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116例分析

时间:2022-08-08 12:41:18

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116例分析

【摘要】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2009年1月至2011年5月我院普外科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116例临床资料进行对照分析,观察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结果成功切除胆囊114例,因为胆囊炎症与周围的组织粘连严重转为开腹2例,术后的住院时间一般为3-5d,全部患者都没有感染现象,术后疼痛现象比较轻微,患者的恢复情况很好,并且十分迅速。结论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并且操作起来十分简单,创伤较小,患者恢复较快,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研究

【中图分类号】 R6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8231(2011) 07-0380-02

腹腔镜胆囊切除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恢复快、安全性高等特点逐渐成为了治疗有症状胆石病和其他胆囊性疾病的标准手术。我院2009年1月至2011年5月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患者116例,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患者为116例。男30例,女86例,年龄在25-74岁之间,平均年龄在49.8岁。所有的患者都经过B型超声确诊,手术证实。其中胆囊结石患者为95例,胆囊息肉样病变为15例,非结石性慢性胆囊炎为6例。

1.2术前准备

确定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后,应先作好包括病人心理准备工作、术前各项检查及全身准备在内的术前准备。术前应排空膀胱,留置或不留置胃管,使用预防性抗生素。急症手术病人应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

1.3手术方法

一般来讲,在术前大多需要放置胃管及其尿管,行气管内插管静脉复合麻醉。患者的要仰卧头高足低位15°―20°左右,手术台向左侧倾斜15°左右,在脐下缘或者上缘作1cm左右的孤形切口,切开皮肤及皮下,提起切口两侧腹壁,用穿刺针(气腹针)通过切口,垂直穿透腹壁进入腹腔。经证实气腹针位于腹腔内后可开始以每分钟1~2L的低流量注气,然后逐渐加大流速至每分钟5~8L,使腹内的气压保持在12~15mmHg。气腹建立后,从脐孔处切口穿入10mm的锥鞘,拔出穿刺锥后,将预热的腹腔镜套鞘插入腹腔,接通充气导管保持气腹压力,连接摄像和监视系统,观察腹腔内的情况并在腹腔镜监视下分别穿入另外三枚锥鞘。分别于胆囊底部平面、右锁骨中线肋缘下2~3cm作5mm的皮肤切口,穿入5mm的锥鞘后拔出穿刺锥,插入牵拉钳。于剑突下4~6cm作10mm的皮肤切口,穿入10mm的锥鞘经此孔可插入转换器、切割烧灼器、剪刀、钳夹器等。

轩转腹腔镜360°探查整个腹腔情况,肝、胃、脾、胰、肠未见明显异常。探查胆囊,分离解剖胆囊三角,显露胆囊动脉,确认后钛夹夹闭并电凝切断。解剖分离胆囊管,在靠近肝总管侧0.5cm处,与胆囊管呈90°钳夹钛夹两枚,近胆囊颈部钳夹钛夹一枚在远近端钛夹之间剪断胆囊管。提起胆囊颈部,用电凝将胆囊从肝脏完全分离。经剑突下的套鞘放入大抓齿钳抓住胆囊颈,将胆囊颈及部分胆囊拉入鞘内一起拖出腹壁。取出胆囊后于胆囊床下放置潘式引流管。用生理盐水冲洗创面。退出器械,放出二氧化碳气体,缝合腹壁切口包扎。其中具有101例患者采用了顺行切除胆囊,有15例患者采用了顺逆行结合切除胆囊。

2结果

成功切除胆囊114例,因为胆囊炎症与周围的组织粘连严重转为开腹2例,术后的住院时间一般为3-5d,全部患者都没有感染现象,术后疼痛现象比较轻微,患者的恢复情况很好,并且十分迅速。

3讨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具有手术创伤小、痛苦轻、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及其住院时间短等特点,已经逐渐成为治疗胆囊良性疾病的标准,是外科手术治疗胆囊良性疾病的首选方法。所以应该熟练地掌握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手术技巧,从而提高手术成功率,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注意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适用症及其禁忌症状。一般来讲,强调手术适应症选择的目的主要在于有效减少并发症,提高其安全性。尽管选择近期没有发作的单纯性胆囊结石、无腹部手术史、无心肺并发症患者手术,但当具有一定经验、技术成熟之后,适应症应该逐渐地放宽,操作也应该由4孔变为3孔。

与传统的开腹胆囊切除术相比较,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除了在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及其住院时间等方面都具有明显的差异外,通过观察可以知道胆囊切除术的出血量比较少,胃肠功能的恢复也比较快,其原因可能为切口小、创伤小,即使是微小的血管出血,也能够看得比较清楚。并且对于腹腔的干扰比较小,对肠胃没有刺激,术后对胃肠功能的影响比较小。胆囊切除术比较直观,并且暴露性比较好,术后对于胃肠功能的影响很小,结扎牢固,能够用手直接的去操作,发生严重并发症相对较小。

当前来讲,临床上一般是采用手术进行切除,从而求得根治,本文发现腹腔镜下的胆囊切除术最好,没有中转开腹,从而揭示了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治疗慢性胆囊炎急性患者优于开腹手术。主要原因可能是常规的开腹手术切口比较长,并且创伤比较大,不但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同时也延长了住院的时间,极大的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是微创的,并且该手术基本要求外科医生经过严格的训练。同时,在研究的过程当中发现治疗中没有发现明显的并发症,这些结果都说明了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效果比较好,并且十分安全,建议应该推广。

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具有很多的优点,但是也不能够忽视并发症的发生。胆囊损伤是其比较常见的并发症。胆漏发生的主要原因是胆囊管残端夹闭不完全,对于胆囊管粗并且肿大的患者应该采用丝线结扎。总而言之,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还是优点多于缺点,是未来相关手术的首选。

参考文献

[1] 陈春莲,夏翠云,刘青梅.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100例舒适护理体会[J].海南医学,2010年3期.

[2] 勾健,孙丹.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不同时机留置胃管的效果比较[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年17期.

[3] 方忠伟.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并发症的防治体会[J].中国临床实用医学,2010年11期.

[4] 唐彦军.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85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年10期.

[5] 许德华.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120例临床分析[J].局解手术学杂志,2011年3期.

[6] 莫娟.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手术配合及护理[J].中国实用医药,2010年29期.

[7] 许玉萍.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患者的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0年24期.

上一篇:股浅静脉戴戒术治疗原发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48... 下一篇:早期削痂植皮治疗关节部位烧伤2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