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体验中建构 在建构中感悟

时间:2022-08-07 09:16:30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从而形成积极的情感体验,在体验中完成知识的自主建构。”我在执教“轴对称图形”一课时,从建构主义学习观出发,在课堂上展开了情境体验、操作体验、欣赏体验、识别体验等一系列有序的学习活动,通过体验活动实现意义建构,让学生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升华。

一、情境体验——让愉悦与真实充实着知识积累

数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只有让学生体验数学知识产生的生活背景和现实意义,才能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热情,深刻地去领会知识本质。

师:看,一场大雨过后,天空出现了一座彩虹桥,雨水把树叶洗得发亮,闷了一天的小蝴蝶也急着想出来看看雨后美丽的世界。(课件出示三幅图:蝴蝶、树叶、彩虹)请大家仔细观察这些物体,想一想它们的外形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生:对称。

师:你用一个词就概括了这三个物体共同的特征,非常好。对称,它有怎样的特征呢?

生:两边形状、大小一样。

师:像这样两边形状、大小都完全相同的物体,我们就说它是对称的。(板书:对称)

师:其实,对称是自然界万物存在的主要形式。对称意味着美,意味着有序。自然界中处处都有对称,只要你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

就这样,一种强烈的审美体验充实着学生的原有积累,“想要研究”在每一个学生的心田油然而生,并不断激荡、扩散、生成。

二、操作体验——让互动与合作焕发着和谐色彩

陶行知先生早就提出“教学做合一”的思想。因此,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围绕教学目标把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变为可操作的、可感知的具体内容,放手让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的认识经历从感知到表象再到抽象概括的过程,使数学概念得以正确建立。

师:这些对称的物体如果把它画下来,就得到一些平面图形。(课件抽象出平面图形)这些图形还是对称的吗?

师:凭直觉大家都认为这些图形是对称的,能想个办法验证一下吗?(生交流汇报)

师:对折是一个好方法,那我们来试一试,看看会有什么发现。(生动手操作,师巡视,参与讨论)

在形成轴对称图形概念的过程中,学生经历了观察、猜测、操作、比较、验证、概括等学习活动,实现由实践到顿悟的过程。同时,还重视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训练学生逐步过渡到使用规范、正确的数学语言,从数学表达中促进知识的形成和领悟。

三、欣赏体验——让多彩与感动勾勒着精彩瞬间

中国古代著名哲学家庄子说过:“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数学教学应该还原其“美”的本质,让数学文化渗透于实际教学之中,使学生真正体会数学文化。

师:聪明的人类从自然界的对称现象中受到启发,利用轴对称图形的特点设计出了许多具有对称性的艺术作品,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对称带来的美吧。(课件出示:著名的建筑、生活中的交通工具、精美的剪纸作品等)

这里设计再次欣赏的环节不是重复,而是体现了数学源于大自然又用于生活的理念,在让学生视觉上感受到对称美的同时,又在内心深处深刻体验了对称的价值,真正做到了“数学教学要体现生活性,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四、识别体验——让妙想与求知充盈着心灵世界

概念的理解和掌握是在不断的感知、辨析中巩固与加深的。在学生初步获得概念后,应设计判断与辨析活动,让学生在识别中体验,进一步感知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加深对轴对称图形概念的理解。

识别活动(一):

师:你能判断下列图形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吗?

(出示竖琴图、钥匙图、铁锚图、科技标志图、中国农业银行标志图、交通禁令标志图等)

识别活动(二):

师:大家做得真棒!发现大家具有发现、欣赏对称的眼光了。那用这样的眼光来审视一下我们以前接触过的平面图形,又有什么新发现呢?(图略)

识别活动(三):

师:识别下面的字母,哪些是轴对称图形?

C H I N A

师:识别一些国家的国旗,哪些是轴对称图形?

中国 瑞士 加拿大 意大利 美国

在辨别过程中让学生明确以下几点:(1)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只要找到一种折法,使得这条折痕两边的图形完全重合即可判断是轴对称图形,而一种折法也找不到,就不是轴对称图形。(2)判断国旗是不是轴对称图形时,我们不仅要考虑国旗外面的形状,还要考虑里面的图案。(3)在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时候,我们不需要考虑其中的颜色,只要关注这个图形本身的特点。

判断平面图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是教学的难点。为了解决这一难点,我发给学生各种有代表性的平面图形,放手让学生通过观察、想象、操作、验证去自主建构,使学生不断完善自己对原有知识的理解与认识,并不断建构知识本身新的意义。

叶澜教授指出:“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让学生在开放的环境中体验数学、体验乐趣,体验成功,切身经历“做数学”的全过程,从而实现知识学习、能力、态度与价值观的和谐发展。

(责编 杜 华)

上一篇:合理运用 有效渗透 下一篇:授人以“渔”,需授有“余”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