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动力电气检修专业课程教学浅析

时间:2022-08-08 05:20:22

汽车动力电气检修专业课程教学浅析

摘要:汽车动力电气检修是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主要课程之一。好的教学方式方法,才能让学生将这抽象性的电子学课程学好。本文介绍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多种教学手段以及采用“任务引领、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和多元化的教学考核方法消除学生对电的恐惧

心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及思维模式,提高学生对动力电气知识的学习。

中图分类号:G624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4(a)-0000-01

汽车动力电气检修是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主要课程之一,能否学好对本专业的学生至关重要,但因为电子学的抽象性思维,让基础相对较差的中职学生对这种抽象性比较强的课程产生畏惧心理;因为汽车上一束束导线使部分学生望而却步;同时,汽车上偶尔产生的电火花也使学生产生恐惧——怕被电击。等等原因,让汽车电气一直成为学校老师的“心病”,老师们也一直在寻求好的教学方式方法。因此,本人结合了职校学生的实际特点以及本人这几年来的授课体会,进行一些教学尝试。

1 爱是原动力,爱即兴趣

由于学生对汽车电气产生的各种恐惧,显然兴趣的培养成为学习的第一步,爱是原动力,爱即兴趣。因此开始上课时,我并不直接进入知识教学,而是先给学生看一些汽车相关视频,有搞笑的、有动漫的、有知识性的、也有汽车技能性的等等,让学生在娱乐的同时了解汽车相关知识,使学生心情放松,然后和他们探讨,例如:电流是什么样的?经过相互讨论,最后得出结论:河中的水流,你怎么样保证水流畅通,保证不会决堤,保证有足够的流量,保证水的质量不受污染;电流是一样的,电路是否会断路,是否会短路,是否会过载功率因数是否达标,是否存在高次谐波影响电网的正常运行,这样学生对电子有了比较形象的认识,消除茫然恐惧心理;同时也可以制造出一些电火花,让他们试试,当试后感觉其实并没什么,就不会再对电产生恐惧了;可让学生在实车上观察,起动机上有几根线?发电机上有几根线?……,当他们看清数清时,告诉他们汽车电气虽然有那么多的线,但我们只要把它分系统去看就只有三四根线,这样就不再为那一束束的线产生恐惧;还可向他们提一些诸如汽车为什么能启动,是怎么样启动的问题,.当得知答案时就会有成就感,兴趣也就逐渐得到提高,兴趣就会带领他们去进一步探寻汽车。

2 采用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

要使学生能够轻松愉快地接受知识,必须有效合理地采用不同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掌握情况不断地改进或调整教学方法,以力求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汽车电气课程中理论原理较为复杂,如果老师只是简单的就事论事、照本宣科肯定得不到好的教学效果。应当针对每个知识点,通过换位思考,将复杂的理论知识通过形象的生活常识导入,帮助学生理解。在课堂上多运用图片、模型、挂图、多媒体等手段,将汽车动力电气系统的结构、线路布置等展示给学生。如讲到汽车电气系统的组成和特点,由于学生此时对整车不易理解,而对于教室、住宅的电气线路相对比较熟悉,因此可以通过让学生就地观察教室的电气线路并绘制方框图,然后映射到汽车的电气系统中。通过对比找出其中的共同点和不同点,这样学生容易理解形成概念。如在学习交流发电机中,交流发电机性能测试是重点和难点,我们可以带领学生到万能试验台上做空载及负载试验,设置发动机在不同转速下发电机的工作效果,判断发电机性能好坏;然后带领学生在整车上再进行就车试验,检测发电机输出电压,判断充电系统充电情况。这样学生能比较容易地理解并掌握发电机性能检测的方法,判断充电系统性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3 建立学生思维模式

教学过程中除了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外,对专业思维模式的培养更为重要。在科学技术更新如此迅速,新产品层出不穷的时代,学生拥有专业思维模式将有助在未来的工作中通过自学迅速掌握新技术,而这种专业思维模式的培养是在教师日常授课过程中有意识地设计课题来锻炼形成。教师在讲课之前采用启发诱导的方法使学生去发现新知识。比如在学习起动机的结构时,一种教学方式是通过实物拆装或者多媒体教学告诉学生起动机中电磁操纵机构的组成及工作原理。这种教学方式平淡无味,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思维得不到锻炼。另一种教学方式是从手动操纵机构开始,引导学生讨论问题、发现问题,进而利用原有理论知识设计单电磁线圈的电磁操纵机构,当学生自以为找到合理答案时,又抛出疑问,继续引导学生通过分析该电路的工作过程,让学生寻找其中存在的问题,最终通过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设计出和实物一样的双线圈的电磁操纵机构。通过学生已掌握的知识点,层层推进,逐步完善,在学生掌握起动机电磁操纵机构的组成基础上,学生的应用思维能力也得到提高。

4 采用一体化教学模式

采用“任务引领、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即以工作任务引领知识、技能和态度,使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学习专业知识,通过完成典型工作任务,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在选择知识点时,要紧紧围绕完成工作任务的需要来选择课程内容.不强调知识的系统性,而注重内容的实用性和针对性,并要打破长期以来的理论与实践二元分离的局面,以任务为核心,实现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一体化教学是势在必行的,这样就在真正意义上实现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基本价值取向。这种教学改革方法将会在很大程度上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兴趣。如在讲授“蓄电池”时,让学生亲自动手做蓄电池的充、放电试验和用高率放电计检验蓄电池的容量及存电程度。使学生加深对本任务的理解,同时又提高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5 采用多元化的教学考核方法

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应采用多元化的考核方式。学习的目的不是考试,而考试则是促进学习的方法之一,引导学生掌握知识脉络和重点,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和学习的热情。进行阶段测试和记录学生平时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建立学生平时回答问题情况的记录表,可以随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掌握情况。到了期末考试后,根据平时表现,给学习积极的同学加入相应的成绩,这样就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在学习中主动性,主要要以实作为主体,增进学生的动手能力。本人采用的是:总成绩=实作考试40%+ +理论考试30%+平时考核及学习态度30%,注重了学生过程学习的考核,防止以前到期末考试一棍子打死的情况;提高实作考试成绩比重,注重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

由于汽车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汽车动力电气系统不断换代升级,技术含量越来越高,专业课的授课难度也越来越大。只有不断地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合理地设计教学任务,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抓住思维训练这根主线,通过理论课、实验课和实作课三个教学环节,以适应实际需要为目的,才能达到最终的理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林文工主编.汽车发动机电器维修工作页[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7,9

[2] 雷小勇,袁永东,李朝东主编.汽车电气设备维修[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1,1.

上一篇:公共英语与旅游专业有机结合的教学初探 下一篇:关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基本动因与途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