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规定发言材料范文

时间:2023-11-09 22:14:42

三个规定发言材料

三个规定发言材料篇1

一、选择题解题分析

首先,心态调整很重要,要把握如下原则:良好的心态,是正确思维的开端。好的心态对做好选择题非常重要,其次,思想上要高度重视,精力要集中,决不可马马虎虎,随随便便。因为单项选择题要求答案唯一,题目难度不大,分值却相当可观。而且选择题是高考中最常用的较稳定的题型,一般来讲,单选题90%属于基础内容,容易得分,如失分相对来讲就不值了。同时做好首题单项选择题,能产生良好的情绪,更有利于做后面的非选择题。当然,具体到每一题还是综合知识加技能的运用,下面就从纯技术的角度来分析每题的构成要素,语句特点及基本要领来寻求破题突破。

1、认清选择题构成的三要素

选择题构成的三要素为指导语、题干、题肢。指导语规定了选择题的基本类型和答题要求。题干的作用是指出问题和规定所答问题的范围、层次、角度等。题干一般由问句或陈述句构成,形式多样化,有“引文式”、“材料式”、“图表式”、“漫画式”等。题肢也称选项,是题干后面供选择的答案,一般每小题设四个题肢,有正确的、错误的、不符合题意的。

2、掌握选择题解答的基本要领

第一步:审清题目的指导语,确定题目的基本类型。

第二步:审清提干,确定题目的规定性,明确题目要求和答题方向。

(1)审清提干的主旨和层次。主旨,即中心意思,只有准确理解题干的主旨,才能进一步找到题干和题肢的真实联系,从而正确作答。审题干的层次,要把比较复杂的题干内容分解为若干层次,以句号或分号来分层次,进而全面准确地理解题干的内涵。

(2)审清题干考查的范围,四大范围: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若考查哲学则分清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

(3)审清题干的要求,弄清是选原因、选结果,还是表明性、体现什么等,一般出现在题干的最后一句话中,对题目作出了具体规定:如这表明、这说明、这是因为、这意味着、这揭示了、由此可见等。

(4)审清题干的选择方向:正向选择还是反向选择。

(5)找题干的关键词句或意思,如重点、中心、关键、性质、属性、根本等。

第三步:审清题肢。审题肢是建立在前两步的基础之上的,是做选择题的最后一步,因此,不能孤立地审题肢。

选择题常规陷阱有以下几种:题肢观点本身错误;题肢在题干材料中缺乏支撑或缺乏足够支撑;题肢是对题干的缺乏必然联系的二级引申;在因果、条件、正误、异同关系中的反向题肢;鉴于此,解题方法有:

(1)排除法

排错,即排除观点错误的选项(逆向选择除外)。

排异,即排除观点正确但与题意不符的选项,包括“二级引申”。

排重,即排除对题干内涵揭示较肤浅,与题干构成同语反复或简单重复的题肢。

排反,即排除因果、条件、正误、异同关系中颠倒的题肢。

排乱,即排除内涵大小与题干不相符合的题肢,包括内涵大于或小于题干的题肢。

(2)比较法

即在有多个题肢都与题干存在一定关联的情况下,根据全面性、深刻性原则,通过比较选择最佳选项。如A、B、C三个题肢都在题干中可以找到一定的支撑,但C项只反映了题干材料的一个信息点,B项只反映了题干材料的另一个信息点,而A项则综合反映了这两个信息点,那么,在单项选择题中就只能选A项。

(3)推测法

技巧一:对组合选择题,可用“求交集法”推测,如在①②③④四个选项中,能确定①应入选,②不应入选,但无法确定③④,则可先排除不含①的题肢和含②的题肢,保留含①同时不含②的题肢,然后再作分析。

技巧二:如果两个题肢在内涵上大体一致,或存在必然的因果关系,这就意味着选其中一个则必选另外一个,那么在单项选择题中只有一种可能,即都不选。

技巧三:如果两个选项在逻辑上相互对立或排斥,则在组合选择题中,不可将两者同时入选。是否选择其中一个,要视题干的规定性而定。

最后正确涂卡与检查。在试卷上正确标记选定的选项,保持试卷整洁,不乱涂乱画,防止自己最终也搞不清楚到底选哪个选项;选择题做完后,要及时涂卡,填涂要规范,题号不要弄错,并进行仔细检查,检查时如没有绝对把握,以第一次选的为准,不要乱修改,相信自己的第六感觉,切忌钻牛角尖;检查无误后,再做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解题分析

高考政治非选择题,包含的信息量大,能力层次多,综合要求高,学生往往失分多,如何帮助学生在做政治非选择题时少失分,多拿分,不防从审题和规范答题两个方面加以剖析:

1、学会审题很关键

第一步:审设问

(1)明确知识范围:包括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四个部分,哲学又包括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人生价值观四个部分。

(2)明确问题的类型:单一型: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复合型:谈认识、作分析。

①“是什么”类

此类题比较简单,问什么,答什么,注意内容要答完整。

②“为什么(原因)”类

设问所运用的语言有:“为什么说”,“为什么要”等形式。

方法:先答现状,再答意义。答意义时要从小到大,从近到远,由点到面,从直接到间接,从国内到国际。

③“怎么办(措施)”类

设问所运用的语言有:“应该怎样做”、“应采取的措施”等。

方法:一定要回归教材,运用书本、时政术语,针对设问的主体来答对策。

④“体现”类

设问所运用的语言:“材料怎样(如何)体现”、“在材料中如何怎样体现的”等。

方法:先答书上原理,再答材料的哪句话或哪层意思说明这一观点。

⑤“认识(评价)” 类

设问所运用的语言:“如何认识”、“如何评价”、“如何看待”、“谈谈对某一现象的看法”、“分析(评析)某一现象”等等。方法:要辩证全面地去分析(认识),即要看到积极的一面,又要看到消极的一面,不能只看一方面,片面认识(评价)。

⑥“启示”类设问所运用的语言:“这给了我们哪些启示”或“这件事对你有什么启发”等。

方法:从材料说明的道理和要求我们应该从为什么和怎么办两个方面考虑,一般情况下,偏重于回答“怎么办”,答题格式为“原理+材料说明的道理或者是原理+应该怎么办”。

⑦“图表”类

设问所运用的语言:一般有三问:①“表一、表二分别(或共同)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①“表一、表二有何内在联系”;③“请你谈谈对表格所反映现象的认识,或如何解决材料中的问题”。方法:把握设问之间的关系:一种是并列关系,各小题围绕中心相对独立;一种是递进关系,层层深入,其基本顺序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 (3)明确设问主体:如经济学有政府、企业、个人等。政治学有国家、政党、公民等。

(4)明确设问和材料、书本知识、时政热点的关系。第二步:审材料

要充分利用试题提供的材料信息,答案藏在材料里,答案应从材料来,材料信息的利用率与得分率呈正比,材料利用得越充分,得分的机会就越多。

(1)审材料的中心内容。

阅读文字材料时提倡以句为单位来读,不要以字、词为单位来读,给材料划分层次,弄清每层的意思,按句号和分号进行分点提炼和总体归纳;弄清各层次的内在联系,概括、归纳其反映的中心问题,找到中心主旨。阅读图表材料必须做到看标题、看图表的项目和数据、看图像运动轨迹和看表注,进而对有关指标进行纵横比较分析,得出图表的中心内容。

(2)审材料提供的与问题相关的信息。

如问题是问“为什么”,找材料中有关原因类、意义类信息。问“怎么样(如何)”,找材料中有关“措施”类信息等。

(3)审材料与书本知识相关的信息。

材料虽然千变万化 , 但都要做到审材料联想教材,判明要用到教材中的哪几课、哪几节、哪几框的内容。做到把材料所提供的信息用教材所学到的知识加以表述,把材料语言转化为书本语言。从材料反映表象的文字、数字中,经过抽象思维,发现其隐含的原理,或者对材料进行归纳、慨括,使原理“显现化”,也就是从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4)审材料与时政热点相关的信息。如“新农村”与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等。

第三步:调用知识。(1)依据关键词,直接调用。

(2)把握知识联系,通过演绎、推导,找到可回答问题的知识。

(3)概括具体信息,归纳调用。

(4)根据设问的要求,有的放矢地调用知识,反对盲目堆砌和过度引申。2、规范化答题重要

(1)答案构成规范化:教材观点+材料观点+时政语言+自我创新观点。将理论与材料有机地结合起来,用理论统帅材料,用材料来印证理论。要避免三种倾向:①把问题要求和材料抛在一边,漫天撒网,一味堆砌理论观点,就理论而理论地空谈一番。 ②一味照搬材料,就事论事,缺乏理论依据。③理论和材料不能互相印证,理论观点和材料是“两张皮”。 (2)答案表述规范化:书本语言(教材中的原理,规范用语)、材料语言(材料中的关键词句,在答题时必须使用的语言)、时政语言(中央文件中的规范用语,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中的语言)。

(3)答案结构规范化:要做到段落化、要点化、条理化。条理清楚:用序号分点答题,一点一层意思;层次分明:由浅入深,由小到大,由主要到次要,由微观到宏观。

三个规定发言材料篇2

一、作文命题的形式

2006年以来,材料作文有了较大变化:一是题中材料涉及多个角度,要求学生全面理解材料或提示;二是要求学生针对材料选择一个侧面自主确立角度立意,而不是像过去那样,角度与立意必须来自原材料。这样,材料的作用相当于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情境,立意不必涵盖整则材料,既能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又能给学生更多的写作自。这是材料作文日益受到命题者青睐的原因所在。2013年18套作文题在命题形式上都采用了“材料+限制”的格式,下面分别阐述。

