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时间:2022-08-08 11:24:11

浅谈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人类已经进入二十一世纪,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是时代赋予我们教育工作者的责任。

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首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而实施素质教育中的自主学习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的关键所在。

自主学习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它的关键是更新观念,让学生主动发展,重视弘扬人的主体性,充分发掘孩子们的想像力和潜能,使学生在个性发展的广阔空间中学会调节自己,适应社会。

一、使用新教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教材的使用,突出了新的理念,自主学习的模式,它不同以往的教学模式,他不直接告诉学生的结论,而是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和启发下,自己发现问题,自己分析问题,自己归纳问题,自己验证结论,自己应用结论。这样的学习,学生学得活,学的自主,学的效率高。这就是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课堂教学模式,它的特点和优势是突出探索为主线的原则,它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学习方法,有利于学生的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形成,有利于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尊重信任学生,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激发创新精神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先决条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也离不开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最重要的是尊重和信任学生,调动其自身的积极因素,进而产生自信,人有了强烈的自信感,就会产生巨大的勇气和动力。从古到今,从国外到国内,那些有些成就的人,他们的创新行为都离不开创新精神的激发。宋代的大发明家毕,他发现前人的书籍印刷术太笨拙,为了改变这种印刷方法。他在总结前人印刷术的基础上,多次改进后,终于创造出一种新的印刷方法――活字印刷术。同今天的印刷术相比,虽然显得原始了些,但是它从刻字、排版到印刷的基本步骤,对后代书籍的印刷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清朝末年杰出、伟大的爱国工程师詹天佑为了回击帝国主义国家对清朝政府的蔑视,他立下决心,要为中国人民争口气,所以他克服修铁路过程中的困难,终于设计出了连外国工程师都未曾想出的“人”字形铁路和开凿居庸关、八达岭隧道,为中国人民争了气。快速计算法的发明家史丰收,在上小学时就发现了算术教学中的一个怪问题。教师在黑板上演算习题,习题数字读、写、看都是从左到右,从高位开始的,而运算正好相反,史丰收问老师:“算数能不能从左向右,从高位算呢?”教师深思后说:“几千年来都是这么算的,课本上也是这么写的,你也就跟着这么写吧!不过你要有兴趣,也可以发明创造嘛!”在教师的鼓励下,他的创造愿望终于如愿以偿。所以,作为教师,对学生的“异想天开”不能泼冷水,而应多鼓励、赞扬,还应特别注重:1.允许学生发表各种见解甚至是错误的见解;2.对学生所提的问题教师应本着科学的态度,实事求是解答或组织讨论,对自己没有把握的问题敢说“不知道”,并敢于向学生学习;3.绝对不能指责和训斥学生,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要激励学生,表扬他敢于回答问题的勇气;4.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以积极热情的态度投入到学习中,自主学习才能有实效,才有可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三、在想像中培养创新能力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 “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并且是知识的源泉。”

1.丰富学生表象,积累想象的素材。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教学图片、实物以及学生的情感体验来发展学生的观察力。当学生积累了比较丰富的表象后,想想能力便会逐步得到发展。

2.发展学生的思维,提供想想的基础,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自身的创新性思维因素,着重引导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从而为培养学生丰富的想像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此外,教师教给学生方法的同时,帮助引导学生筛选提炼出重要问题,使学生的质疑由表面质疑向深层次发展,教师在教学中努力做到常让质疑入课堂,使学生在“思――疑――问――解”的过程中获取知识,让课堂成为学生自主学习和实践创新的天地。

总之,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但只要有信心,坚持不懈的去努力,一步一个脚印走下去,那么,一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将脱颖而出,众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必将促使我国早日成为创新型国家。

(作者单位:河北省沙河市第二小学)

上一篇:浅谈数学教学创新能力的培养 下一篇:中学数学教学与创新思维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