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多媒体与小学语文课融合的实践与探索

时间:2022-08-08 08:08:52

浅谈多媒体与小学语文课融合的实践与探索

多媒体课件具有生动、形象、逼真的特点,可以创设情境,使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学生十分感兴趣。学生在积极主动的心理状态中进行口语交际活动,从小学会理解、分析、判断这些媒体传播的信息,选择和利用合适的信息源,逐步培养学生陈述、说明、辩论的能力,培养人际和谐交流的态度、习惯。

一 应用多媒体课件能够充分创设口语交际的情境和氛围,激发学生口语交际的欲望

一定的情境是学生增强生活体验,激发思维与表达的环境条件和动力源,和谐民主的氛围则是学生大胆地进行口语交际的前提。小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形象思维占优势,而多媒体课件声形色俱佳,能够针对交际环境、对象和交流目的、内容、重点以及变化情况等进行听说态度、神情等待人处事能力的培养,以及迅速准确地理解别人的意思,敏捷地思考,快速组织语言,清楚巧妙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例如,教学《买文具》一课时,教师出示根据教材插图制作的动画课件让学生观看、倾听并思考。学生在课件画面的刺激下,激发了交流的兴趣,通过师生互动,很快就得出了结论。

又如,教学《推荐一本书》时,笔者先用课件向学生展示了各种书的资料信息,然后让学生组织语言推销图书。学生看完课件,个个兴致勃勃,踊跃上台。有的说:“看,这就是我要向大家推荐的书――《全国小学生优秀作文》。现在大多数同学一见作文就头疼,我也是如此,《全国小学生优秀作文》对我们作文水平的提高大有好处。这本书内容丰富,例文题材广泛,有的旁边还有评析,教我们怎样把事情写具体、写生动,怎么样,这本书不错吧,对我们的学习可是大有帮助哦,同学们别犹豫,心动不如行动啊!”有的说:“我介绍的是《十万个为什么》,这是一套科学丛书,相信有很多同学都听说过,但真正认真看过的人也许很少吧!这套书图文并茂地向我们讲解了许多科学知识,让我们懂得了许多科学道理,是很难得的一本好书啊!行动起来吧,同学们!”学生们一个个活像久经商场的推销员,他们的语言、神情、举止无不叫人赞叹。可见,多媒体课件能把学生带入交际情境,让他们参与各种各样的模拟活动,让他们感受社会的变化,开阔他们的眼界,提高他们的交际能力,以便他们将来适应社会需求。

二 应用多媒体课件能真正在课堂实现师生、生生口语交际的双向或多向互动,从小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口语交际是人与人之间往来交换思想、看法、意见,交流经验、成果、情感,必须要有交际对象,构成交际关系,形成双向或多向互动的交际方式才能进行。在小学语文口语的交际话题中,有的话题互动性很明显,而有的话题互动性很不明显,比如“小鸭子得救了”、“找春天说春天”、“夸家乡”等反映社会生活、人情风貌的情境,就必须借助多媒体课件,调动学生生活感知、生活积累,使学生在口语交际中说得具体,说得真实,说得生动。

例如,《找春天说春天》一课,如果季节不是春天,教师就必须借助多媒体课件,就可以随时随地感受春天的无穷魅力。先让学生分组,先说说关于春天你想知道些什么,创造交际话题。可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春天在哪里》配乐,随着乐曲,通过语言形象生动的描述,把学生引入流水潺潺,绿草如茵,花红柳绿,百鸟欢歌的春天美景中,激发学生对春天的喜爱之情,引发交际的愿望。学生汇报自己发现了什么,知道了什么。学生为了说得更好,都会不由自主地借用课件里面的好词好句,丰富自己的表达,这样在互问互答的过程中又丰富了自己的语言,提高了学生想说、愿说的兴趣。在这样的环境中进行合作与交流,学生间相互启发,相互交际,在交际中相互学习,在听、说中相互补充、评价、启发与促进。教师只要扮演好自己作为引导者、组织者的角色,教师和学生要扮演好双重的角色,注意角色的转换,师生之间构成教与学的双边关系,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可以像日常社会口语交际那样互为对象,构成交际关系,并模拟生活实际双向互动地进行训练,体现出口语交际训练的特点,切实锻炼和发展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三 多媒体课件能有效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说态度和语言习惯

