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塞通软胶囊治疗脑梗塞临床体会

时间:2022-02-08 12:03:09

血塞通软胶囊治疗脑梗塞临床体会

摘要:目的 分析和探讨血塞通软胶囊治疗脑梗塞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了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0例脑梗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划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而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又给予了血塞通软胶囊治疗,一段时间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神经功能评分、血液流变学变化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记录和对比。结果 通过相关治疗之后,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98.33%)明显高于对照组(88.33%);神经功能评分中,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评分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之后,实验组患者的神经功能改善幅度要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情况要明显好于对照组,他们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血塞通软胶囊引入到脑梗塞患者的临床治疗致之中,不仅可以有效改善各类检测指标,而且还能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因此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关键词:血塞通软胶囊;脑梗塞;临床疗效

脑梗塞属于中老年群体中的多发病和常见病,其具有发病急、致死率高等特点,给患者的工作和生活造成了较大的影响。脑梗塞一般是因为脑部血液供应出现障碍,导致局部脑组织软化或脑组织缺血性坏死[1]。传统的治疗方法治疗效果不理想,因此我院引进了血塞通软胶囊进行治疗,并取得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本文将会对我院120例脑梗塞患者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分析,具体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中选择了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0例脑梗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患者年龄在45~75岁;神经系统体征满足颈内动脉供血区脑梗死要求;脑梗塞恢复期治疗者;意识清楚或轻度嗜睡;CT检查未发现低密度影像或头颅出血现象。将其随机划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中男性患者38例,女性患者22例,年龄在45~72岁,平均58.5岁;实验组中男性患者37例,女性患者23例,年龄在45~74岁,平均57.5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患病程度等方面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但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主要包括低分子右旋糖酐、复方丹参和甘露醇。低分子右旋糖酐用法是:静脉滴注低分子右旋糖酐250~500ml,隔日或每日静脉滴注1次,需要连续服用20d。复方丹参的用法是:将8~16ml复方丹参浓度为5%的葡萄糖注射液100~150ml混合,通过静脉进行滴注,静脉滴注1~2次/d,要连续服用20d。甘露醇的用法是:将浓度15%~25%的甘露醇依据0.25~2g/kg的比例进行静脉滴注,滴注1次/d,要连续服用20d。而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又给予了血塞通软胶囊治疗,血塞通软胶囊的用法是:100~200mg/次血塞通软胶囊,3次/d。4w为1个疗程。

1.3观察指标 ①治疗效果评价。治愈:患者的临床症状基本或完全消失,未发现不良反应;有效:患者临床症状出现明显的好转,可见轻微不良反应;无效:患者临床症状未见好转,甚至出现了加重的趋势。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②根据国际脑血管病论坛制定的相关标准来对患者神经功能进行评分,0~15分为轻度神经功能缺损,16~30分为中度神经功能缺损,31~45分为重度神经功能缺损。③治疗前后,对两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低切变率下全血粘度、高切变率下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等)进行观察和记录。④观察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1.4统计学处理 对本文研究过程中所涉及到的研究数据选择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和%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如果P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 通过相关治疗之后,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98.33%)明显高于对照组(88.33%),并且他们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2两组患者神经功能评分对比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评分基本一致,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之后,实验组患者的神经功能改善幅度要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他们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3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变化 治疗一段时间后,对两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低切变率下全血粘度、高切变率下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等)进行观察和记录,结果发现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评分基本一致,无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情况要明显好于对照组,并且他们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4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 在治疗过程中,对照组患者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而实验组患者有2例患者出现了轻微的不良反应,但是停止用药后,不良反应自行消失。

3讨论

临床上对于脑梗塞患者的检查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①MRI和CT检查:该项检查可以有效的显示出血性梗死或缺血性梗死改变,对于合并出血性梗死也可以得到有效的改变。由于大部分脑梗死患者会因为继发性出血而加重脑梗塞的临床症状,期一般在发病后3~5个工作日内通过MRI和CT检查可以准确发现梗死后出血现象,此时需要对治疗方案进行适当的调整。②腰穿:对于脑压增高患者,一般会出现大面积脑梗死现象,尤其是出血性梗死脑脊液一般会呈现镜下或血性红细胞;而对于感染性脑栓塞脑脊液,一般会出现细胞数增高现象,在脂肪栓塞脑脊液中可以清晰的发现脂肪球。③心电图:临床上,心电图一般可以作为常规检查,主要用于确定风心病、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等现象,有时候脑栓塞还可以作为心肌梗死的常见症状,借助颈动脉超声检查可以对粥样硬化斑块和管腔狭窄程度进行评价,这对于颈动脉源性脑栓塞具有很好的诊断价值[2]。

中医学上脑梗塞属血瘀证,而现代医学研究认为血瘀证一般是因为血粘度升高或血液流变性而诱发的局部或全身血行失运,从而导致患者局部或全身血行生理功能紊乱或改变。同时血瘀还与血流变学指标具有密切的关系,当血液发生粘稠凝聚倾向时就会发生血瘀症状,甚至导致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出现异常。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血塞通软胶囊不仅可以改善患者的内皮功能,而且还能有效血中纤维蛋白原含量和降低红细胞压积。此外,血塞通软胶囊还可以抑制血小板黏附和聚集,降低血小板表面活性,改善微循环,降低血粘度,并可扩张血管,进一步提高患者心、脑等器官的血流量。通过动物试验也证明了血塞通软胶囊可以有效抗缺血性脑损伤,抑制大鼠血栓形成。血塞通软胶囊主要含有人参二醇和人参三醇,他们经过一系列的加工之后,会被分解为Rb、Rg1、Rb1、Rc等单体物质,并在最短时间内达到最大功效,其活性成分可以促进ATP生成增多,大脑皮层组织血流增加,提高Na-K-ATP酶活性,对于缺血诱发的血管膜及脑细胞膜通透性增高,以及水潴留、脑细胞内钠诱发的细胞毒性水肿等均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本次研究发现,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98.33%)明显高于对照组(88.33%),并且他们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将血塞通软胶囊引入到脑梗塞患者的临床治疗之中,可以有效改善脑梗塞患者的血液高粘状态和各项临床指标,同时还提高了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治疗过程中未见不良反应发生,因此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程丽波.血塞通软胶囊治疗脑梗塞临床疗效观察[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4,8(3):86-87.

[2]齐玉洁,苏春寿,曾石森.补阳还五汤加减联合血塞通注射液治疗脑梗塞的系统评价[J].江西中医药,2014,15(3):157-158.

上一篇:生长抑素清营汤联用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临床研... 下一篇:中西医结合治疗转移性乳腺癌59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