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转移性乳腺癌59例临床观察

时间:2022-08-08 09:10:08

中西医结合治疗转移性乳腺癌59例临床观察

摘要: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晚期乳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调查分析2002年1月~2012年5月在我科住院接受中西医结合治疗的转移性乳腺癌患者59例,中医以辨证治疗与辨病治疗为主,西医按NCCN指南规范选用放疗、化疗及内分泌治疗,主要观察指标为生存期(OS),次要观察指标为1年、3年、5年生存率及一线治疗后肿瘤进展时间(TTP)。结果 中西医结合治疗转移性乳腺癌的中位OS和一线治疗的中位TTP均明显延长。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转移性乳腺癌可以延长患者生存期,提高生存率,延长一线治疗后的TTP。

关键词:转移性乳腺癌;中西医结合;生存期;疾病进展时间

乳腺癌是妇女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中医药疗法在转移性乳腺癌的综合治疗中占据重要地位,绝大多数患者都在选择中西医结合治疗,但长期随访的研究报告较少,因此,我们观察并长期随访了59例在我科接受中西医结合治疗的转移性乳腺癌患者,旨在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疗效。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02年1月~2012年5月在中日友好医院中西医结合肿瘤科住院并接受一线化疗同时配合3个月以上中医辨证与辨病治疗的复发转移性乳腺癌患者59例,其中女性58例,男性1例,年龄36~71岁,中位年龄53岁;激素受体阳性27例,阴性32例,Her-2阳性9例(均因经济原因未行靶向治疗)。

1.2治疗方法 所有符合纳入标准的转移性乳腺癌患者,在进行西医标准治疗(包括放化疗、内分泌治疗)的同时,配合中医药治疗,包括口服汤药或中成药,采取辨病辨证相结合的原则,中药干预时间不少于3个月。

1.2.1西医治疗 放射治疗:脑转移、骨转移局部疼痛者予以姑息性放疗。

化疗:根据既往的治疗药物及疗效、无病间隔、肿瘤负荷、年龄、合并症(包括器官功能障碍)、PS评分、患者意愿等因素,主要选用以下方案:

DX方案:多西他赛75mg/m2 d1+希罗达1275mg/m2 PO bid,d1~d14

TA方案:紫杉醇175mg/m2 d1+表柔比星90mg/m2 d1

NX方案:诺为本25 mg/m2 d1,8+希罗达1000mg/m2 PO bid,d1~d14

GX方案:健择1000mg/m2 d1,8+希罗达1000mg/m2 PO bid,d1~d14

内分泌治疗:根据激素受体、绝经与否及既往用药选用他莫昔芬或芳香化酶抑制剂、甲地孕酮等。

1.2.2中医治疗 辨证施治:

虚证为主:①气血双亏:益气补血,拟以八珍汤加减。②肝肾阴虚:滋补肝肾,拟以六味地黄汤加减;

实证为主:①气滞血瘀:理气活血,拟桃红四物汤加减。②痰湿内阻:健脾利湿、化痰软坚,拟以二陈汤加减;

辨病治疗:①辨转移部位:骨转移:加补肾壮骨中药,及经验用药三骨汤:透骨草10g,骨碎补10g,补骨脂10g;肺转移:肺阴虚者加沙参麦冬汤或百合固金汤;痰湿阻肺者常用二陈汤加三子养亲汤,痰郁化热者用千金苇茎汤等;肝转移:治以疏肝解郁,补肝血调肝用,常用郁金、白芍、玫瑰花、当归、香附、合欢皮等;脑转移:痰浊上壅型常用半夏白术天麻汤,肝阳上亢型以天麻钩藤饮加减;胸腹水:中药常用攻逐水饮的葶苈大枣泻肺汤或十枣汤,外用实脾消水膏;②辨治疗阶段:放疗期间:常见热毒伤阴,治以清热解毒,养阴润燥。化疗期间:常见气虚血瘀证,治以益气活血;③辨西医治疗用药:蒽环类、紫杉类、铂类、卡培他滨、吉西他滨是转移性乳腺癌常用的化疗药物。使用多西他赛和吉西他滨化疗的主要副作用是骨髓抑制,故主要用中药保护血象,以益气养血、滋补肝肾为主,常用中药如党参、黄芪、熟地、阿胶、山萸肉、当归、首乌等,常用益气补肾方药如补中益气汤、生脉散、左归丸;顺铂的副反应则以消化道反应为主,故治以降逆止呕,健脾和胃。常用鸡内金、焦三仙、代赭石、旋复花、丁香、柿蒂、橘皮、竹茹等,可选用旋覆代赭汤、橘皮竹茹汤、参苓白术散、四君子汤、健脾丸、补中益气汤等。并可配合针灸胃俞、内关、脾俞、足三里、等穴;希罗达和紫杉类则以手足综合症、周围神经病变为主要副反应,可用活血通络中药内服外敷,常用伸筋草、桂枝、红花、老鹳草等;蒽环类具有心脏毒性作用,常配合宁心安神和益气活血药物,如沙参、五味子、麦冬、丹参、太子参、川芎、柏子仁、石菖蒲等,方剂常用炙甘草汤,也可在化疗时静脉输注生脉或复方丹参注射液以保护心脏;内分泌治疗药物芳香化酶抑制剂的主要副反应为骨质疏松及肌肉关节疼痛,可用中药二仙汤加减滋补肝肾,调理冲任。