1.材料的内容

第一,现象类材料(大纲版全国卷、四川、江西、山东、上海、广西),主要揭示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内容涉及同学关系、中学生学习的困难、挑错、更重要的事、手机遗失等方面,关于中学生生活的话题异军突起。此前,从没有这样专门命制有关中学生材料的话题。这颇有契合现实及中学生实际之意,更重要的在于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人和事,思考现象背后的原因。

第二,言语类材料(安徽、浙江、天津、北京),或使用名人名言,或采用对话。天津卷侧重一则名言引发的思考,安徽卷的两则名言是关于一个问题的两种见解,浙江卷是给出关于一个话题的三则名言,北京卷则借助文学家与科学家的对话引发人们对手机的思考。内容涉及求异思维、孩子的眼光、获取知识技能的途径以及手机的使用。这一类材料借名人的口,引导学生思考人生及社会中容易被大家忽视的问题,其中大都蕴含着某种观点。

第三,故事类材料(新课标全国卷、辽宁、江苏、广东),讲述某个故事,往往借故事中人物之口讲明一种道理。比如,新课标全国卷,老工匠的话“有些时候不仅需要足够的经验,更需要的是勇气”揭示命题用意;辽宁卷,围绕“如何被人承认并尊重”的话题,老人与年轻人发生了观点的碰撞;江苏卷,“是不是几只蜡烛光亮影响了蝴蝶的生活习惯呢”,让人有了对材料理解的明确的指向;唯有广东卷,只讲故事,其中的观点任由学生思考得知。这类材料,可以从陈述对象、事情结果及对应原因等多角度思考,主要引导学生探求人生发展、社会生活哲理。

第四,寓言类材料(福建、重庆),是用假托的故事或自然物的拟人手法来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这类材料映射生活中与材料中类似的事物,讲的也是人类社会、现实社会中的道理。一般具有隐喻性,借用虚构的故事情境,而不直接说明道理;同时具有多义性,从不同角度看待不同事物,往往得到不同甚至相反的观点。

湖南省的作文题围绕一个主题,选择了两个材料,一个寓言类,一个现实类。虽然类别不同,但是都围绕“我愿意”的话题展开。

2.材料呈现的观点

有的材料在表述中,看不出明显的观点。例如,广东、江西、山东、四川、天津、重庆、大纲版全国卷、上海等八套作文题中的材料只交代事情或现象,湖北作文题的材料只是提供话题。

有的基本明确地表达了一种倾向。福建卷给的是顾城的诗,广西卷中捡到手机的年轻人的话,江苏卷中人们最后的感悟,新课标卷中老切割师的话,材料中都揭示了某种观点。北京卷采用了科学家与文学家对话的形式,两人角度不同,但都是围绕手机令人新奇的特点加以评说。湖南卷中的两则材料、浙江卷中的三则名言,也是从不同角度解读相同话题。

少数材料中出现了观点的碰撞。安徽卷交代了两种面对事情的态度:一是关注已经发生的,关注为什么会发生;一是关注未发生的,关注为什么不会发生。辽宁卷讲述了年轻人与老者关于承认与尊重的对话,启发思考沙子是否必须变成珍珠才能被人承认与尊重。

3.命题的限制

命题的限制主要指文体、辅表述等等。多数题目的限制相似:一是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二是自拟标题;三是明确文体,除广东、广西、湖北、辽宁、四川、大纲版全国卷、新课标全国卷之外,其他省明确规定诗歌文体除外;四是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五是写作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纵观18套作文题,在文体方面加以限制的有湖南卷、江西卷。规定写议论文或者记叙文,首先违背了课程标准的基本精神;二是课程标准也没有“议论文”“记叙文”这样的表述,而是论述类、实用类、文学类文章。

二、作文命题的特点

材料作文最大的优势在于公平与安全。近几年的命题作文呈现开放的态势,不可避免地带来提前准备并加以套用的应考方式。材料作文的命题方式可以有效降低猜题的成功率。与2012年的16套材料作文题相比,今年的命题有如下特点。

1.审题难度降低

张志公先生说:“如果说,我们现在讲的‘审题’,意思正是要学生先明确写这篇文章的对象和目的,那我赞成。如果‘审题’的意思是要学生把题目看清楚了再写,不要粗心大意,驴唇不对马嘴地瞎说,我也赞成。如果‘审题’的意思跟从前差不多,还是指题目出得‘深’,甚至出得‘玄’,出得‘绝’,得让学生去揣摩老师出这个题目的用意,那我是不赞成的。”[1]审题最忌故设陷阱,导致学生因深陷其中难以自悟,无法正常发挥自己的写作水平。缩短考生对题目的感知时间,消除题目给考生带来的距离感,促使考生快速立意,减少审题方面的障碍已成为大部分命题专家的共识。今年的大部分作文题体现了这一点。

2013年作文题晦涩的材料减少。2012年湖南卷关于一双手的漫画材料消失,诗文材料由江苏、四川两套减少为一套,不再出现2012年山东卷那样文字较难理解的材料……这些变化明显减低了审题难度。但是,部分命题在表述方面仍然存在问题,如四川卷将“平衡的生活”解释为学些东西,想些问题,做些事情,打打球,这样的解释令人费解。福建卷采用顾城的诗,内容既包含了“自由与限制、脚踏实地和轻浮漂浮”两组关系,又提出“我要拒绝这种‘自由’“”我愿意做一段树根”,诗中的情感与生活的逻辑纠缠一起,虚无缥缈,难以理解。假如有考生认为,我就是要追求没有引力、没有限制、无牵无挂的生活,不可以吗?虽然这种生活难以达到,但不能羡慕、不能追求吗?本诗“我要拒绝这种自由”的立意指向又让那些不能苟同材料观点的考生难以选择。

2.写作范围具体

今年18套作文题关注的写作空间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学生的生活。课标卷(同学关系)、江西卷(中学生三怕)、四川卷(平衡生活)、湖南卷(我愿意)、天津卷(知的途径)等,关涉的是中学生成长必然涉及的问题。特别是课标卷与江西卷,直指中学生的生活,是学生必然接触、思考的话题,写作如同拉家常。二是社会问题。浙江卷(孩子的眼光)、山东卷(咬文嚼字)、江苏卷(蝴蝶与习惯)、北京卷(手机与生活)、广西卷(真诚友善)、重庆卷(豆腐与改变),这类问题直接针对社会想象,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

这样的题目,不难作文,因为有话说、有趣味,因为确确实实地触及学生的生活和思想。好处在于,能引导学生感觉到周围的事物样样都值得观察,值得思考,使思路趋向于活泼而缜密;价值在于,引导学生密切写作与生活的关系。适当地采用这种方式,可以破除学生怕作文的心理和为作文而作文、硬“作”文章的习惯。对写作教学中如何命题起到了很好的引领作用。

3.思辨意识增强

与国外、港台的作文命题相比,以往我国高考作文命题对思辨能力的考查远远不够。从2012年开始,我们已经欣喜地发现命题专家在这一方面做出了努力。2012年有7道作文题凸显了理性思维能力的考查,分别是江苏卷(忧与爱)、浙江卷(英雄与路边鼓掌的人)、广东卷(过去、现在与未来)、湖北卷(书信的改变与替代)、江西卷(不要想拥有什么)、上海卷(自己的微光与天才的微光)、福建卷(时间与路程)。

2013年的命题,安徽卷(两种面对事情的态度)、福建卷(自由与扎根)、辽宁卷(珍珠与沙子)、江西卷(中学生三怕)、湖北卷(方圆)、天津卷(___而知之)明显表现出对两种事物或者两个方面关系的思考、判断。

其他省的高考作文试题,也意在让学生在思辨中进行必要的思考。例如上海的作文题是关注“更重要的事情”,必然引发学生对“重要事情”的思考,引导学生在当前忙而快的节奏中多一份冷静的审视。再如山东的作文题针对当前多种媒介谬误频出、扭曲了人们敬畏语言文字观念的现实,提出了《咬文嚼字》杂志对著名作家作品挑错的事实。材料涉及两个人群、两种行为,一是语言文字工作者挑错,二是著名作家回应。考生既可以在二者之间选择某一方面进行构思,也可以由此事抽象出某种人生哲学进行论述。学生可以从挑错的角度,阐发一丝不苟作研究,或是敢于向权威提出质疑的观点;还可以从回应的角度,阐发敢于承认错误,或是一种善于谦虚地接受建议的态度;当然,也可以谈对语言文字、创作应有的敬畏之心。还如新课标卷用一则寓言揭示了有时勇气胜于经验、技术的道理,但是,仅有勇气容易盲目,显然思考这个命题的时候少不了全面地分析其与经验、技术的关系。重庆卷则用豆腐对大豆的升华,引发多种思维:找准途径,实现突破;创新改变命运;思路决定出路;变通带来新生等。思考的关键就在于豆腐是在大豆这个原来基础上的变化。

