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晔彪:从草原到战地

时间:2022-08-07 06:56:26

王晔彪:从草原到战地

北京时间2003年3月20日10:30,巴格达上空响起空袭警报,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开始对伊拉克发动军事打击。11:09,新华社摄影记者王晔彪从驻卡塔尔首都多哈的美军中央司令部发出第一张伊拉克战争爆发的新闻照片。这是全球范围内第一张关于伊拉克战争爆发的新闻照片,不但先于美国总统的正式军事行动声明,也早于法新、路透这样的世界级通讯社,第一时间向国际世界传达了这一重大的新闻事件。然而有谁知道,王晔彪最初的愿望,却不是做一名摄影记者。

初入新华

都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生在内蒙古自治区的王晔彪是汉族人,可他1.84米的魁梧身形,一头板寸,一口标准西部口音,全身上下都透着典型蒙古族人的敦厚和豪爽。王晔彪平时在饭桌上也是大碗喝酒、大块吃肉的汉子,据说有一次他一个人吃下了一条成羊后腿,有时候喝高了还会唱蒙古长调—但基本不在调上。在生活上,王晔彪也比较粗线条:一次他到北京开会,内蒙古突发森林大火,他着急赶去报道,可没带厚衣服,只好向我求援。我回家把我先生的毛衣、毛裤拿给他穿,没想到他还回来的时候,裤腿上还沾满泥土,一股湿乎乎的味道。这件事,算是让我领教了他的大大咧咧。

1994年,王晔彪从兰州大学新闻学专业毕业,自己并没有当摄影记者的心理准备。他说,大学期间曾认真修习过新闻摄影课,但在内蒙古日报社做实习文字新闻记者的经历使他希望能成为一名文字记者。但毕业分配时,王晔彪偏偏是以摄影记者的名额被招进内蒙古分社的。

当上摄影记者后,王晔彪仍然经常想着怎么跟领导求情,盼着能转岗做文字记者。入职当年的考核结果出来,他的文字稿题目列了一长串,图片稿数量却是零。半年,他没有发出一张图片。那一阵,王晔彪在分社院里很怕遇见社长,老远看见就赶紧躲着走,生怕社长见面就问他:“怎么没看见你拍的照片?”

1995年2月,王晔彪发出的第一张照片《威风锣鼓庆新春》刊登在《新华每日电讯》上,他作为一名新华社摄影记者的生涯算正式开始了。但他回忆说,自己业务上的拐点,是1996年5月在陕西汉中召开的新华社摄影部西部记者当日新闻研讨会。王晔彪至今仍记得时任摄影部主任助理兼发稿中心主任刘东山的两句话:一是“有中国特色的当日新闻照片,要站在新闻和宣传的交叉点上”;二是“摄影记者要有诗人的气质,但新闻照片不是诗”。会议使王晔彪受到不小的鼓励,感觉豁然开朗,思路和题材好像不在话下。回内蒙古后,他全自治区118万平方公里撒欢儿地跑,当年就发稿82幅(年任务是56幅),甚至还有一条部级好稿。

此后,王晔彪基本上平均每季度都能被评一条部级好稿。14年的摄影记者生活中,在新华社中国照片档案馆留下了几千张作品。

走近雪灾

在内蒙古分社当了9年多摄影记者,王晔彪一年中至少有4个月在农村、牧区、厂矿企业等基层采访。他的理念是:“坐在屋里是绝对想象不出好照片的,只有走出去才能拍出好照片。有价值的新闻照片在现场。”

2001年1月初,遮天蔽日的暴风雪夹杂沙尘袭击了内蒙古自治区中东部地区,灾情持续多日,自治区19个旗/县/市出现不同程度的损失。以畜牧业为主体产业的锡林郭勒盟遭受风雪灾害最重。据悉,这种灾情70年未遇,王晔彪被紧急派往锡林郭勒盟采访。

在受灾严重的阿巴嘎旗白音查干苏木(乡),副苏木长丹德嘎带着王晔彪到奔道尔嘎查(村)的小孟克家和白彦乌拉嘎查的贺希格家采访。

小孟克一家采用的是放养的传统畜牧方式,有206头(只)大小牲畜。在这次灾害中,他家被暴风雪吹走40只羊。按比例计算,小孟克家是这次暴风雪中损失较重的。距小孟克家仅7公里的贺希格家,走的是“建设养畜”的路子,几年前加大投入,建起7间当地牧民戏称为“牲畜小康房”的玻璃暖棚,增强了抵御灾害的能力。贺希格家的482头(只)大小牲畜中仅冻死13只羊,损失相对较小。

事实胜于雄辩。一场暴风雪给牧民上了一堂生动的“科技兴牧课”。王晔彪拍摄的组照《一样的雪灾,不同的损失》,强烈的画面对比,直观形象地向受众展示了畜牧业中传统与现代两种畜牧方式的差距。

王晔彪在采访中也发现,虽然损失惨重,但牧民并没有被天灾打倒。相反,蒙古族群众面对自然灾害相对比较平静。以此为新闻点,他拍摄的《风雪中的蒙古族同胞》,展示了蒙古族人民面对自然灾害达观、坚韧的精神状态。

