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艺术教学的三 个突破

时间:2022-08-07 09:47:13

小学艺术教学的三 个突破

学生文化艺术节上,总有几幅作品,几样才艺和几位学生让人惊叹。惊叹之余,也不免有些遗憾――美妙的钢琴演奏,悠扬的笛子独奏,飘逸的书画线条,似乎与当前的艺术课堂、艺术教学关系不大,学校只是给了这些学生展示的机会和平台而已。作品的背后,常常能见到社会培训机构、各类考级部门与家庭的联合驱动。从这一角度看,传统的学校艺术教学已难以满足学生对艺术的需求,也难以满足家庭对孩子艺术成长的期望。同时,面对社会培训机构的冲击和高考指挥棒的影响,学校艺术教学越发被边缘化,艺术教师失去了教学激情。有些学校的艺术课堂逐渐成为了一种形式,以致除了几位特殊学生外,大部分学生基本没有艺术作品可言。为此,学校艺术教学必须进一步更新观念,改变策略,高举素质教育大旗,依据新课程理念,创新教学措施,拓展教学途径,在注重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提供个性化服务,让艺术教学回归学校,让学生的艺术素养在学校得到提升。

突破单一课堂,建设艺术教学课程基地

课堂,是艺术教学的主阵地。阵地不是一成不变的,即使是同一个阵地,应对不同的教学需要,也会呈现不同的样式。课堂主阵地不是唯一的。在课程改革推进的今天,学校要鼓励教师突破课堂教学形式,要善于建设艺术教学课程基地,为展开丰富多彩的艺术教学,夯实学生的艺术素养提供平台。

创新课堂形式 艺术的特点在于创新,在于灵感的碰撞。传统课堂教学形式,基本上是定点、定位、定人。这样固定的上课方式,无疑让艺术教学带上了“镣铐”,让艺术刻上应试的痕迹,难以培养出真正的艺术人才。课堂是艺术教学的主阵地,而阵地是千变万化的。教师要善于创设阵地,设计教学流程,让学生在不同的阵地中“冲锋陷阵”,接受洗礼。一方面,教师要善于营建艺术专用教室,让进入课堂的学生时刻感到新鲜感、艺术感。座位的适时调整,墙面的适当布置,作业的随时展示,会让教室成为舞台、展览馆、演艺厅。另一方面,教师要根据教学需要,将艺术教学搬出课堂,搬进校园,有条件的也可走到山间田野,与大自然相融。要充分利用学校资源,让歌声响彻在校树底下、小池边,让线条流淌在林荫小道。

建设课程基地 如果课堂是进行全员艺术教学的话,那么,课程基地应该可以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艺术教学。这种个性,既是学校的,又是学生的;既能成就学校,也能成就学生。在课程改革深入推进的今天,校本课程建设越来越体现其重要地位,随之而来的校本课程基地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可以肯定的是,一所艺术教学方面富有成效的学校,其背后一定有校本课程和课程基地的身影。学校要善于分析地域、学生及校本特点,合理开设校本艺术课程,并在课程推进的过程中,建设艺术教学课程基地,为学生提供更高层次的教学,接受更到位的艺术熏陶和培养,尽最大可能满足家庭和社会对学校艺术教学的需求。当然,学校所建的课程基地毕竟是有限的,因此要善于借用校外课程基地,充分利用社区资源服务校本课程基地来弥补不足。可以说,如果艺术课堂满足的是普及教学的话,那么,课程基地更多是为个体提高教学而建设。

突破单一教材,把国家课程校本化

新课程明确指出,教学是用教材教,而不是简单地教教材。教材只是一个范例,智慧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教材才会显得有价值,学生才会学得生动。单纯地教教材,只会把教材用死,把学生教死,把课堂闷死。在这样的课堂氛围下,艺术教学是难以成就真正艺术的,学生只会成为艺术的傀儡。学校只有根据师生实际及校本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开发教材,才能让艺术教材焕发精彩,让学生享受真正的艺术教学。

