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的应用价值及栽培技术

时间:2022-08-08 02:20:51

玉米的应用价值及栽培技术

摘要 玉米不仅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而且在食品、工业、医药、饲料等方面也占有重要地位。因此,加强栽培管理,提高玉米单产十分重要。该文介绍玉米的价值,并总结其栽培技术。

关键词 玉米;应用价值;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1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08-0044-02

玉米是世界上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种植面积和总产量仅次于小麦和水稻,居第3位,我国种植面积和总产量仅次于小麦,居第2位,单产居粮食作物之首。

1 玉米的价值

(1)玉米的食用价值高。玉米的籽粒中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籽粒中平均含淀粉72%、脂肪4.9%、蛋白质9.6%、糖分1.58%、纤维素1.92%、矿质元素1.56%。以玉米为主料的膨化食品有膨化粥、玉米糊、膨化面条、膨化酥条、面包、糕点等;玉米还可被用来制成风味不同的方便食品,如玉米片、方便粥、面条、烤饼、饼干等。玉米油是一种优质的植物油,色泽透明,气味芳香,富含维生素E酶和61.8亚油酸,易被人体吸收,特别适于家庭食用。玉米油有降低胆固醇含量、防止血管硬化、预防肥胖症和心血管疾病的功效。玉米可以鲜食,也可以作罐头等食品,同时也是酿酒的主要原料之一。

(2)玉米的药用价值高。用玉米淀粉作培养基原料可以生产青霉素、链霉素、氯霉素、金霉素、红霉素和氯霉素等。玉米淀粉可用于制造葡萄糖、降压剂、消毒剂、利尿剂。根和花丝可作中药材利用,花粉中富含18种氨基酸,籽粒中富含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因此,玉米是一种滋补强体、抗疲劳、延缓衰老的理想食品。

(3)玉米的饲用价值高。玉米是公认的饲料之王,籽粒和茎叶都是优质的畜禽饲料。

(4)玉米的种植效益高。玉米用途广,需求量大,市场价值较高,且高产稳产,田间管理方便,生长周期短,田间种植指数高,增效显著。

(5)玉米的工业用途广。玉米是重要的工业原料,深加工产品已超过3 000种,而且是加工淀粉的主要原料,在食品、冶金、石油、造纸、去污、浆洗、医药、冶金、铸造等行业中均有广泛的用途。

2 玉米栽培技术

2.1 整地与施肥

土壤是玉米生长发育的基础条件,玉米生长发育所需要的水、肥、气等因素都与土壤有密切的关系。高产的土壤要求土层深厚、土壤疏松、富含有机质、保水保肥能力强,因此要合理施肥整地。施肥要本着以化肥为主,有机肥为辅;以氮肥为主,磷钾肥为辅;以追肥为主,基肥为辅;以穗肥为主,粒肥为辅的原则。春播整地应在前茬收获后及时灭茬,冬前深耕冻土,深度以25~35 cm为宜。夏播整地抢时抢墒早播是实现高产的关键,结合整地施三元复合肥(16-16-16)600~750 kg/hm2、尿素150~225 kg/hm2、氯化钾250~350 kg/hm2,同时耕前要撒施适量颗粒杀虫剂防治地下害虫。

2.2 良种选择与种子处理

良种是增产的内因,其增产作用占30%~50%。选择良种,首先要选择信誉好、实力强的种子企业或科研院所生产的种子,第二要选择适宜该地区种植已审定的杂交良种,第三根据生态条件应选择中矮秆、低穗位、中早熟、抗性强的紧凑型或半紧凑型抗倒品种,第四播前要晒种,未包衣的种子要药剂拌种。种子包衣不仅可以提高种子的发芽势,而且可以防虫抗病,利于培养壮苗。未包衣的种子播前可用50%辛硫磷按药、水、种子配比1∶50∶500的标准拌种。

2.3 播期确定与播种

春播一般在4月中下旬,土壤表层5~10 cm深度温度稳定在10~12 ℃以上即可播种。夏播应在5月上旬至6月上旬为宜。适时早播,播种深度一般在5~6 cm,砂土地应深一些,淤土地可浅一些。播种方式可等行距,也可宽窄行种植种,植密度可根据品种特性确定。在播种后出苗前用乙草胺封闭除草。