1.3观察指标 主要观察指标为总生存期(OS:从开始接受中西医结合治疗到死亡或失访时间)。次要观察指标为1、3、5年的生存率及一线化疗后的疾病进展时间(TTP)。

1.4疗效判定标准 实体瘤疗效判断采用RECIST标准,分为: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稳定(SD)和疾病进展(PD)。

2结果

2.1临床特征 随访至2012年5月,共收集59例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符合纳入标准,其中死亡26例,另外33例还在随访中,中位随访时间42个月。所有入组患者除软组织及骨转移外均合并有内脏转移,如肺、胸膜、肝、脑、骨髓、卵巢等脏器转移,其中50例(84.7%)为三个以上部位转移,27例(45.7%)为三阴性乳腺癌。

2.2生存期 59例中有26例随访结束,OS最短8个月,最长108个月,中位生存期38.5个月。

2.3生存率 已经随访至终点的26例患者,统计其1年、3年、5年的生存率分别为92.31%(24/26)、57.69%(15/26)、38.46%(10/26),中西医结合治疗后3年生存率大于50%。

2.4一线化疗后疾病进展时间(TTP) 59例患者全部接受一线化疗联合中药治疗,化疗方案主要为DX、TA、NX、GX,中位TTP为15个月(4~65个月)。

3讨论

转移性乳腺癌的治疗以多学科综合治疗为主,西医主要治疗方法有化疗和内分泌治疗、靶向治疗、放疗等,但是化疗毒副反应较大,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特别是对于晚期患者,化疗有效率有限,一般很难推广,单用中药治疗亦难以取得满意疗效。本文观察的59例患者中,全部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且中药干预时间大于3个月,无论在总生存期还是3年、5年生存率及一线治疗的TTP上均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中医中药之所以在转移性乳腺癌的治疗中能取得较好疗效,我们总结出一些经验。总的治疗原则为辩证论治,认为肝转移和骨转移的患者辨证主要为肝肾阴虚,脑转移、肺转移、软组织转移的患者大多辩证为痰瘀互阻,化疗过程中常表现为气血亏虚。辨病治疗主要包括:①辨治疗阶段,化疗期间主要是益气扶正,预防化疗毒副反应为主。预防全身乏力症状以益气扶正为主,预防消化道反应加以健脾和胃降逆中药,预防骨髓抑制则使用益气养血、滋补肝肾中药。而化疗后患者在扶正的基础上加用适当抗肿瘤中药,如山慈菇、半枝莲、公英、重楼、猫爪草等。②辨转移部位,如骨转移可配合补肾壮骨的三骨汤;肺转移可加用益肺养阴的百合固金汤;肝转移配合疏肝解郁、养肝柔肝的一贯煎;脑转移则配合化痰软坚,清利头目,祛风通络,如半夏白术天麻汤等。③辨西医治疗用药:根据所用化疗药物或内分泌治疗药物的不同分别选用相应的中药以减轻其毒副反应,提高生活质量。总之,在西医规范治疗(如化疗、放疗、内分泌治疗)的基础上,配合中药辨证辨病治疗,可以延长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的总生存期,延长一线化疗的TTP。观察终点为总生存期,固然能反映中医治疗转移性乳腺癌的优势,但如能前瞻性研究,将生活质量作为主要观察指标之一,也许更能体现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特点。

参考文献:

[1]周菊英.中西医结合治疗晚期乳腺癌86例临床观察[J].山西中医,2000,16(6):30-31.

[2]刘朝阳,吴英举.平消胶囊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乳腺癌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9,7(6):104-105.编辑/孙杰

上一篇:血塞通软胶囊治疗脑梗塞临床体会 下一篇:较初/复治肺结核患者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