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利用提问改变传统教学模式

时间:2022-08-07 09:07:56

如何利用提问改变传统教学模式

随着国家对教育改革的深入,作为一名物理教师,我发现教材不断变革,新旧教材在编写理念上有了很大区别。旧教材把整节书的概念、实验步骤、实验现象都清楚明了告诉学生,学生被动接受,这样的教材编排导致教师满堂灌,学生手抄累的弊病这种教学模式,在教育发展史曾起一定作用。但只是培养学生应付考试,课堂上提供给学生主动思考、参与动手的时间很少,学习效率不高。新的教材很少出现定义式的概念,把实验设计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实验现象和结论要学生通过体验交流自己总结。而且,考试的形式也在变化。以前的物理考试题目多是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现在的物理考试加入新的元素,给出答案让学生针对答案提问题。面对新的教材、新的考试模式,如何改变我们的教学模式呢?

苏联的一名教育家指出:“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兴趣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学习就会成为学生沉重的负担。”我想,新教材之所以这样编写,目的就是像这位教育家说的,要改变以往由教师传授答案变为学生自己寻求解答。顺着这个理念,我改变教学策略,以前把答案带到课堂,现在变为把问题带到课堂,以问题为整个课堂设计主线,尽力做到:教师如何巧妙创设问题,学生如何发现问题,如何动手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如何发现新的问题,从而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由以往的“老师要我学”变为“我自己想学”。这种让学生主动发现问题,主动寻求解决方法,能极大提高课堂效率。

一、上课前创设问题,能调动学生预习的主动性

在上新课前,我预先给学生布置一些问题,让学生对下节课的内容产生兴趣,充满期待。例如,在准备上《凸透镜成像》这一节,我给学生预习的问题是:“你见过老花镜吗?用手摸镜片有什么感觉?老花镜看东西会是什么样的?”学生带着问题在课后主动探讨。在上课时,有学生回答:“老花镜起放大作用,能帮助老人看报纸。”有个别学生提出:“老花镜起缩小作用。”学生自己发现新的问题,对生活中的传统观念提出挑战,兴趣上来,不用教师调动气氛就可使学生主动参与,动手实验,自己得出结论。

二、上课中围绕重点、难点提出问题

上课时提问应提在教学关键处,围绕教学内容体现重点、难点,由浅入深,展现教学思路,问题的创设应富于启发性,让学生有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切不可毫无边界胡乱提问,让学生摸不着头脑。例如,讲解《声现象》时,这是学生接触初中物理的第一课。为了让学生理解难点,我设计的问题是:我国航天员驾驶的“神舟六号”宇宙飞船进入太空,在宇宙中航行5天的时间,并与国际空间站的宇航员进行了交谈。宇宙中宇航员之间是通过什么进行交谈的吗?声音在传播的时候有什么条件呢?这样的创设情景设问,既与生活题材紧密联系,又能提高学生对难点的关注。

三、联系实际,设计问题

传统物理教学只注重纯知识的教学,教师为了使自己讲得清、讲得多,经常把自己的思维让学生套用,强加于学生,学生的思维能力得不到发展。新课程要求教师必须结合生产生活中的实例,不断创设问题情景,培养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抓住主要因素,提取物理对象和模型。例如,输送带送货物(摩擦力问题)、刹车滑行(匀减速问题)等,加强理论与实际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主动观察自然,寻找问题,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优化问题设计,遵循认知规律

问题设计要符合学生知识背景、思想现状和思维特点。问题设计要具体明确,应避免提出的问题大而无当,学生无从下手。问题设计要精,能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

例如,我经常会用这样的提问贯穿教学过程“你的看法是……”“你是怎样想的?”“为什么会这样想?”等,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保持敏感和质疑的心态,培养对科学知识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以及一种勤于思考的习惯,培养创新思维。

五、提问对象要有选择

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多数情况下提问后要停顿一会儿。我的经验是提问后环顾全班,一些非语言的暗示也可告诉教师,学生对问题的反应:如学生举手则表明他想回答这个问题。每当一个学生准备回答问题时,他便会嘴微张,身体稍前倾,眼睛也睁得更大一些。或许会抬起头微笑,这表明他对回答这个问题比较有把握;而对听到问题后低头或躲避教师的目光者,则可能他对这一问题不会。因此,在教师提出问题后停顿期间,要寻找这些表现。

一些呼之欲出的答案,可提问学习基础薄弱的学生,让他们也有机会在课堂中回答,从而提高自信心,激发学习兴趣。对于一些较难的问题,可提问学习较好的学生,从而开阔这部分学生的思维,锻炼语言组织能力。提问对象选择好,可起到抓两头,带中间,学生合作,学生帮学,提高学习效率的作用。当学生对问题不能正确回答时,提示与探询是必要手段。对学生答案中出现的错误或不确切的内容,或者思维方法上的不足,要及时给以提示。要善于运用探询的方法帮助学生更深入地思考,给出更完整的答案,要运用追问、解释等帮助学生回答,最终达到满意的效果。

六、做好回归课堂问题的准备

每课课尾要做好全课教学回顾评价。如可问学生:“这节课你学了什么?”“大家学得如何?”有没有新的问题?”“如果你是老师,这节课应注意什么?”等。

教师课堂提问是一门学问,是一门艺术,我在问题的海洋中是一个探索者,也尝到了一点成功的喜悦。我的课堂气氛活跃了,学生与学生间的探讨多了,学习气氛更浓了,成绩有了提高……我相信经过不断地实践、不断地摸索、不停地思考,就会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学习水平,充分发挥提问的优越性。

【责编 张景贤】

上一篇:浅谈低年级写作教学的尝试 下一篇:理论与政府行为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