口语交际课的教学,必须凸现以学生为本的观念。以学生为本,就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体现在口语交际训练上是教给学生一些科学的、基本的学习方法的同时,鼓励学生采用适合自己的方法,主动地进行学习,并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即教师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敢于探索,主动参与并体现富有个性的学习过程。学生口语交际听、说态度和语言习惯,具体来说,就是学生在感受情境的过程中,必须动眼(看)、动耳(听)、动脑(思);而看、听、思的过程,也就是学生主动学习、自主探索的过程,这一过程越充分,学生说的内容也就越具体、越生动,看是将形象转换成语义的过程。教师借助多媒体课件,不仅要让学生了解事物的全貌,还要抓住最能反映事物特征的部分。引导学生全面细致地按照一定的方位顺序由上到下或由下到上,由东到西或由西到东,由远及近或由近及远……逐步进行观察。做到观察有序,才能思之有序、言之有序。

总之,口语交际是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部分,它能促进学生学语文、用语文中的创新意识和兴趣。小学阶段是儿童语言发展的“关键期”,教师要重视多媒体环境下口语交际的教学,用先进的教育理念武装自己头脑,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技术挖掘口语交际的内涵,抓住教学机智,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和综合实践能力。

四 动感无限,巧破难点

低年级学生由于其年龄特点,往往对抽象的东西难以理解。因此,课文中的有些词句、段落,即使再怎么读,教师再怎么以生动的语言加以解释都无济于事,这成了教学中的难点。这时利用多媒体课件把抽象、平面的文字化为生动、形象的画面,直观地演示事物生克服认知障碍,突破教学难点。《要下雨了》这篇文章就是让学生通过雨点在池塘、小溪、江河、海洋的不同动态来了解池水的平静、溪流的潺潺、江水的奔腾不息、大海的波涛汹涌,从而感受语言的韵律美。那么,教师如何让学生在阅读教学中实现与文本的对话呢?学生常见的只有小河,对江、小溪、大海的水流特点学生缺乏感官认识。这时,笔者适时地利用媒体分别向学生展示了水波不兴的池塘,流水潺潺的小溪,奔腾不息的江河,巨浪翻滚的大海。这样,不需要教师再作讲解,学生已经轻而易举地理解了诗句内容。真可谓事半功倍!在学《梅兰芳学艺》这篇课文时,当学到“人们都说,梅兰芳的眼睛会说话了”时,有的学生提出了“眼睛怎么会说话”的疑问。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教师适时地放了一段梅兰芳唱戏时的有关的眼睛的特写录像,边放录像边点拨:“大家仔细地看,他的眼睛眨不眨?再看他的眼珠灵活不灵活?”看完之后问:“你觉得梅兰芳的眼睛怎样?”学生说:“有神儿。”这时,教师马上引导学生说:“用书上的话说就是……”学生们接到:“梅兰芳的眼睛会说话了。”可见,这时学生已经完全理解了,他们的思维活动与课文所表达的感情也真正自然地结合起来了,这样,对提高学生的理解力、观察能力是很有好处的。

五 应用多媒体,能为语文课堂增色添彩

可见,多媒体集声音、图像、文字等多种信息为一体,较好程度地满足了学生的视听等感官需求,激发了学生对多媒体课件的极大兴趣。但是在课堂上如果充斥着过多的声音图像信息,学生读书的时间越来越少,读书声越来越小,那也是事与愿违、弄巧成拙。利用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其根本目的是提高教学效率。因此,应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学情的实际需要精心安排,科学整合,充分发挥其音像结合的特点,化难为易,变抽象为具体,变枯燥为有趣,变静态为动态,使教学生动形象,全方位地调动学生思维,把学生领入多姿多彩的语文世界,让学生轻松、愉快、主动地学习,从而为语文课堂增色添彩。

上一篇: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思想品德课程教学质量 下一篇:试论高中政治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