打通教材衔接 一是打通艺术教材的编写体系。在传统艺术教学中,按照教材的编写体系开展教学活动是教师的首选。这样的按部就班,也无可厚非。但教材是死的,人是活的。聪明的教师要善于根据教学需求、学生需求来抓住教材的知识点和衔接点,贯通小学阶段所有的教材,从整体考虑开展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二是打通艺术学科与其他学科的界限,让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中渗透艺术教学。艺术教师要善于从其他教材中发掘艺术教学的点,突破教材,整合教材,创新教材,改革课堂教学,让学生多维度接受艺术教学。在打通教材的同时,艺术教师还要与其他学科教师加强沟通,建议其他学科教师在教学中渗透艺术教学,模糊学科界限,扩大艺术教学的范围,让每一学科都有艺术教学的身影,让学生随时随地接受艺术教育的熏陶。

丰富校本课程 打通教材衔接,抑或是进行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都要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一位学生在教师富有创意的教学中和学校课程改革中,接受最为优化的教学,提升艺术修养和艺术兴趣。然而,这依然难以满足学生个性化的需求。尽管如此,艺术学校也要尽可能地创设条件,在课程改革的进程中,面向社区、家庭、学生开展调研,了解学生需要的艺术需求,充分酝酿,合理设计,以菜单的形式提供丰富的校本课程,供学生选修。在具体操作实施过程中,学校在对相关课程分类的基础上,还可进行分层,以让学生在6年的小学艺术教学中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艺术课程。同时,学校应该结合实际开展拓展活动,譬如社团活动、校园艺术节,进一步激发学生的艺术兴趣,发掘学生的潜力。

突破单一教师,实现校外专家校本化

艺术教师是艺术教学的主力军。但只靠艺术教师,是难以满足学生丰富的艺术需求的。这种需求,既有单项的深刻性,又有种类的多样性。具体到某一所学校的教师,是不可能面面俱到的。因此,学校必须在有效培养、发展本校艺术教师的同时,聘请一些校外专家进驻校园开展艺术教学,从而缓解学生需求与学校师资不足的矛盾。

发展教师队伍 很多艺术教师在走出高等院校之后,其艺术能力、艺术修为就几乎停留在那一刹那,甚至走向下坡;后续提高的,也多是教学理论的水平、课堂执教的能力、班级管理的艺术。因为几乎所有学校在进行教师校本培训时,很少涉及专业水平;即使有所谓的教师能力考核、竞赛,教师们也往往以原有的水平应付。艺术教师一旦离开了艺术专业,其课堂也将离开艺术。这显然不能满足当前学生的艺术需求,也有违课程理念。笔者以为:艺术教师既是教育者,也是艺术者,艺术能力和执教水平都不能忽视;学校要善于转变观念,在厚实教师执教能力的同时,还应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与学校课程改革紧紧结合,不断发展艺术教师既有的艺术水平,并拓展多样的艺术修养,从而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成长提供更多的支持。

聘请校外专家 一所学校的人员编制是固定的,其艺术教师队伍也基本是固定的。虽然通过培训能发展和丰富艺术教师队伍,但不少学校面对大量的课程需求依然是捉襟见肘。聘请校外专家助推学校艺术教学是一条良好的途径。校外专家的聘请是灵活多样的:可以是艺术专家,也可以是民间高手;可以与大专院校建立合作关系,也可以是兄弟学校相互协助;可以外包服务,也可以公益相助;可以长期上课,也可以临时指导。校外专家聘请的针对性和灵活性,能很好地弥补学校艺术教学的不足。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当前引进校外专家助推学校发展越来越频繁地进入学校的视野。

让家庭参与进来 钢琴家朗朗的成功离不开他的父亲,离不开他的家庭。每一个孩子在家都是唯一的,家庭对孩子的成长需求一般是高于学校的。因此,纵然学校已将学生培养成了所希望“艺术人才”,但仍不能满足家长的需求。而事实上,当孩子发展到一定层次的时候,作为学校也难以再进行更高级别的培养了。这时,学校必须让家长参与进来,强化家校联系,让家长也为孩子的艺术培养接力,让学校成为家庭的强大后援团,既保证了孩子的后续发展,又实现了学校艺术的价值。

在学校自我艺术教学逐渐薄弱的今天,艺术教育工作者要深思艺术教学存在的问题,要改革艺术课堂,拓展教学途径,让艺术教学成就孩子,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有艺术作品,让孩子们成为学校和教师的骄傲。笔者始终认为,艺术教学应该在学校。希望有朝一日,通过广大艺术教育工作者的努力,让校园艺术教学远远超越那些参差不齐的社会培训机构。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长桥中心小学)

上一篇:东亚文化圈鸱尾的类型研究初探 下一篇:创新能力培养在结构力学教学中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