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80后使用国货的心灵旅程

时间:2022-08-08 09:32:56

“彭婷,醒醒,看看我的自行车,”9月的一个周末,正在中国人民大学攻读硕士学位的彭婷被室友袁园唤醒,在睁开惺忪睡眼的一刹那,她看到床头多了一辆明黄色自行车,原来这是袁园一大早参加中国移动充值有礼促销活动的战利品。“你不是从来不骑自行车吗?”彭婷疑惑地问着满脸喜色的袁园。“这车可是永久牌呢。”袁园一本正经地解释道。

在袁园脑海中,永久就是质量的代名词。“虽然我不会特意去购买有一定历史传承的国货,但心里还是比较认同它们,现在我经常会在淘宝上淘一些坛子里热议的国货护肤品,比如:大宝的姜花洗面奶,相宜本草的面膜,广源良的菜瓜水,都好用不贵,适合我们这些无产阶级。”

袁园所说的坛子,就是现在许多热爱国货的网民自发建立起来的国货论坛,最为典型的当属由贾维(网名:豆豆维)2007年在豆瓣网上开设的“经典国货”小组,而让贾维始料未及的是,一月之类这个小组的注册量竟然超过了1000人。“大家似乎在这里找到了一个共同的归属”,贾维在回答《广告主》的记者时说道,目前活跃在这个论坛上的人主要是以80后为主,这批人有极强的自我意识,个性鲜明,心态也很健康,并非是那些“极端的爱国主义青年”。

出生于1987年刘刚,现在是大连吉野家的一名培训师,也是豆瓣网上十分活跃的豆友,刘刚热衷于市面上已经停止售卖的军挎、军包、水壶,还有老上海的手表,各种老牌的相机等。“因为迷恋收藏,很多时候一个月的工资都搭在这上面了,”刘刚边说边热情地向记者展示他的收藏。“其实很多朋友都不理解我的爱好,他们觉得我是个怪人,穿个飞跃鞋他们都会说,要是背个70年代军挎出门更是需要勇气。”

一有时间,刘刚也喜欢带着女友去离家不远的一个广场上练摊,一则为了秀一下自己的收藏,二来也寻一些志同道合的收藏友,但刘刚说自己的摊上常常无人问津。“我还是希望能多一些人喜欢国货吧,”刘刚淡淡地笑着说,这出自于一种小小的爱国思想,也是出自心底的真实希望。

因为很多国货产品在大型商超的柜台很难买到,可潜在的市场需求不容小觑,也让许多同属于80后的网民看到了这种商机,淘宝唐寄奴店的店主蒋雅芬就是其中一员,而她本身也是一个80后。毕业于武汉大学电子商务方向的蒋雅芬原先在一家不错的时尚杂志做编辑,平时也不用国货化妆品。一次在家整理衣物的时候,她看到了小时候常用的“郁美净儿童花露水”,拧开瓶盖的瞬间,熟悉的香味扑面而来,把她拉回了孩童年代。“正好那时侯怀上了宝宝,除了撰些稿子给杂志社外也没多少事,所以我把很多的时间都用在寻找祖母级国货厂家上面,而且越收集越能体会快乐,2007年5月我的淘宝国货店也正式开业了。”现在,频繁出现在各家媒体杂志上的唐寄奴店在淘宝国货化妆品店上也视为旗舰。

中国传媒大学的社会学讲师王晓丽介绍,80后的年轻人收藏和使用一些老品牌的物件,原因在于社会的急剧变迁给许多的年轻人带来了心理上的紧张和压力,而这些童年的事物却能给他们带来温馨、安定的感觉,让他们心态变得平和,这也不失为年轻人自我意识表达的一种方式。

上一篇:“中华老字号”品牌认知与偏好调查 下一篇:老品牌“回春”背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