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假新闻的背后

时间:2022-08-07 10:17:39

虚假新闻的背后

9月9日,江苏某报发表了一篇题为《扬州大学设“贫困生楼”贫富分居引来争议》的报道,此消息一出,立刻引起社会强烈反应,各种观点、评论纷至沓来。9月29日,《南方周末》发表了题为《调查发现扬州大学无贫困生楼作者称系报社所为》的文章,证明江苏某报有关贫困生的报道是假新闻。无独有偶,9月13日,北京某报刊载了一则题为《北京孔庙将立高考状元碑收录历届省级状元名单》的新闻,可没出两天,牵涉此事的北京市有关政府部门就纷纷出来“辟谣”,说立高考状元碑“纯属无稽之谈”。他们根本就没有谈过“建高考状元碑”的事情,只是在一份《安定门街道国学文化社区建设资料选编》中提到过此事,但也只是他们的一个初步想法。

在短短的几天时间里,就连续出现这样影响广泛的虚假新闻,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关注和思考。

对于虚假新闻频出的现象,我们最容易想到的是造假记者从业道德的缺失。一味地追求轰动效应、挖掘独家新闻,全然不顾新闻的真实性,丧失了作为一名记者的起码要求。但除了对造假的记者给予应有的谴责,我们还应该有更深层次的思考。

一则新闻的出炉要经过一个复杂的审核程序,但为什么虚假信息能够这么轻易地得以传播?在媒体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的今天,媒体间激烈的竞争对于速度和时效的要求越来越高,报社往往要求记者在第一时间内对新闻事件作出报道。在这种情况下很多新闻都没有经过认真核实,记者往往是听到风就是雨。而有些媒体和记者为了追求轰动效应更是不惜有意造假。因此假新闻的频繁产生不只是某一两个记者的偶尔行为,而是在媒体市场化的大背景下,媒体追逐利益最大化的必然结果。如果不能对自身的行为进行认真的反思,则必然还会不断出现更多的假新闻和造假者。

媒体市场化的过程,事实上就是媒体逐渐走向“工业化”的过程。当文化的追求与利润的追求发生矛盾时,文化的追求就要为利润的追求让路,这就是文化工业的运作逻辑。既然是文化“工业”,那必然是一种市场化、商品化的生产。商品经济是以追求最大利润为原则的。正如法兰克福学派代表人物霍克海默和阿多诺所言:“文化工业只承认效益。”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虚假新闻的频频出现正是文化工业所带来的结果。

媒体的商业化虽然有着种种消极因素,但对于媒体而言却又不可或缺。媒体商业化过程本身隐藏着一个悖论:要摆脱旧有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就必须走市场化、商业化道路;而商业化的过程也是一个逐步迈向工业化的过程,在不知不觉中由进步走向文明进步的反面。

因此在我们的媒体大谈市场化运作的同时,也要时刻谨记自己的神圣使命;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要注重社会效益。在市场化大潮下,我们不能只是一味地为着追求利益最大化而高歌猛进,而应该不时停下脚步反思自己、纠正错误,让理性的光辉廓清异化的迷雾,照亮未来的行程。

(作者单位: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

编校:张红玲

上一篇:《文汇报》标题的“性格”特征 下一篇:“副省长”焉能“做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