4.地域特色凸显

分析近三年各省自主命制的作文题,就会发现,某些省份命制的作文题也有了相对稳定的地域特色。以上海为例,2011年是“一切都会过去”与“一切都不会过去”,2012年是“自己的微光”与“天才的微光”,2013年是“自己认为重要的事情”与“更重要的事情”,三年都是给出对立关系的材料,思辨特色显著。湖南卷对作文文体一贯有明确规定,江西卷一大一小的命题形式也都相对固定。

今年的18套作文题质量较高,但是仍然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问题。

浙江卷引用了三句话,第三处引语是“世界将失去海底王国,一般失去这一伟大的王国,那就是真正的沉沦”,却将作者“英国作家戈尔丁”写成了“美国作家菲尔丁”。这样的错误应当是可以避免的。

北京卷关于手机作用的材料,是否存在着对部分考生不公平的嫌疑?尚需论证。

辽宁卷中珍珠与沙子价值观的争辩也引发了大量网友热议。“学而优”是传统教育观的主要思想,但是社会的主体却是得不到重视与关注的普通人。难道他们不需要承认与尊重吗?显然,材料表述时,在用词方面还需谨慎;同时也要注意尊重人的差异;价值观的引导也以多元为宜。

高考毕竟是严肃的考试,公平、正确是题目的生命。在关乎几万甚至更多人命运的考试面前,命题还是需要慎重再慎重。

三、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策略

不同人对材料作文的分类不同。笔者以为,分类本身意义不大,也不是为了区分各种类型的差异,而是要从中找出相似点,以探求材料作文命题的规律。根据前面的分析,不难发现,材料作文的审题一是要明白材料的含义,二是明确写作的限制。

1.把握材料的含义

材料作文首先考查的是学生阅读、概括、分析材料的能力。无论何种形式的材料,审题的核心在于明确和理解材料表达的某种观点。

现象类、故事类、部分寓意类材料一般蕴含有对事物的感情倾向,却没有用明确的语言表达出一定的看法,考生需从中提取出一个观点进行材料作文。

言语类、部分寓意类材料中不只有一则故事、寓言、名人言语之类的内容,还包含有对这则故事、寓言或话题的几种看法,考生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

多材料作文可以单线切入,也可以综合切入。如果单线切入,可从第一则材料切入,也可以从第二则材料切入,只要言之成理,言而有序即可。如果综合切入,则要找出几则材料的共性。

2.明确写作角度与态度

一般来说,材料作文中材料所蕴含的观点并不是唯一的,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得到不同的结论。因此,要学会多角度审视材料,选取符合材料整体含意的、自己感兴趣、有积累且容易写好的角度,进一步明确自己对这个话题或问题的肯定或否定的态度。同时,材料作文都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材料反映的问题,在现实生活有哪些表现,态度是支持还是反对,也要想清楚。

3.给材料作文立意

考生在读懂材料、找出角度、联系现实的基础上,需要确立中心论点。这是审题立意的关键一步。

就材料作文来讲,所确立的论点应该做到扣材、准确、稳妥、鲜明、简洁。扣材,是指所确立的论点必须是根据材料生发出来。置所给材料于不顾,另选材料,并据此确立论点,都是不扣材的表现,不符合材料作文的要求。

准确,一是指论点应从材料的中心意义或材料的主要角度、主要方面引申出来,而不是从材料的非中心意义、次要角度、次要方面来确立论点;二是要找准立意角度与社会现实的对应点(即对应的话题);三是应尽量选择自己熟悉的话题,才能有话可说,写出真情实感。

稳妥,指确立的论点要符合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如一分为二的观点、发展的观点等。此外还要符合社会道德准则,合乎情理。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讲,不提倡用逆向思维方式立意以求新,还是主张顺向立意为妥。否则,可能会由于认识的局限,发生立意偏颇、观点过激的问题。

鲜明、简洁,是对中心论点表述方面的要求。论点的表述,一二句话即可;可以采用肯定句式,也可以采用否定句式。一定要一语道破,直截了当;不能啰里啰唆、含含糊糊。句子要通顺,语句要简洁。

需要指出的是,学生写作材料作文的困难,首先是怎样把对材料的正确理解转化到自己熟悉而擅长的方面。学生需要根据材料的特点,找出其中已有的观点或者分析直接的主要原因,这不失为一条捷径。其次要着重考虑的还是“怎么写”,注意选材、组织、条理、遣词造句,能够如实表达自己的认识与情感,这才是写作的重点。思维水平、生活储备、选材组织、表达习惯在任何形式的写作中都是区分学生高下的关键。千万不要也没必要因为材料信息多而困惑,因为怕跑题而不敢发挥。由此看来,备考的关键也绝不能只停留在审题立意方面。归根到底,教师有必要以“人本”思想对待写作,在日常生活中关注学生的精神世界,引导他们以敏锐的眼光捕捉身边的美,以细微的感受体验生活的真,以积极的心态自由表达自我对世界的认知。

参考文献

三个规定发言材料篇3

关键词:语料库;词汇;学习模式

一、语料库与语料库驱动

语料库是按照一定的语言原则,运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收集自然出现的连续的语言,运用文本或话语片段而建成的具有一定容量的大型电子文本库。从其本质上来说,语料库实际上是通过对自然语言运用的随机抽样,以一定大小的语言样本来代表某一研究中所确定的语言运用总体的语料存诸系统。它以其容量大、语料真实、检索快捷准确等独特的优势在语言教育中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语料库驱动下的外语自主学习模式是指通过语料库和语料库索引工具提供的语境共现、语料库的文本展现和网络互动的有机结合,而为外语学习者提供的自下而上(bottomup)的语言学习环境,从而促进学习者对外语的自主和互动学习。适合学习者多样化的语料库的建立和其结合的网络互动技术的应用,能改变单纯依靠教材进行外语学习的被动局面,解决了语言学习材料的真实性和多元化问题,适应立体化、网络化、个性化外语教学和学习的实际需要,使外语教学朝着个性化学习、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的学习、主动式学习的方向发展。

二、语料库驱动学习的主要特征

第一,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要的过程特征。目前,在位于主流地位的外语教学模式中,教师依然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主角,具有不容置疑的权威性;教师控制着教学安排、课堂组织、教学内容以及有关活动。语料库驱动学习与这种教学模式则不同,它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完全以学生为中心,发挥其个性特点。它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我管理”、“自我监察”和“自我评估”,将对学生的其他因素,如学习目的、动力、方式、需求、情感等等,产生积极的影响,这些因素共同作用,最终达到促进学习的目的。语料库驱动学习环境下,教师的作用也极为重要:他们是过程的“组织者、协商者和引导者”,帮助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印象,培养其自主学习的能力。此外,不同于普通意义上的“自学”,自主学习要求学生间加强相互的合作,共同探索和发现语言规则和使用特征。

第二,以真实语言为主要语言输入。由于种种因素所致,目前的外语教学仍然以教师的语言输出和教材作为学生的主要语言信息来源,学生接触的真实语言有限。而语料库数据驱动学习则可较好地解决这样的问题。它提供给学生的语言数据都来源于真实的交际活动,为一定的交际目的而用,具有具体的交际语境;语言材料属于自然语言,而非为了教学目的而自造。它提供给学习者海量的语言使用数据:无论是经常使用的词语索引、扩展语境,还是完整的文本,其供应量都极其巨大,绝非任何传统教学方法可比的。由于能够激活学生有关真实世界、话语甚至语言系统的相关知识,进而建构深入学习的环境,语料库的应用以大量的语言事实揭示语言使用概率等一系列特征,开辟了外语教学的新天地。

第三,强调探索和发现的学习过程。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语言知识的习得不是一个从教师到学生的简单过程,而是一个由学生自己发现和探索的过程。学生积极地参与语言知识的建构、处理、改造和试验,从而使知识更加有意义、更加体系化和长久。语料库驱动学习外语提供给学生大量真实的语言数据,引导学生自己监察学习过程,根据需求去经历、探索、发现语言知识。这样,学生获得的语言知识会更地道,印象更深,体系性更强,储存更持久。

第四,主张采用自下而上、归纳式的学习方式。目前的外语教学由于缺乏足够的语言材料和应有的语言分析知识,学生对语法规则的理解不够深入,靠死记硬背、强化记忆的较多,使用时则生搬硬套。我们发现,语料库呈现的语言事实,与语法书或词典的描述和解释有不少冲突。而这些语言事实需要我们认识,语言规则需要我们归纳和抽象。在这种数据驱动的自下而上、归纳式的学习方式中,学生首先接触到的不是规定性的语法规则,而是大量的真实语言数据,经过观察,从中归纳出语法规则。

三、语料库发展的现状及其在词汇学习中运用的可行性

目前国际上影响较大且可用于词汇学习方面的语料库有:英国国家语料库(Brifish National Corpus),布朗语料库(Brown Corpus)等。我国的英语语料库主要有: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上海交通大学杨惠中教授为首建成的JDEST语料库,旨在为中国大学英语教学提供通用词汇以及技术词汇的应用信息。该库通过对个别文本词汇分布频率比较,识别出技术词汇和准技术词汇。其基本原理是,如果某些词汇在某一文本中分布频率较高而在总库中分布较低,通过比较,该部分词汇就可能是技术词汇。语料库的建成对大学英语教学大纲词表的确定提供了可靠的量化依据,在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除此之外,还有华南师大组建的中学英语教育语料库等。这些语料库都可以作为我们词汇教学时现成的语料资源,为词汇教学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作用。

