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信用理论研究收获的可喜成果

时间:2022-08-08 04:54:54

中国信用理论研究收获的可喜成果

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信用的经济学分析》一书,是对信用进行经济学基础理论研究所收获的可喜成果。作者从基础理论分析层面研究信用问题,有利于厘清信用研究的理论脉络,在此基础上将信用理论研究引向深入。

本书在学术上的贡献主要有:

1. 揭示了信用的经济学内涵;对于与信用有关的范畴如诚信、信任和信誉进行了辨析,并提出应当对经济信用进行二维考量(即期交易还是跨期交易、无债交易还是有债交易)的观点。

2. 在继承亚当・斯密关于人的自利倾向和利他倾向论述的基础上,对作为信用关系承载者的信用主体进行了重新认识,提出并论述了信用主体是自利与利他的对立统一这样一个理论命题,并分析得出不能把失信简单化地归因于主体的自利,自利与失信之间并不存在必然联系,自利绝非失信的充分必要条件的结论。并且,在经济理论史上首次梳理了自利倾向与机会主义倾向的关系。

3. 构建了关于信用主体的一个新分析模型:基于自利与利他两种倾向的模型。这一新分析模型是对威廉姆森模型和努德海文模型的超越。基于自利与利他两种倾向的新模型具有更强的解释力和预测力,运用模型得出的分析结论会有更加明确的政策含义,因而具有更强的应用于实践并指导实践的能力。

4. 从博弈演化的视角对信用产生的条件进行了一般分析,指出预期一致性以及为形成预期一致性的互惠互利、相互制约和第三方制约,是任何领域信用的产生都需要的条件。并基于市场信用与组织内信用各自的特点,就形成预期一致性的互惠互利、相互制约和第三方制约所需要的具体条件进行分析,以揭示市场信用的保证机制和组织内信用的保证机制。

5. 阐明了作者对信用秩序的理解,并就信用秩序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指出研究信用秩序的意义在于其对经济绩效的影响,并分别从微观、宏观视角进行了探讨。

6. 定义信用环境为社会环境中影响人们的信用行为选择的那部分环境,是影响人类信用心理与行为的社会因素的集合。探讨了信用环境影响信用行为选择的机制,指出由于信用主体守信和失信的心理基础在于其所具有的自利倾向和利他倾向,因此从根本上看,信用环境正是通过强化或者抑制人的自利倾向转化为机会主义倾向,而最终影响主体的信用行为选择。

7. 从理论上回答了为什么近代以来西方发达国家先后不约而同走上了构建社会信用体系之路。指出以构建社会信用体系为着力点这样一条途径,致力于解决非重复博弈、信息不对称等问题,为使对失信行为的惩罚成为可置信奠定了必要的基础,因而是一条比较经济的技术路线。同时指出社会信用体系对于工业革命以来的匿名社会虽然是不可或缺的,但却不是现代社会惟一的社会信用机制。在现代信用社会中,与社会信用体系相辅相成、共同作用的社会信用机制还有信用制度与信用文化。

8. 明确提出不能够将现代信用社会与征信国家或征信社会划等号,因为征信社会所突出的仅仅是社会信用体系及其密切相关的制度建设,不仅难于反映信用制度建设的全貌,而且信用文化建设也未能受到重视。并对现代信用社会给出了如下定义:现代信用社会是以制度信任为基本支撑,以人际信任为交往基础,社会信用体系健全完善,信用文化建设卓有成效,实现社会成员互信互利的和谐社会。

9. 从技术视角、制度视角和文化视角,对构建现代信用社会进行了多维度的思考,提出和阐明了社会信用体系的构建是现代信用社会建设的着力点这样一个理论命题。

10. 对社会资本促进信用扩展的作用机制进行了理论解构,得出社会资本的作用结果使合约履行良好,信用得以扩展,社会资本作用结果与现代信用社会内涵具有一致性的重要分析结论。

收稿日期:2011-09-20

作者简介:谢太峰(1958-),河南漯河人,经济学博士,首都经贸大学金融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法国波尔多第一大学经济学院高级访问学者,研究方向为金融市场理论与政策等。

上一篇:银行的跨国并购影响力研究 下一篇:中国FDI区位决定因素研究(1986―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