论课又多,想学就是学不会就失去了学习的兴趣,于是厌学、逃学使好大学生也变成了坏大学生。针对这种状况,教育改革势在必行。

一、生本本教育概述

生本教育是郭思乐教授创立的一种教育思想和方式。生本教育是为大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也是以生命为本的教育,它既是一种方式,更是一种理念。以这种理念为指导,在祖国内地、香港、澳门等地100多所中小学、职业中学、幼儿园等进行实验,成效显著,获得了意义深远的理论与实践成果。生本教育的特点主要有:

1.1 突出大学生

从矛盾论的关点来分析,内因是事物发展的依据,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才能发挥作用。按照这个观点,在教与学这对矛盾关系之中,学是内因,是提高教育质量的依据;教是外因,必须通过学这个内因才能发挥作用,生本教育的课堂完全改变传统教育中的老师讲大学生听的局面,在老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体作用。规定每堂课老师讲话时间不超过十分钟,其余时间都交给大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上台发言、交流体会、自主学习。

1.2 突出合作

学会合作是21世纪人才的重要素质之一。生本教育的第三个特点是强调大学生小组学习。全班分成若干小组每小组4-6人,无论是课前准备还是上课时的学习每位大学生都必须在小组内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1.3 突出探究

生本教育强调让大学生自己主动的进行学习,低入口、大感受、深探究。让每个大学生都有话说、让每个大学生都有收获;老师在认真倾听大学生讨论、发言的基础上进行“点火”,让大学生的思维进行碰撞、让智慧之火熊熊燃烧、让大学生的潜能得到发挥与拓展。

二、生本教育应用研究

根据目前我国大学院校电气教育的实际情况,结合生本教育提出以下改革方案:

2.1 理论课与实践课应有各有所长的老师分开授课

由于我国大学院校教师教育水平以及本身知识有限,因此可以根据各自教师的所长将理论与实践课分开教育。如果条件成熟,可以聘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高级技术人员,他们虽然不能把理论讲的很透彻、精辟。但是,他们有很强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很适合做实践课的指导老师。因此,理论课有专门的理论课教师授课;实践课由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老师做指导老师,以确保实践课的质量。根据我校实际情况要加大高级技术人员的引进,可以聘请专职的技术人员;也可以与汽车修理厂或者汽车4S店联手实现校企合作,互惠互利,资源共享。

2.2 要采用实物教育

由于汽车的零部件很多,结构又非常复杂,对于汽车专业的教育如果仍然采用传统的模式,用手比画、用手在黑板上画图,是很难把内容表达清楚的。所以,用实物教育就显得非常简单、易懂。只要见到实物,大学生对它们的结构、特点就非常清楚,一目了然。教育效果非常好,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提高,学习的动力就会很大。

2.3 改变传统的教案形式和内容

传统的教育模式对教案的要求要有标准的格式,教案的内容也要紧扣书本,教育的进程也是按教务部门固定的计划进行,没有考虑到大学生的知识层次和接受能力,由于课时和授课内容的限制使得教师对授课内容很少有新知识的添加。对于这种教师授课内容与大学生接受能力的矛盾,我们专业要对教案的形式和内容进行改革。教案的形式不拘一格,可以是手写的讲义、提纲、课件等等只要是便于大学生接受的形式都可以;教案的内容也不一定非是课本内容不可(将来本专业要有一套自己编制的教材),教师可以根据大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接受能力,写出使大学生易于接受的内容,对于那些理论性强,大学生听不明白的内容可以适当的省去,给大学生增加一些通俗易懂、又经常应用到的内容。同时,由于汽车行业发展很快,很多新知识教材上是没有的,这些又是大学生需要掌握的,就要及时的补充,使大学生及时了解行业新信息、新动向,便于大学生就业后能很快的适应社会、适应工作环境。

结束语

由于我国目前大学院校在电气教育中存在众多不足,并且受制于大学院校的硬件以及软件条件的限制,应该在教育方式的选择上因地制宜,根据学校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教育模式。生本教育作为新世纪满足大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满足社会对人才需求的新的教育模式值得更多的学者以及学校采用类似的教育方式改善目前一尘不变的传统的灌输式的教育方式,真正将课堂还给大学生,让大学生在学习中获得快乐的同时也收获知识。

参考文献:

[1]常华锋.生本教育研究[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史秀华.生本教育:架构与实践[J].新课程(综合版),2013(05)

[3]殷开达.大学生创造性品格研究[D].浙江大学,2014.

[4]张加光.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设置优化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5.

[5]《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年总目录[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03.

上一篇:浅析英语教学中的课堂练习 下一篇:英语学习兴趣在创设问题情境中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