在语料库的应用领域,日益增长的用户群体和不断扩展的应用领域进一步拓展了语料库的应用价值。其应用领域可分为传统领域、扩展领域和新兴领域。传统领域包括自然语言处理、语法分析以及词典编纂等。扩展领域包括教材开发、机器翻译、语言识别和语言对比。新兴领域包括语言教学、语料库驱动语言学习(Data Driven Learning,简称DDL)、中间语对比分析(Contrastive Interlanguage Analysis简称CIA)、多媒体计算机辅助语言学习(Multi-media Conputer Assisted Language Learning,简称MCALL)以及在线语料库等。如今,语料库的用户群快速增长,语言教师、学生、教材开发者、语言习得研究者纷纷使用并开发自己的语料库,逐渐成为语料库的主流用户。

四、语料库的构建及其在词汇学习中的运用

三个规定发言材料篇4

结合大量的实践经验来看,对于压力容器而言,在出现的低温脆断破裂现象前后各个阶段当中都没有或仅仅存在局部区域内非常小的塑性变形表现,但大多不会出现整体结构上的屈服问题。目前,国内外按凡按常规设计的压力容器规范,针对受压元件的低应力脆断问题都做出了相应的规定,在规定当中还对具体的低温界限做出了合理划分。美国现行压力容器规范ASMEVII–1规范当中对低温界限的划分标准为﹣3.0℃以下;日本现行压力容器规范JISB8243规范当中对低温界限的划分标准为﹣10.0℃以下;德国现行压力容器规范AD规范当中对低温界限的划分标准为﹣10.0℃以下;法国现行压力容器规范非直接受压设备设计规范当中对低温界限的划分标准为﹣20.0℃及以下;英国现行压力容器规范BS5500规范当中对低温界限的划分标准为0℃以下。而对于我国而言,结合多年以来的实践经验证实:在压力容器使用环境温度高于﹣20.0℃的情况时,按照常温标准进行压力容器的选材、设计、制造均是可以保障其安全性的。因此,在现行的GB150-2011规范当中,仍然按照﹣20.0℃作为低温压力容器的低温界定标准。

2设计理念比较分析

就当前在压力容器设计领域中最常使用的三类规范:美国ASMEVII–1规范、欧盟EN13445规范、以及我国现行GB150规范作为研究对象,对其有关低温压力容器设计方面的规定进行对比分析:对于美国ASMEVII–1规范、欧盟EN13445规范而言,在低温压力容器设计中均遵循了与断裂力学相关的原理与方法,通过对材料组别,应力水平,材料厚度,以及元件最低操作温度等相关指标的分析,评估冲击试验的可行性(若可行,则需要进一步分析冲击试验下所对应的温度条件),这显然更加符合钢材脆性断裂下的实际原理。同时,在欧盟EN13445规范当中,还详细给出了建立在断裂力学原理基础之上的分析方法,作为其前两种方法的补充,即针对采用超标准材料或经过无损检测发现超标缺陷,常规方法不适用的条件下,可利用后续方法作为补充,因此实际应用价值更加突出。但对比我国现行GB150规范来看,虽然在GB150规范当中也建议通过对材料进行冲击性试验的方式来评估材料冲击韧性,但设计思想还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与美国ASMEVII–1规范、欧盟EN13445规范中的设计思想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同时,根据本文以上分析,在我国现行GB150规范当中,对于低合金钢材料低温容器的温度界限划分按照﹣20.0℃标准进行设置,但这种设计理念下并没有考虑到材料厚度以及在材料厚度范围内实际缺陷尺寸等相关因素对低温容器材料冲击韧性造成的影响。为进一步对比三种规范在低温容器设计上存在的差异,以Q345R(16MnR)正火板为例进行分析:根据美国ASMEVII–1规范中的相关规定,对于150.0mm的Q345R(16MnR)正火板来说,即便在温度高于0℃的条件下,仍然无法真正意义上的避免脆性断裂问题的发生,而20.0mm的Q345R(16MnR)正火板即便应用于﹣35.0℃的条件下也可不必进行低温冲击性试验。但在我国现行GB150规范的要求当中,对于25.0~200.0mm的Q345R(16MnR)正火板,要求必须做0℃或﹣20.0℃条件下的冲击性试验。换句话来说,在材料厚度较大的情况下,若按照我国现行的GB150规范中的要求来进行设计,则除了需要对标准条款进行考虑意外,还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分析是否需要提高对材料韧性的要求,否则所带来的设计风险是非常巨大的。

而从材料冲击试验温度调整规定的角度上来说,美国ASMEVII–1规范、欧盟EN13445规范中均可采用元件中的实际薄膜应力与许用应力的比值来判断材料允许使用温度的降低值,而我国现行GB-150规范中对此仅规定了一种低温低应力工况,而在化工容器设计中也确实存在着应力水平虽较低但未低至l/6屈服强度的现象,对此,GB150《压力容器》并未如国外标准一样作出在低温降应力工况下材料冲击试验温度的调整规定,具体规定如表1数据所示,显得较为保守。

3结束语

对于压力容器而言,在其使用过程当中,常见的破裂有两种表现形式,其一是塑性破裂,其二是脆性破裂。对于本文所研究的低温压力容器而言,发生率较高的破裂表现形式为脆性破裂。其主要机制是:在拉应力作用之下,受压元件的应力水平低于材料的屈曲强度或者是在较许用应力较低的情况下而出现的突发性破裂现象,通常也将这种破裂现象称之为低应力脆断。由于此种现象有一定的突发性以及不可预知性特点,故而在发生后可能会产生非常严重的不良后果。在这一背景之下,对相关规范标准中有关低温压力容器设计理念进行对比有着非常深远的现实意义与价值。文章即在对我国现行GB-150中有关低温压力容器设计要点进行介绍的基础之上,将其与美国ASMEVII–1规范、欧盟EN13445规范中的设计理念进行对比分析,希望能够在实践工作中引起高度关注与重视。

三个规定发言材料篇5

关键词:ESP教材建设;改进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一、ESP教材建设的主要问题

(一)缺乏教材研究与教材理论指导。教材建设作为一门学科或学问,远非通常理解的教科书或课本那样简单。国外对外语教材研究十分重视,德语中出现了“教材研究”和“教材理论”两个专有词汇,英国的Luton University很早就创办了“第二语言教材建设学”学科硕士点,并于1993年成立了国际性学术组织“教材发展协会”。(莫再树,2003)在我国,ESP教材编写者在教材建设方面几乎没有受过专门系统的培训,没有相关研究和理论指导编写的教材质量与效果可想而知。

(二)教材选用过于盲目随意。国家教委没有组织各系统、各专业统一编写教材,基本上各校以选编或自行编写为主。有的全盘采用英文原版教材,难度大大超过学生已有语言与专业水平,阻碍课堂交际活动的开展;有的是国外专业书的片段拼凑,而绝大多数则是独立或联合编写的杂乱无章的教材,无法与相关领域国际最前沿信息知识接轨。任何ESP课程的设计都要以学习者的需求为基础,而在我国,ESP需求分析对绝大多数课程设计者来说还是一个陌生的概念。这样的教材没有统一的教学目标,缺乏统一的指导思想,存在着较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三)教材难易度控制不当。由于有些ESP课程没有合适的教材,教师通常盲目照搬原版专业书籍中的部分篇章,读起来晦涩难懂,专业术语也没有相应的注释,难度大大超出了学生专业知识范围,未能体现教材循序渐进、难度递增的原则;还有些教材内容过于简单,是普通英语和专业词汇的叠加,学生除了学到一些专业词汇外,一无所获。究其原因,不外乎ESP教师在教材选用过程中忽略了学生作为ESP课程主体的现有水平和实际需要。Krashen(1982)对教学材料难易度的看法是:教学材料的难度应略高于学习者现有的语言水平(i+1),可理解的语言材料应该是学习者已掌握知识和新知识的有机结合,这样才能达到输入与输出的平衡。

(四)缺乏教学评价机制。教学必须采取相应的评价措施,而目前大多数高校尚未建立起相应的ESP教学评价机制。ESP教学不同于一般的教学,不能用一般的教学评价机制来衡量,需要建立客观、公正、符合ESP教学规律和特点的评价机制。大部分ESP任课教师由于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缺乏对课程相应的考试和考核,致使学生在学习中没有压力,ESP课程往往收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制定出一套严格的考试、考核制度无疑十分重要。

二、ESP教材建设改进策略

(一)明确教学目的、重点与内容。教学目的是满足学习者的特定需求,着眼于知识面广、学有专长、强调培养独立获取信息、独立学习、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是教给学生如何有效利用目的语作为载体来完成专业信息的交流或与专业相关的资讯活动;教学内容与特定的专业、职业有关,以专业知识的基本结构为框架,以具体的语言实践活动为平台,以科技、经济、法律等多元信息为承载内容。

(二)从“需要分析”入手进行课程设计。“需要分析”是进行ESP教学首要、基础的步骤,是寻求“教什么”与“怎么教”的过程。以“需要分析”为基础选择教材可以减少教材选用中存在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三)在评估基础上选用教材。教材评估按照时间划分有用前评估、用中评估和用后评估。用前评估的目的是将教科书与学习者目标、背景、信息等相结合,针对相应群体分析评估教材优缺点,选择适合学习者的相关教材,这也是对教学内容的初步筛选过程。在此之前,应完成语境分析和学习者需求调查,这是教材评估的首要任务。接下来可以选择教材中几个单元进行仔细分析,验证所选内容是否适合学习者。用中评估和用后评估通常以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调查对象为学生、教师以及有相关需求的潜在教材使用者。

