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高考复习中“少教多学”策略的运用

时间:2022-08-08 07:26:40

例谈高考复习中“少教多学”策略的运用

语文知识如何复习才能奏效?高考迎考复习怎样实施“少教多学”策略?这是一个对高三语文教师和学生都十分重要的问题。由于语文学科的特殊性,学生在语文学习上付出了很大的努力,效果却很不明显,学生在不断地受挫感中艰难前行,渐渐对语文复习失去兴趣和希望,于是高考语文复习就进入“多教少学”或“只教不学”等误区。那么,如何改变这一现象,使高考语文复习变得“少教多学”呢?现以2013年高考试题为例,谈一点浅见。

一、熟知“考纲”,有效教学

高考命题是以教育部考试中心编制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为依据的。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百胜”,要想高考考得好,师生首先要熟悉“考纲”,知道高考语文要求考查的六个层级:A.识记(默写常见名篇名句);B.理解(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重要句子含意,理解常见文言实词、虚词、特殊句式及翻译);C.分析综合(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D.鉴赏评价(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对文本的某种特色做深度的思考和判断);E.表达应用(正确使用词语,辨析并修改病句,扩展语句、压缩语段,选用、仿用、变换句式,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写作);F.探究(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同时,在熟知“考纲”基础上,对各部分知识“有的放矢”地教学,不满堂灌、不重复讲,使高考复习变得有效,学生学有所得。今年我校高三语文备课组在每次月考结束后,都召开月考质量分析会,分析试卷组成、学生答题等,并及时调整复习策略,真正做到“查缺补漏”。如在省一模中,学生解答古代诗歌阅读第9题时得分较低,原因是学生分不清“表现手法”、“表达方式”、“修辞手法”等概念,针对这一情况,高三语文教师在讲析试卷时就专门对“诗歌鉴赏”开辟专题,强化该知识点。

二、备熟学生,分层教学

高三语文复习很容易陷入老师大量讲解、学生大量练习的“怪圈”,大量讲述会让学生感到枯燥疲惫;而大量练习尤其是一些偏难训练,又会消耗学生热情和信念,给人以劳而无功、学无所成之感。于是,很多进入高三后准备好好学习语文的考生在一次次无效训练及考试低分的打击下,逐渐丧失学习语文的信念与激情,情绪日益低落,陷入简单应付甚至放弃语文学习的状态。因此,教师想方设法唤起学生语文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信心。

提高语文复习有效性的重点是备熟学生,运用“少教多学“策略,对学生进行分层,针对不同程度学生制定不同学习目标。例如,针对考一本的学生,教师在讲授知识时可以进行拔高和提升;针对考二本的学生,教师在讲授知识时就只须讲清讲透ABCD四个层次题目,并对E层次题目有所点拨。这样学生就能够听得懂、学得会,语文复习应试的成功几率就很明显,学生就会拥有成就感。

三、归类练习,举一反三

在二轮复习中,学生常常存在这种问题:“一讲就会,一做就错”。通过梳理分析,发现普遍的问题是未能灵活运用知识、答题没有思路、语言表达能力差。据此,教师应以考纲为据,结合学生实际,目的明确、重点突出地引导学生进行归类练习:

1.论述文文本阅读的复习要掌握规律 明确论述文干扰项常设陷阱有:断章取义、强加因果、张冠李戴、无中生有、指鹿为马、夸大缩小、说法绝对、答非所问、曲解原意、以偏概全。如2013年全国新课标卷Ⅱ第1题B项说“在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中,作为凤属的是跟凫一般大的红眼睛水鸟”而原文的表述为“似凫而大”,这就犯了曲解原意的错误。此外,做论述文文本阅读题要强调不能凭空想答案,一定要先读题,然后带着问题读文本,用勾画法在文本中找出相应的答题信息区,再与各选项逐一比对后选出答案。

2.文言文复习重点是提高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要求学生记熟高考大纲要求的120个实词和18个虚词,并借助范文复习,使之了解古今汉语差异,掌握古今异义文言词和特殊文言句式,了解一词多义、通假字和词类活用等特点;作翻译练习,一定要忠实原文,以直译为主、意义为辅,不可随意增减或引申;译文字句要符合现代汉语语法及用语习惯,对古文在语法上的省略作必要补充。如2013年湖南卷第9题(1)“备与亮非就旧,又以其年少,以诸生意待之。”该句省略了“以诸生意待之”的主语“刘备”,翻译时应该补出。同时在做文言文选择题时也要讲求方法,例如第4小题用代入法,把加点词语带入文中翻译,秉承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原则,很容易就能发现该字的翻译是否正确。

3.古代诗歌阅读复习要掌握鉴赏方法和答题思路?摇重点教会学生“看题目、看作者、看注释、看意象、看炼字、看情感”这六法。在理解诗歌内容基础上认真审读题目,理清答题思路,归纳答题的步骤。如2013年福建卷第6题“⑴请简要分析首句中“绿”字的妙处?”,我们可以把它归纳为“炼字型”题,在答题时一定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进句中,并结合全诗意境情感来分析,答题时分三步:①解释该字句中含义;②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③点出该字烘托怎样意境,或表达什么感情。

4.作文练习要“勤笔勉思”,在思考和表达上下功夫?摇一些考生作文失分较多,其原因除语文基础不够扎实外,还存在文风不正、构思能力和论证能力不强的通病。复习时按考试大纲要求,训练学生写比较复杂的记叙、说明、议论文章,做到观点鲜明、内容充实、结构完整、中心明确、语句流畅。要利用复习中所见资料,教会学生积累作文素材,并坚持做到每周一练。同时布置周记任务,要学生看到妙语佳句,适当摘抄;读有所感,写些体会;每日所见,择其印象深者或状其物,或叙其事,或抒其感,写个片段或独立成篇。要力求文从字顺地写出自己的真实感悟,力戒堆砌辞藻、华而不实,切忌讲空话、套话、假话。

总之,只要将“少教多学”策略及方法运用于高考语文复习过程中,让学生能听懂学懂,并在学习中收获无限快乐,高三语文复习教学就能真正做到有效了。

上一篇:“靓丽”语言,传达真情实感 下一篇:让学生飞翔在“记叙”的美丽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