2.4 苗期管理

玉米从播种到拔节为苗期。夏玉米苗期约25 d,此期培育的中心是根,培育壮苗是获得高产的前提基础,要做到“五及时”:一要及时间苗,间苗时间应在三叶期;二要及时定苗,定苗时间在5叶1心;三要及时中耕、除草,中耕深度5~10 cm为宜;四要根据基肥和苗情及时追肥浇水,苗期追肥有促根、壮苗、促叶、壮秆的作用,时间在定苗后拔节前进行,追施尿素150 kg/hm2左右,追施应采取沟施或穴施,据墒情结合浇水进行;五要及时防治病虫害,主要是根腐病、蚜虫、灰飞虱的防治。在玉米大喇叭口期,用颗粒杀虫剂丢玉米心,防治玉米螟等,苗期要根据土壤墒情浅中耕除草,改善土壤透气性,利于培育壮苗,减轻根腐病及其他病害的发生[1]。

2.5 穗期管理

玉米拔节到抽穗阶段为穗期,夏玉米穗期在30 d左右,此期是玉米全生育期中的重要阶段,特别是小喇叭口和大喇叭口期是玉米生长迅速、器官旺健、需要养分最多的时期。因此,要加强肥水管理,特别要重视大喇叭口期的管理。

2.5.1 拔除弱株,中耕培土。提高玉米整齐度是实现玉米高产的重要手段,此期拔除田间弱小苗,以改善玉米生长环境。穗期一般中耕1~2次,拔节至小喇叭口期应深中耕,以促根系发育,喇叭口期以前应浅中耕,利于气生根的发育,结合追肥进行培土,培土深度一般不超过10 cm为宜。

2.5.2 重施穗肥。穗期是玉米追肥的重要时期,是玉米需肥的重要阶段,一定要重施肥料。玉米进入拔节期要重施氮肥,在未施基肥的情况下,追肥可提前,氮磷钾结合追施[2]。一般追施尿素300~450 kg/hm2。

2.5.3 及时浇水和排涝。夏玉米穗期温度较高,植株生长旺盛,需水量较大,是玉米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关键期,也是黄淮区易发旱涝期,因此要做好抗旱排涝工作。

2.5.4 注意防病虫、防倒伏。穗期的主要病害有弯孢菌叶斑病、大小斑病、褐斑病、茎腐病、瘤黑粉病、锈病等,虫害有玉米螟、棉铃虫、蚜虫、金龟子等,此期要注意病虫害防治工作[3]。穗期玉米生长旺盛,也是大风暴雨天气易发期,因此要在玉米拔节期进行松土培垄,以利于抗旱排涝和增强抗倒能力。

2.6 花粒期管理

玉米从抽雄到完熟为花粒期,时间在40 d左右,经历授粉、受精灌浆过程,是形成产量的关键时期。

2.6.1 补施粒肥。在玉米抽穗开花期前后,根据地力和田间长势及时追施氮肥,一般追施尿素75~150 kg/hm2为宜。

2.6.2 及时浇水与排涝。花粒期主要是促根、保叶、促粒重。夏玉米花粒期温度较高,降水偏多,是易涝易旱阶段,因此要根据情况及时浇水与排涝。

2.6.3 中耕除草,防治病虫害。后期要适时中耕,其具有促根保墒的作用,防止早衰,提高粒重,同时注意叶斑病、蚜虫、玉米螟的防治。

2.7 适时收获

2.7.1 收获期确定。适时延长籽粒的灌浆时间,适时晚收,提高产量。玉米成熟以籽粒为标准,主要标志有2种,一是籽粒基部黑层形成,二是籽粒乳线消失,对于活秆成熟的品种要适时收获。黄海区玉米收获时间,春播玉米一般在8月下旬至9月上旬,夏播玉米一般在9月下旬至10月上旬。

2.7.2 晾晒储存。当玉米收获后要及时晾晒和脱粒,待玉米籽粒水分降到14%以下时可安全入库储藏,仓储要阴凉干燥[4-6]。

3 参考文献

[1] 任子龙,李峰,高威.玉米栽培管理技术[J].吉林农业,2011(9):98.

[2] 郭燕英.夏玉米高产栽培管理技术[J].种业导刊,2011(9):20-21.

[3] 李春红.勃利县发展玉米生产的意义及建议[J].养殖技术顾问,2012(1):275.

[4] 王文娟,胡占菊,姬社林,等.玉米简化栽培管理技术[J].种业导刊,2013(10):15-16.

[5] 贾晓红.山西忻州玉米高产综合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D].咸阳: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

[6] 白国平.山西省玉米生产现状与发展对策[D].咸阳: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

上一篇:无为县棉花单产下降的原因及高产栽培建议 下一篇:槟榔芋测土施肥技术指标体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