评估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教材内容选择:教材内容选择指该教材是否符合教学大纲提出的总体教学目标和要求,教材设计和编排是否符合当前具体的教学目标、师生的实际需求、学生当前的语言水平;(2)教材内容组织:教材编排的先后次序应科学合理,符合由易到难,螺旋上升的原则。教材内容应具有启发性、多样性、针对性、趣味性、拓展性、灵活性和时代性;(3)教材内容展示:教材内容展示除考察教材的媒介形式和版面设计的外观印象外,还考察温习材料、音像教材和多媒体教材配置是否合理等。

教材评估是一个重要的环节,通过对教材进行不断地评估,不断地修改和完善,才能提高教材的适当性和有效性。

(四)材料要有真实性。要选用真实的交际材料,采用实用语篇,即把真实材料放在一个特定的专业语篇环境中,表现特定语篇环境中的语用关系。众所周知,学习者接触的真实语言越多,掌握语言的能力越强。在英语非本族语的情况下,学习者很少有机会在真实的交际环境下听、说英语,地道的语料能使学习者最大限度地接触目的语。对符合需求的教材,还应进一步分析其“真实性”含量,确定是否“在目标方面迎合真实的交际需求,在选材方面具有真实的交际内容,在练习方面提供真实的交际环境和真实的交际任务”。

选择地道的语料对教学具有重要意义。采用贴近现实生活、与时代和社会以及学习者自身发展紧密相关的材料进行教学有很多好处:更能吸引学习者的注意力,满足他们从另一种语言视角看待身边问题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使学习者对外语学习抱有好感,感到学习外语是一种乐趣,是一种不断发现新鲜事物的过程,这样学起来既轻松又富有成效。

应当注意的是,教材提供的语言材料不宜太难,应具有通用性、恰当性、实用性和趣味性。在语体上应尽量接近实际交际语言,在呈现方式与练习形式上体现英语学习的实践性,注意与教学法可操作性相衔接等。

(五)充分发挥语料库功能。语料库是存储在计算机中的大量口语、书面语或两者兼顾的一种语言或该语言某范围内一部分有代表性样本的集合,其功能有统计词汇频率和词汇意义使用频率、提供词汇使用语境信息、提供语法在语言实际运用中的信息等。语料库既可作为教材的语料源泉,又可作为教材的检验手段。ESP教材编写者为教材选编的语言素材要真实、地道,符合学习者周围的现实生活、符合学习者的实际需要。要满足这些要求,计算机语料库能提供一个有效的解决方案。基于语料库调查获得的语言输入,可以使学习者学到更贴近现实、更有实用价值的语言用法,因此在教材编写过程中要充分发挥语料库的功能。

(六)注重材料的多样性。多样性和趣味性是学习的调味品,可避免单调的重复,使学生精力高度集中。多样性包括:课文、录音、录像、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等媒体的多样性;陈述者、采访者、谈判者、评论者等角色的多样性;听、说、读、写、译技巧的多样性;政治、经济、文化、风土人情、科学技术等主题内容的多样性;描写、叙述、说明、议论、对话、独白等文体的多样性;准确度、流利度、语音语调、篇章结构等焦点的多样性;练习形式和教学活动的多样性。

(七)借助图片增添信息,促进理解。配有图片的文字材料效果明显优于单纯的文字材料,因为图片能给人以除实物以外最为直观的感知印象,这一直观的感知印象能大大加速人脑新图式的建立和对已有图式的增添和修改。在教材中给难度较大的文字材料配上相关插图或照片,一方面可以将学习者未能正确解读的材料内容大意以图画的形式呈现出来,迅速激活大脑中已有图式,加速自上而下的信息处理过程,促进理解;另一方面配有精美图片的文字材料更具吸引力,能增加学习者探究的兴趣和欲望,缓解畏难情绪和消极心理,帮助理解。国外ESP材料一个鲜明的特点就是文字材料配备了大量生动鲜活的图片,这些视觉提示使得原本可能枯燥乏味的文字材料变得神秘,富有诱惑力,吸引着学习者深入其中探个究竟,对加深理解颇有帮助。

(八)遵循认知发展规律,循序渐进。人类的认知是有规律的,即由简单到复杂,这应该说是客观世界万事万物发展的基本规律。人总是遵循这一普遍规律并沿着认知发展的轨道认识世界,完善与发展自我。教材的设计与编写也要遵循这一规律,按照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由已知到未知的顺序法则安排教材内容,循序渐进。

(九)通过测试了解学习情况,评价教学质量。测试作为ESP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教材建设有着密切的关系。测试是获取教学反馈信息的重要手段。测试对学生来说是再学习的过程,可以借此总结在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方面的经验教训;对教师来说,通过测试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改进。ESP课程测试主要有三种:分班测试、学业成就测试和水平(熟练水平)测试。水平测试以检查应试者的英语熟练程度是否达到进行某种活动应有的要求为目的,比较适合ESP课程的特点。由于测试参照标准直接影响测试效度,在制定参照标准时要做到客观、全面、合理。

三、结语

在对教材建设问题分析的基础上,探讨教材建设的改进策略,为推动我国教学改革尽绵薄之力。

(作者单位:浙江财经学院外国语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莫再树.专业英语教材建设:问题与对策.外语界,2003.4.

[2]Hutchinson,T.& Waters,A.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7.

[3]Krashen,S.D.Principles and Practice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Pergamon,1982.

三个规定发言材料篇6

【关键词】基础和核心、证据的三要素

一、运用的证据指导思想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客观存在是第一位的。认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司法人员运用证据查明案情的过程,也是自己的主观认识符合客观案情的认识过程,客观存在的案情是司法人员认识的唯一源泉,也是检验认识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我们要以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原理为指导,坚持从实际出发,进行调查研究,在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基础上,尊重客观事实,按照客观真实本来面目认识事实,这就是正确运用刑事证据的指导思想。

二、证据是整个刑事诉讼的基础和核心

证据是整个刑事诉讼活动的基础和核心。在刑事刑诉中,要实现刑事诉讼的任务,做到准确惩罚犯罪,保障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不放纵犯罪,不冤枉好人,正确地执行刑事法律,首先就要正确地运用证据,查明案件事实真相。所以,证据是正确进行刑事诉讼活动的事实根据,从立案、侦查、起诉到审判,每一个诉讼阶段和诉讼程序,都离不开证据。如果在运用证据上出现差错,那就不可能对案件作出正确的处理,在刑事诉讼中怎样才能使一切刑事案件都真相大白呢?怎样才能真正做到以事实为根据呢?这个问题经常尖锐地摆在司法人员面前,它要求依靠、运用证据来加以正确解决。所以,在刑事诉讼过程中,证据问题总是从各个方面被一次又一次地提出来,反复地进行调查研究、查证核实,使司法人员所进行的活动具有客观依据。在刑事诉讼活动中,无论是实体问题,还是有关程序所作出的一切决定,都要建立在充分、确实的证据基础上,如果不解决证据问题,没有证据,或者是证据不够充分、确实,刑事诉讼就难以进行。既使有办好案件的主观愿望,如果没有客观证据,也难以查明案件事实,作出正确的结论。因为不论处理什么案件,要想查明案件事实,除了调查研究证据之外,再没有其它办法。

在刑事诉讼中,证据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是揭露犯罪、证实犯罪的重要手段,是迫使犯罪分子认罪伏法,接受改造的有力武器。在刑事诉讼中,一切犯罪分子在作案前后,总是要掩盖罪迹,千方百计地逃避侦查、起诉和审判。尽管犯罪分子诡计多端,行动狡猾,但是,既然他实施了犯罪行为,就必然要在客观外界留下痕迹和影像,即留下一系列的相应证据,这是不以犯罪分子的意志为转移的,这些证据也是我们用来揭露犯罪、证实犯罪的重要手段。正确的审查和适用证据,不仅能使犯罪分子认罪伏法,同时,证据是保障无罪的人不受追究,保护公民合法权益不受侵犯,防止冤、假、错案发生的重要保证。由此可见,证据问题是刑事诉讼活动中的核心和基础。

三、从证据的三要素来审查判断证据

审查判断证据,从其内容上包括审查判断证据的证明力和证据能力两个方面。我们所说证明力大小,就是指证据与案件存在的客观联系的程度,以及对确定案件事实的作用。证据的关联性,是指作为证据的事实,必须和刑事案件具有客观必然的联系,是对查明刑事案件有意义的事实,可见,审查判断证据材料的证明力,实质就是分析判断证据材料是否具备证据的关联性。

当然,证据的关联性的前提是证据的客观性,证据材料如果首先不是客观事实,证明力的问题也就无从谈起,证据材料确认其有证明力后,是否就能作为证据使用呢?当然不能作为证据使用。还必须对它的证据能力问题审查判断。

证据能力,就是某种证据材料是否具有作为诉讼证据的资格。刑事诉讼证据资格是法律规定的,证据材料必须具备法定形式和依法定程序收集,才具有诉讼证据资格。因此,对证据能力的审查判断,实质是审查判断证据材料的合法性问题。

