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学专业有机化学教学的探究

时间:2022-08-08 12:38:24

药学专业有机化学教学的探究

摘 要:医学类院校药学专业有机化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必修课程。学好这门课为后继医学专业课程的学习具有重要意义,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探讨医用有机化学教学的一点心得。

关键词: 有机化学 药学 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4(a)-0000-00

有机化学是药学专业教学中的一门基础课程,他与医学专业关系密切。因此,对有机化学的掌握程度直接影响了微生物学、生物化学、天然药物化学、药物化学和药理化学等课程的学习。可见学好有机化学对于药学专业的学生来说至关重要。但是,有机化学属于公共基础课程,未受到学校的足够重视,致使教学质量不太理想。如何搞好药学专业有机化学教学,培养合格的医学人才是每位有机化学教师不断思考的问题。本文结合笔者几年的从教经验与体会,探讨药学专业有机化学教学的一点心得。

1 培养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过程中, 我们注意从多方面入手,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在教学中,可以把与药学专业相关的药物知识渗透到课堂中来,比如增设一些药物发展史资料,丰富授课内容,如1965年9月17日,中国首次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1933年美国哥尔倍格从牛奶中提取出维生素B2,缺少它会患皮炎、口腔炎等;维生素C是在柠檬汁中被发现的,维生素D是在鱼肝油中发现的。这些都是平时同学较熟悉的药物,在授课时引入到教学中来可以增强课堂的趣味性,提高授课效率[1] 。另外教师可以把最前沿的科研成果与相关章节内容相结合进行授课,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强教学效果。例如近几年一直在研究的手性氧化和手性氢化合成药物问题,对映体具有不同的反应活性,两个异构体在体内代谢过程,药理活性往往存在显著差异,有的一个对映体有疗效,而另一个对映体产生副作用,比如1959~1963年欧洲出现的12000多名形如海豹一样可怜的畸形儿,就是因为(S)-沙利度胺所致,而其对映体(R)-沙利度胺具有镇静作用[2] 。

2 注意强调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的关系

有机化学能充分体现出“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的规律。在有机化学的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很好地利用这把钥匙,帮助学生弄清结构与性质的关系。烃分子中有 , ,烃的衍生物中有 , , , , , ,等不同的官能团,这些官能团决定了有机化合物具有各自典型的性质,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是以分子中的碳原子结合成的碳骨架为基础,故首先让学生弄清楚碳碳原子结合方式和成键情况。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碳原子的成键方式有关。碳原子最外层4个电子,得失电子都不容易,主要以共价键与其它原子结合。依据共用电子对数可将碳原子形成的共价键分为单键、双键、三键这三类;依据共用电子对是否有偏向可分为极性键和非极性键;依据原子轨道重叠成键的方式又分为σ键、π键,有的还存在大π键。

3 讲清有机化学里电子效应和空间效应

有机化学的核心部分是电子效应和空间效应,而学生对电子效应和空间效应的掌握程度决定了学生能否学好有机化学。所以,要想学习出现的有机问题能够迎刃而解,就要让学生掌握好电子效应和空间效应 [3]。电子密度分布的改变对物质性质的影响被称之为电子效应。根据其作用方式可将电子效应分为诱导效应和共轭效应。空间效应又称立体效应或位阻效应,主要是指分子中某些原子或基团彼此接近而引起的

空间阻碍和偏离正常键角而引起的分子内的张力。例如芳香烃亲电取代定位规律解释:两基团定位效应不一致时, 第三个基团进入位置主要由强定位基决定(定位能力: 致活基> 致钝

基)。间硝基甲苯第三个取代基应该进入甲基的邻位和对位,但是由于2位有空间效应,所以

取代基主要进入4号位。例如影响羰基化合物亲核加成反应活性的因素解

释:羰基碳的正电性越大,亲核加成速度越大,反应活性越大。羰基碳所连的吸电基(-I,-C)使其亲核加成反应的活性增加,而供电基(+I,+C)则使其活性降低。如活性顺序:

如 被认为是活性极低的化合物。因为(1)苯环与羰基形成π-π共轭效应(增加羰基稳定性);(2)苯环对羰基的+C效应(降低羰基碳的正电性);(3)苯环与羰基形成π-π共轭效应,加成后羰基碳氧键发生断裂,产物失去共轭能,反应活化能高;(4)立体效应的影响:羰基碳sp2杂化变成sp3杂化,苯环体积较大,过渡态和产物的张力大幅增加。

4 对各章节相关知识点进行类比、总结和归纳

教师在课程讲授的过程中多对各章节的相似知识点进行类比,尽可能的将这些知识系统化,这样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起来会比较容易。在学习的过程中,有部分学生反映在学习时,会出现猴子掰苞米现象,边学边忘,这就提醒我们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不要只注重讲授新知,要不时的对以前所学的知识进行类比、归纳和总结。比如讲到碳负离子反应,我们可以把全书涉及到碳负离子反应加以总结,碳负离子反应不光是缩合反应。前面学习的格式试剂反应,炔基钠作为负离的反应都是碳负离子的反应。比如讲到醛酮的亲核加成反应,可以让学生复习回忆烯烃的亲电加成反应,讲到芳香烃的亲电取代反应,可以让学生先回忆卤代烃的亲核取代反应,这样,就会使一些分散的知识点相互联系,便于学生掌握和记忆。

5 讲清容易混淆的概念

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的方法,准确地掌握有机化学的基础知识。比较易混淆的概念,要牢固掌握概念的内涵和外延[4]。有机化学里两大基本反应亲电反应和亲核反应,学生容易混淆,教师应仔细分析,加以区别,亲电反应指缺电子(对电子有亲和力)的试剂进攻另一化合物电子云密度较高(富电子)区域引起的反应。亲电反应属于离子型反应(ionic reaction)的一种,是有机化学的基本反应之一。它分为亲电取代反应和亲电加成反应。芳香烃主要是发生亲电取代反应,而烯烃主要是发生亲电加成反应。与之相反的另一类有机反应亲核反应,亲核反应是指电负性高的或者电子云密度较大的亲核基团向反应底物中的带正电的或者电子云密度较低的部分进攻而使反应发生,这种反应为亲核反应。它分为亲电加成反应和亲核加成反应。卤代烃主要是发生亲核取代反应,而醛酮主要是发生亲核加成反应。

6 加强实验教学, 注重学生能手能力培养

有机化学本身就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有机化学实验在有机化学教学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当前社会需求的是大量开拓型,研究型的人才,通过有机化学实验课的开展,要达到能加强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那么,如何加强实验教学,我认为:(1)教师自身要重视实验,这样才能教导学生,让他们在心理对实验重视。(2)理论课尽量的与实验课同步,让学生在理论课上所学的知识得到验证。(3)开展基础实验增强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的同时,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些综合性、设计性、研究性实验,让学生通过自己查阅文献资料,设计,准备,实验操作,直至完成实验报告均自己完成。(4)实验室定时对学上开放,利用课外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5)设立开放型实验,注重校企联合,加强学生应用能力培养。学校可以结合地方工业生产实际, 建立了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使学生了解和参与化工产品从实验室研制到实际生产的全过程, 增强了学生开发新产品的知识和能力, 有助于毕业生进人工厂企业从事技术性工作。

7 结束语

总之,在有机化学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地积累经验,注意抓住教学的重要环节,有效地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灵活性, 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才能使学生从“学会知识”到“会学知识”。把化学知识变抽象为形象,变枯燥为生动,使学生既掌握了知识,又锻炼了学生的综合能力,使有机化学教学质量在不断探索中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 高金玲.浅谈药学专业有机化学教学的改革与实践[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3,(3):141-142.

[2] 尤思路.手性药物及其不对称合成的研究进展[J].西南军医,2010,1(12):109-111.

[3] 张淑萍.电子效应和空间效应的教与学[J].长治学院学报,2007,24(2):63-66.

[4] 王连玮.谈谈药学专业有机化学教学中的几个关键性问题[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8(20):51-52.

上一篇:“主动学习”模式引入大学课堂教学的具体方法 下一篇:浅谈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如何关注“留守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