刑事诉讼证据的三要素是互相联系,缺一不可的。客观性和关联性是讲刑事证据的内容,合法性是讲刑事证据的形式,刑事证据的内容需要通过诉讼程序加以审查,检验、鉴别来确定的,合法性是刑事证据真实性与关联性的法律保证,客观性、关联性、合法性表明了刑事证据内容和形式的统一。

证据的客观性、关联性、合法性是我们取舍证据材料的重要标准,也是刑事诉讼关于证据各种规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刑事证据必须具有客观性,一切主观上的东西都不能作为证据,被告人的狡辩和伪供,其他人员的虚构和伪证,办案人员的主观臆断等,都不具有客观性,因而不能作为证据使用的,证据的客观性要求证据必须有正确的来源,并且是经过查证属实的。刑事诉讼法第四十二条规定的七类证据,是刑事证据的合法来源和表现形式,就是这种合法来源所收集的证据,也必须查证属实,具有客观真实性,才能作为定案的证据,对于无法查证的道听途说等都不具有客观性,所以不能作为证据使用。

证据的关联性,是指作为证据的事实与案件的论证事实之间存在某种客观的联系,因而使其对案件事实的证明或多或少成为可能,在我们认识和理解证据的关联性时,应注意,第一,证据的关联性是客观的;第二,证据事实与案件事实之间的存在的联系,或者说证据关联性的表观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如因果联系,时间上的联系,空间上的联系或偶然的联系,必然的联系等。证据事实与案件事实联系的程度的不同,决定了证据对案件事实证明力的大小,司法人员在刑事诉讼中当然要收集证明力强的证据,但同时也不能忽视证明力弱的证据;第三,证据的案件事实之间的相关性的可认识性,事物之间的联系是成千上万的,既是与案件事实间的联系是无以穷尽的,没有被我们所认识的证据事实,不可能纳入诉讼的轨道,更谈不起证明作用,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将更多的手段帮助人们发现和认识证据与案件事实间的相关性。

证据的合法性,主要是指证据必须具有法律规定的形式,并且由法定人员依法定程序收集,这具体包括:1、证据必须具有合法的形式。我国形式证据的形式是:物证、书证、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鉴定结论;勘验、检查笔录;视听资料。法律对证据的表现形式作出明确的规定,是为了从形式上保障证据的事实内容的客观性。我国的法律规定从一方面确立了那些经过长期司法实践检验,以被人们充分认识和掌握的传流形式,另一方面也吸收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逐步形成的新的证据形式,如,视听资料。在司法实践中,证据事实如不具备法定的表现形式,即使是与案件有关,也不能作为刑事证据,作为定案的根据,除非依照法定程序重新收集,将其转变为合法的形式。2、证据必须是法定人员依照法定程序收集的。《刑事诉讼法》第四十三条规定,审判人员、检查人员、侦查人员必须依照法定程序,收集能够证实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罪或者无罪,犯罪情节轻重的各种证据,严禁刑讯逼供和以威胁、引诱、欺骗以及其他非法的方法收集证据。关于收集证据的法定人员,除了上述的司法人员外,辩护律师经人民法院或人民检查院许可,并经被害人或者其近亲属,被害人提供的证人同意,可以向他们收集与本案有关的材料。《刑事诉讼法》第三十七条第二款关于收集证据的法定程序,刑事诉讼法还规定,一切证据必须经过查证属实,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证人证言必须在法庭上经过公诉人、被害人和被告人、辩护人双方讯问、质证;物证必须当庭出示,让当事人辨认;未到庭的证人的证言笔录,鉴定结论、勘验笔录和其他作为证据的文书,应当当庭宣读,听取公诉人、当事人和辩护人、诉讼人的意见。这些规定,为我们审查通用证据提供了明确、具体的依据,不按照法律规定的形式和程序收集的材料,都不能作为刑事诉讼的证据使用。

四、审查判断证据的具体方法

从证据的三要素我们看出,刑事诉讼法关于证据的规定实际上是诉讼证据本质属性的法律表现,只不过证据的客观性、关联性体现在条文中比较原则,而证据的法律性反映的比较具体,容易操作。下面谈几点审查判断证据的具体方法。

1、审查收集证据的主体。

我国刑诉法第四十三规定,惧证据的主体是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这些人员参与办理刑事案件,首先应符合刑事诉讼法第二十八、二十九、三十一条关于回避的规定。实践中,办理伤害案件,有些法医直接参与调查取证,同时对伤者作伤情鉴定,调查材料和伤情鉴定都作为证据材料入卷。那么,这些材料都不能作为证据使用。比较常见的还有妨害公务案件,被阻碍公务的司法人员不但作为证人出具证明材料,而且,参与该案的调查工作,这些都违反了刑事诉讼法关于回避的规定,是不允许的。其次,审查主体资格,刚才已经提到审判、检察、侦查人员此外的人,均不能作为取证主体,他们所取的材料,必须经过具有取证资格的人核实,才能作为证据。这里还应特别提到受审判人员、检察人员、公安人员及其所在机关指派或聘请的,具有专门知识的人参与诉讼,其主体资格也应严格审查,这些专门知识的人,应当有相应的专业技术职称,技术水平达到能够解决案件专门性问题的标准,才能参与勘验、检查、鉴定,所得出的结论,才具有客观性、真实性。第三,取证主体符合法定人数,一般来说不少于二人。如果检查、搜查妇女的身体,还应由女工作人员进行。另外,刑事诉讼法规定为解决专门性问题,需指派、聘请有专门知识的人勘验、检查、鉴定,这里人数未进一步明确,但《公安机关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二百三十八条,鉴定结论中二名以上具有鉴定资格的鉴定人鉴名或者盖章;刑事诉讼医学鉴定办法也规定,省政府指定医院鉴定必须有3人以上进行。笔者认为,只要有人数规定的,应严格按规定审查。

2、审查证据是否符合法律形式,笔录制作是否符合法律要求。

刑事诉讼中作为定案事件的依据,必须符合我国刑事诉讼规定的七种证据类型,现行刑事诉讼法没有规定的证据种类,不能在刑事诉讼中公开使用,只有通过合法的程序,赋予其法定形式,才能公开使用。比如辩认笔录,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和检察机关刑事诉讼实施细则均作为一种侦查手段,对此作了比较详细的规定,但它仍然不能作为证据使用。侦查人员只能将辩认笔录转化为调查笔录等规定种类,才能公开以证据使用。在刑事诉讼中各种笔录是诉讼活动的客观、真实反映,笔录如果不全面、不具体,甚至出现错误,则失去了真实性、客观性,就不能作为证据使用。《刑事诉讼法》第九十五条规定,讯问笔录应交犯罪嫌疑人核对……侦查人员也应当在笔录上签名。询问笔录上的被询问人只能是一人,不能是二人或二人以上;勘验、检查时是否邀请了见证人到场;对人身的检查是否符合法律规定和法定程序;勘验、检查、搜查笔录上有无勘验人、检查人员、侦查人员、笔录制作人、见证人签名或盖章等。

3、审查证据的来源。

证据材料的来源是广泛、复杂的。要审查每个证据是怎样形成的,在什么时间、从什么地方、用什么方法收取的,是否按法定程序收集。仔细研究证据材料的来龙去脉,才容易在证据来源上审查发现问题,辨别真伪。第一,审查证据是否非法收集。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非法取证的主要表现形式有刑讯逼供和以威胁、引诱、欺骗方法收集证据,擅自扣押物品,搜查人身住宅、拆查邮件以及违法窃听、秘密摄影或录像等行为。只要收集证据的手段是非法的,即使收集到的证据是真实可靠的,也不是诉讼上的证据,没有任何使用价值,在运用时应当予以排除。第二,按照证据特点,审查证据来源,各种证据自身有不同特点,其来源各有不同,一般来说,物证、书证能够直接反映案件的事实真象。应审查它有无伪造、调换或发生差错的可能。对物证、书证的副本、复制件及照件,应当附有关于制作过程的文字说明及原件,原物存放何处说明。针对证人证言的可变性,要审查证人所提供的案件情况是怎样知道的。如果是耳闻目睹的,属于原始证据,也要进一步查明证人感知时的客观环境条件和其感受能力;如果是传来证言又不能说明确切来源,则不能作为证据使用。对鉴定结论的来源,主要审查司法机关送交的鉴定材料是否确实充分,如果送交的鉴定材料不确实或达不到要求,就难以做出正确的结论。

4、运用矛盾分析法审查判断证据。

刑事诉讼中作为定案的若干证据,必须是各个证据自身一致。证据之间相互一致,证据与案件事实一致,没有矛盾,如果我们发现某个证据材料本身存在矛盾,无法解决,那么这个材料就不能作为定案证据;如果发现证据之间存在矛盾,就要加以排除,确定哪个真实、哪个虚假;如果发现证据与案件事实存在矛盾,就说明其中有不实证据,不能据此对案件事实做出结论。这是我们在审判中常用的方法。我们在审理刑事自诉案中,双方当事人往往找一些有利于自己的证人出庭作证,对于这些证言材料,我们既不能随意拿来作为证据使用,又不能毫无理由也不予采信。我们只能认真审查、仔细甄别,对主要案情有策略地、不厌其烦地询问,从中发现其本来证言是否相互矛盾,与已查实的证据有无矛盾,与已知的事实有无矛盾,然后做出采纳与否的决定。

5、运用综合方法审查判断证据。

把案内的各种证据联系起来,进行综合研究。加以对照审查,是审查判断证据的重要方法,由于各种证据只从它本身来审查,难以判明真伪和确定其证明作用,但是把案内各种证据材料联系起来,综合分析、对照、研究、鉴别,就能判明真伪,作为正确结论。如果所有的证据材料都是协调一致的,没有矛盾,就可以确定其真实性,如果发现证据之间存在矛盾,就需要进一步分析,补充新的证据。

以上所说的审查判断证据的方法,是互相联系、互相补充、综合运用的,对于每个证据即要审查其形式和程序,又要审查它的来源和内容,即要审查它和其它证据的关系,又要审查它和案件事实的联系。只有从多方面对证据材料研究审查,分析判断,才能做出符合实际的正确结论。此外,应当引起注意的是,这些证据材料只有经过法庭调查、出示、质证、查证属实以后,才能作为定案的证据使用。

【主要参考资料】

三个规定发言材料篇7

审好题是答好题的关键,模拟训练要从审题入手,而审好题的诀窍就是多读题。古人说:“书读百遍,其意自见。”审题的关键也是多读。许多同学做错题的主要原因就是读题太少,不舍得在读题上下工夫,而是草草一看就凭印象选择或答题,结果“下笔千言,离题万里”。在此我就如何审题提一些看法。

一、历史选择题的审题

解答历史选择题首先应遵循一些原则,即先审题干、后审题肢,肢干相连、以干求肢的原则。要贯彻这一原则,在解题时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审题干。审题干时必须做到“四审”。无论是一般类型的单个选择题,还是集群式(或称专题式、整合式)选择题,题干一般较短,所以对于题干必须审清四个要素,即时间、答题主体内容、条件限制、题目考查的核心。第一,审清题目的时间限制。时间限制通常有四种情况,一是有明确的时间限定,如19世纪中期、唐代等;二是有下限、隐上限,如1949年以前(中国民族资本发展情况);三是有上限、隐下限,如自孔子兴办私学以来(教育的发展);四是上下限皆不明确,如“蒸汽时代”、“法兰西第二帝国期间”等。遇到这里所讲的第二、三、四种情况,首先必须根据历史知识准确判断时间的上下限制。近年文综试卷中出现的集群式选择题,除了总序中对时间有限定以外,每一道小题中均有指定的概念,所以做这一类选择题,既要把握总序中的时间限制,又要弄清楚每个小题的时间要求。第二,审清答题主体。答题主体就是指思维对象,也就是命题人要求你所答的内容。审清了这一要求,选择的方向就确定了。选择题考查的主体内容可以是历史事物的原因、内容、特点、性质、结果、影响等。第三,审清条件限制。不仅问答题有条件限制,选择题同样有条件限制,这里指的条件是题设条件,它涉及时间、角度、对象等多方面的条件限制,这些往往也是答题的切入点,一定要充分利用。第四,审题目的核心要求。要弄清楚命题人的意图,即弄懂本题考查的知识点。只有把握题目的核心要求,才算真正读懂题目审好题。

(二)审题肢。遵循以干求肢的原则。在审题肢时要注意确定四种不同的题肢:第一,确定哪些是正确的题肢,即符合题干规定性要求的题肢。第二,确定哪些是错误题肢,即存在明显知识性错误的题肢或题肢的观点本身错误和包含着部分错误的要排除,但逆向选择题除外。第三,确定哪些是干扰性题肢,即题肢本身的知识内容正确,但与题干规定性的要求不符。第四,确定哪些是重复的题肢,即题肢的观点不在于说明题干的规定性,而是对题干规定性的变相重复。这就要求我们对干、肢进行反复的比较,找出两者的相同相异点,如果题肢的观点与题干规定性的要求是变相重复的,应排除。第五,确定哪些是大于或小于项,即题肢的知识内容大于或小于题干规定性的要求,这样的选项也应排除。

(三)审题干与题肢之间的关系。从语文基础知识的角度来看,题干与题肢之间的知识结构是陈述句结构,题干是主谓结构,题肢则是宾语。这一结构形式就决定了在解选择题时,只能做到以干求肢。通过分析寻找题干与题肢之间的最佳联系,即题肢与题干规定性的一致性。只有这样才能做到肢干相连,上下结构相通,使句子完整语法无误,那答案也就可以确定了。

二、材料阅读题的审题策略

(一)通读材料、明确主题。在命制一道材料题时,命题者往往是先确立一个主题,再围绕这个主题去寻找材料、构思设问,所以,一般来说,每道材料解析题都会有一个主题。在解答材料题时,首先要浏览材料。在阅读的过程中,要逐字逐句地分析和研究,不要放过材料的任何一个部分,包括题头、摘引等,尤其是材料中有关时间、地点、人物之类的信息,往往是解题的突破口。总之,尽可能地抓住作者的命题意图或材料的主题,这样就能迅速调动所学知识点,从而使解题明确方向,集中思维,为下一步解答奠定基础。

(二)阅读问题,审准设问。材料题都是针对材料提出来的,它包含了对材料的理解。可以说,问题是从一个特殊的角度反映材料内容,体现命题者的意图。因而明确问题往往是解答问题的良好开端。面对试题,我们首先要认真阅读、分析问题,通过分析设问句中的关键字、词,明确作者问的是什么,需要回答什么。设问表述关键词明确设问要求清楚设问的主题层次。常用句式:“根据材料……”、“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等,借助材料和已有知识搞清楚问题到底问的是什么,并借助问题的启发,才能把握阅读材料的方向,进而仔细地阅读材料,才能把每段材料的意思弄明白,从而大致形成答题思路。

(三)审问材料,提炼信息。材料分析题所提出的问题绝大部分答案应该从材料中得出,离开了对材料的理解,就谈不上理解题意。把材料中的所有相关信息都找出来,取决于答题者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材料构成通常包括“正文”和“出处”两部分,因此要关注每一则材料的出处(可帮助提示和确定答题方向),重视材料中的省略号(往往隐去答题所需的关键信息),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材料加以推敲,以便把握材料的真实内涵。其一是时间。任何政治、经济和社会现象的产生、发展都有一个前后相继的过程,而时间则是事物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标志。注意时间就能把材料放在特定的历史阶段加以考查。其二是人物或材料的出处。不同的人总是站在自己的立场上看待问题,因而把握人物的阶级属性,有利于考生通过材料的表面意义分析出其真实含义。其三是总结性语句,在材料较多的情况下,材料中往往会有总结语句。点明材料中心,就表格类材料而言,其表格上的标题往往点明表格所反映内容的中心。其四是材料中出现的概念、名称。它揭示了材料与教材的关系。通过上述四方面的推敲并借助从问题中得到的启示,一般能把握材料的中心论点、真实含义,从而明确题意。然后把找到的信息进行筛选,剔除不需要的和重复的信息。按照设问要求,结合材料信息,重组考点知识以备答。

(四)审“书”题结合,确立论点论据。材料类试题的特点之一就是“题目在书外”,但解决问题需借助书本知识,也就是说,对试题的分析离不开书本知识。只有将试题中的“信息点”同书本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才能进一步明确题意,即根据所学知识,把这些信息进行归纳整理,列好提纲,准备答题。

(五)审题目分值。一般而言分值是和答案的字数要点是成正比的,一个2分的求答项,不可能要你用很多话回答,同理,一个10分的求答项,就不至只要你答一点。所以作答时除了规范化、段落化、序号化、要点化,还得科学化,即多角度,短句式,关键词,一句话1―2分,根据分值要求,需要几句话答几句话,争取句句能得分。

三个规定发言材料篇8

论文摘要:国内越来越多普通本科院校制定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英语专业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亟待进一步提高。结合我国普通本科院校英语专业语法教学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本文分析了英语语法教学思路上及教学方法上改革的必要性,提出了改革途径,以期为培养应用型英语人才打好基础。 

 

一、英语语法教学现状 

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转型,使当今的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越来越大。众多普通本科院校的专业目标定位也随之转向,越来越多的高校制定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以期能使学生在有坚实理论的同时,具备更强的实践应用能力。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英语专业学生面临着更严峻的挑战。尽管近些年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应用能力有所提高,但距离应用性人才培养目标仍然有一定差距,英语专业学生的应用水平普遍仍待提高。 

英语语法作为英语专业学生必修专业基础课,一直承担着教授语法知识、奠定语言基础的任务。语法教学方法的改革,也一直未有间断。但是,由于教材、教学环境等条件的限制,学生即使掌握了各种语法“规则”,只能根据规则造句,在实际应用中,很多情况下却不能使用地道的英语来进行交流或写作。这与我国多年来教授英语的方式有关,即告知学生一条语法规则是什么,然后要求学生根据这一规则进行语言练习。这种方式,忽略了语法的本质。语法是什么?是语法创造了语言,还是语言本身延伸出了语法?在longman dictionary of applied linguistics(朗文应用语言学词典)(richards,platt &weber,1987:125)中,是这样定义语法的:“a description of the structure of a language and the way in which linguistic units such as words and phrases are combined to produce sentences in the language.”从这一定义可知,语法是对语言结构的描述以及词汇、短语等语言单位构成句子的方式,并非语法“规定”了语言,恰恰相反,语法是对语言规律的总结。考虑到英语专业的学生是英语基础相当、英语语法的方方面面都已有所了解的成年人,英语的“大学大纲在语法方面有80%在中学出现过”,大学阶段英语专业的语法教学无需简单重复中学教学模式,即讲规则、多练习,无法使学生系统的认识语言、学习语法,反而在学生的认识中形成一些模糊的、孤立的、甚至有时候是自相矛盾的语法规则。针对这样的问题,大学阶段的英语专业语法教学亟待改革,应该从语言学习的角度出发,从语言中探寻语法规律、形成系统认识,再通过语法规律学习更多的语言。 

二、教学思路及教学方法改革的必要性 

过于注重语法规则和形式的语法教学,往往把语法和语境分开,将语法作为孤立的知识来教,学生对于语法知识的了解日益模糊,有的学生则因为在以前的英语学习中就形成了错误的语法概念,或是零碎的、不成体系的、潜意识的语法知识,有时甚至产生自相矛盾的认识。这种单纯通过对脱离语境的语言材料进行分析的语法教学不能体现语言的真实性,不能使学生通过这样的操练自然而然地发展他们的语言能力,更不可能培养出学生的应用能力。我国英语专业的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还普遍存在受到母语这一语境下用语习惯的影响,在学习各种语法现象的时候,如果欠缺了一定的目标语言的积累,也会出现对英语语法现象理解困难的情况。比如,学生在学习关系分句的时候,只记介词后面的关系代词应当用宾格,所以只要看到有介词,就使用宾格,以这个句子为例: 

fox was advised to give the assignment to he believed had a strong sense of responsibility. 

很多同学都会填成whomever,因为空格前面是个介词,却不会考虑到这个介词是否直接跟这个关系代词形成介补关系,这就是脱离了整个句子语境,单纯从某一语法规则考虑问题,从而产生知识的混淆。 

针对这些情况,在语法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建立学生从语言本身学习语法的意识,让他们意识到语言的应用都是建立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的,脱离特定的语境,语言的信息传送及交流功能就失去了很大的意义。此外,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反映了一定的文化背景,是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脱离了文化背景学习语言,单纯分析脱离语境的句子的语法现象,就不能完整的掌握一门语言。语法学家吕叔湘先生说,“语法教学要培养学生自己观察和分析语言现象的习惯,要……有助于他们智力的开发”。[1]唐灵芝等认为:“只有结合语境教学,培养学生的语境识别能力和驾驭语言准确或有效表达思想的能力,让学生在语境中理解意义,选择得体的语言单位表达意义,语言教学才能提升到较高的层面上”。[2]例如,《新编英语语法教程》(章振邦,以下简称《教程》)在附加疑问句的时提出,“当陈述部分的主语是everybody,everyone,someone,no one,nobody,somebody等指人的合成词时,附加问句的主语在正式语体中通常用he……非正式语体中则往往用they。”如果单纯的从语法角度讲这个问题,学生很容易记住这条规则。但是,在实际练习中,绝大多数的情况,都需要用they,而绝大多数学生却会使用he。如这道题:everyone’s having a good time,aren’t they? 附加疑问部分,在实际应用中为aren’t they,但学生在做练习时,却很容易用成isn’t he。归结原因,是因为脱离了语境教学。学生想当然的认为,练习就是“正式语体”,而不懂得分辨正式或非正式语体只能放在一定的语境下去判断,通常只可能在开聚会等场景下,才会用到上述句子,当然需要使用非正式的语体,故实际情况是使用aren’t they。 

同时,学习语言也需要进行一定的语法学习,形成系统的语法知识,将所了解的语法规律,应用到语言学习中,提高学习语言的效率。语法教学是语言教学的一个极其重要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能够帮助学生提高英语学习者对语言的系统认识,相应的提高听、说、读、写、译等各方面的应用能力。众多的语言学家都认同语法学习的必要性。如swain认为要提高学生使用语法形式的准确率,最有效的方式就是通过语法教学,因为他研究发现虽然学习者接触了大量的语料,但仍然不能正确使用某些语法形式。larsen freeman&long认为语法教学对第二语言的习得起着不可忽视的促进作用。[3]stern认为,正是语法提供了交际的经济和便捷,它是保证成功交际的—种重要的资源和方式。[4]通过语法知识的学习,能培养更高层次的语言理解能力及表达能力。例如在英语语法的学习过程中,应首先了解语法层次,对语法的五个层次的系统认识,对整个语法体系的掌握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语法教学改革 

因此,笔者认为,英语专业的语法教学应遵循“语言——语法——语言”的教学模式,即通过大量的语言材料的积累,将语法学习本身融入到真实的语言环境中去,通过教师的引导,针对不同的语法现象,对语言进行提炼,让学生总结其语法规律或规则,再结合教材,加强对语法规则的学习,最后再回到一定的语境中去,再现出这一语法规则下对语言的实际应用。比如,在讲授非限制性关系分句关系代词的选择时,涉及到which一词可以引导独立分句,教师可利用能引起学生兴趣的读本,比如欧·亨利的名篇《麦琪的礼物》中,这几个片段: 

there was clearly nothing to do but flop down on the shabby little couch and howl. so della did it. which instigates the moral reflection that life is made up of sobs,sniffles,and smiles,with sniffles predominating. 

now,when the income was shrunk to $20,though,they were thinking seriously of contracting to a modest and unassuming d. but whenever mr. james dillingham young came home and reached his flat above he was called “jim”and greatly hugged by mrs. james dillingham young,already introduced to you as della. which is all very good. 

she got out her curling irons and lighted the gas and went to work repairing the ravages made by generosity added to love. which is always a tremendous task,dear friends——a mammoth task. 

让学生自己发现which的这一用法,从语境中学习这一用法,在地道的英语表达中,自然的掌握这一知识点。当然,同一个文本,还可以应用到多个语法点的教学中去。 

同时,学生是主体,应调动学生充分参与到整个学习过程中。这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一定的要求。教师可选用一些能引发学生阅读兴趣的英语材料,还可以结合材料布置一定的任务,引导学生总结语法现象;在课堂上,教师可引导学生分组交流、讨论所观察到的语法现象,并结合教材认知、掌握相应语言规律;最后,课后要求学生整理所学语法知识,建立语言材料与语法现象对应的数据库。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从英语语料库中选用大量真实自然的语言材料,以弥补语法教材材料有限性、欠缺生动性与实时性、脱离真实语境等不足。语料库的应用,还能增加目标语言的积累,包括词、词串等,“要建构出自然、地道的英语不只是要用结构正确的句子,还要用在适当场合经常使用的符合习惯的表达语”(biber2000:459)。[5] 

随着call应用的发展,网络课程的开设无疑是一种语法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通过网络这一先进手段,为学生提供一个自主学习平台。根据所授内容,设置相应的教学目标,添加不同的、鲜活的语言材料,设计好学生自主学习的步骤。这样学生可以在网络的辅助下,有选择性的阅读自己感兴趣的、适合自己的语言材料、完成相应学习任务;在课后,学生可根据网络课程中的提示,学习尝试整理所学语法知识,建立自己的学习库,完成一定的针对性练习,并能与教师定期在线交流。笔者认为,这样的教学方式,更能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更有利于实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除了引用鲜活的语言材料、网络课程辅助学习等改革手段,在课堂上,教师应利用有趣的材料,尝试不同的教学方法,融入分组讨论、分组竞赛等方法,活跃课堂。例如,英语中的从句,一直是令中国学生头疼的问题。以that的使用为例,学生往往分不清什么时候是名词性从句的连接词that,什么时候又是关系词that,使学生往往不能正确分析句子结构,影响对句子含义的理解。在从句的学习中,这是一个关键又容易引起学生混淆的知识点。从句是个系统的知识点,网络课程设计从整体知识网络出发,下设三个板块,即名词性从句、关系分句和副词性分句,各自板块添加了一定量的阅读材料及练习,并就that的使用附上思考题。课堂上,教师会就that的使用,选取令学生感兴趣的材料进行对比分析讲解,以下即为一例: 

the teacher said that that“that”that that student used in that sentence is wrong. 

先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句子结构,再要求学生比较各个that的不同。此外,整个任务按照竞赛程序进行,可以从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最后教师总结得出结论:此句中第一个that是连接词,引导宾语从句;有引号的that和其后的that为先行词和关系代词;连接词只起连接作用,而关系词在关系分句中充当一定的句子成分,这里是作宾语。经过这样直观的对比分析,能强化学生对that在从句中使用的理解及应用。 

四、结语 

综上,英语专业的语法教学,不应再遵循中学阶段的以语言规则的输入为主的教学,而应从语言本身入手,再辅以一定的语法学习,以提高对语言的认知能力,以更好的应用语言,为培养出能切实的使用英语的应用型人才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丹麦]奥托·叶斯柏森.语法哲学[m].何勇,司辉,夏宁生,等,译.北京:语文出版社,1988:13. 

[2]贾芳.英语语法教学新思维[j].教学与管理,2009,(36). 

[3]戴炜栋,陈莉萍.二语语法教学理论综述[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5,(3). 

[4]stern h.h.issues and options in language teaching[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1994. 

上一篇:培养青年教师工作总结范文 下一篇:教师个人业务提升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