深入沙漠

内蒙古自治区幅员辽阔,既有无垠的草原、茂密的森林,也有星罗棋布的海子(湖泊),还有大面积的沙漠。王晔彪一直向往着探寻丰富多彩的世界,尤其是浩瀚无垠、气象万千的沙漠。

内蒙古阿拉善盟巴丹吉林沙漠总面积4.7万平方公里,是中国第二大沙漠。古老的蒙古族文化,独特的地形地貌和绚丽的大漠风光,吸引了无数摄影者。王晔彪曾两次进入巴丹吉林沙漠采访,留下了宝贵的经历和记忆。

1997年10月,王晔彪与两位地方干部骑骆驼向巴丹吉林沙漠进发。深秋的大漠正是四季里最温顺的时候,几乎每见到一个大型沙窝就是一片绿色,沙米、梭梭、沙蒿、珍珠柴、霸王、甘草和麻黄等灌木从点缀其间。

一整天都在骑着骆驼跋涉,王晔彪的屁股都快磨出血来了,只能歪着身子,怀里抱着摄影包。终于到了位于巴丹吉林沙漠深处的蒙古族牧民吉呼楞家,这家人也是王晔彪的采访对象。

男主人吉呼楞迎出蒙古包,女主人乌尼尔其其格忙着炖羊肉。这是一个再婚家庭,大女儿远在1400公里外的呼和浩特市读高三,还有两个女儿在300公里外的阿拉善右旗额肯呼都格镇读小学,国家每年给每个孩子补助120元钱。17岁的儿子那音太出去放骆驼了,只有年仅7岁的小女儿吉雅在帮厨。吉呼楞的父亲巴德木加布已是82岁高龄,他一辈子都没有离开过沙漠。

吉呼楞家所依傍的“海子”名叫努勒特,是周边地区面积最大的一个。努勒特周边芦苇密布,零星有数十棵沙枣树,树下的沙土地上还种植着土豆、大葱。因土质不适合种庄稼,平日所用大米、白面,隔些日子就要去附近镇上购买,再用骆驼运回家。1995年,他家装了地面卫星接收器,可以收看到13个频道的节目,电力要靠太阳能和风力。

在两天半的采访中,王晔彪与吉呼楞一家一起做饭、一起干活、一起放骆驼,闲暇时还和那音太下几盘象棋。象棋子是那音太自己用刀在树根上雕刻的,沙漠难得有人来,这几天他逮住机会和王晔彪“杀”个痛快。小吉雅平时喜欢黏着大人,但管教家里的骆驼对她而言已不在话下。

王晔彪他们离开的那天,吉呼楞一家人都穿上平时很少穿的蒙古袍出来送行。当王晔彪走出很远,爬上一座沙山回身眺望,吉呼楞、乌尼尔其其格、那音太、吉雅依然站立在蒙古包前,小吉雅手中的哈达在太阳的照射下白得耀眼。

从巴丹吉林沙漠回来后,王晔彪发了组照《巴丹吉林沙漠深处有人家》。直至今天,这段经历仍是他心中一段深刻的回忆。

5年后,2002年10月,内蒙古分社组织王晔彪等几名记者再次进入巴丹吉林沙漠。这次采访的收获,是了解到浩翰的巴丹吉林沙漠降水量只有80毫米,蒸发量却有3000多毫米,而在这样的环境中却分布着113个海子,无论春夏秋冬水位恒定、不增不减。更加令人不解的是,咸水和淡水相伴相生。

巴丹吉林沙漠中的音德日图(汉语意为“建设”)是一座咸水湖泊,著名的“磨盘泉”就在湖中一块破水而出、状如磨盘的大石头上,108个泉眼涌出的泉水披挂而下。泉水喝起来甘甜清凉,而石头周边的湖水则咸苦难咽。

在体会了磨盘泉的神奇之后,王晔彪听说在音德日图湖中央还有一块石头,上有一眼泉水喷得很高,20年前曾有牧民坐在木桶上划水进去看过。这次他和分社社长姜在忠游泳400多米,在湖中心找到了那块石头。石头上的泉眼像一只瞪圆的黑眼睛,一股筷子般粗细的泉水向上喷到八九厘米高,又自由折下,在微风中跳动,令人叹为观止。

两进巴丹吉林沙漠的王晔彪感慨地说,新闻在于发现,更在于探究。

亲历战地

2002年底,海湾局势非常紧张,战争一触即发。新华社摄影部在全社范围内招募战地摄影记者,王晔彪觉得自己可以胜任,便报了名。之后,他被派往卡塔尔首都多哈。

2003年春节前夕,王晔彪独自一人飞往多哈,执行为期3个月的摄影采访任务。这也是他第一次到国外。他之前对战争了解不多,来到卡塔尔美军基地,才感受到战地的紧张气氛,逐渐体会到“战地摄影记者”的责任。

当时的海湾地区,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从陆海空三个方向将伊拉克团团包围。指挥这次伊拉克战争的美军中央司令部,就位于多哈城外约20公里的赛利耶军事基地。美军中央司令部驻地原来在美国的佛罗里达州,为了方便指挥,美国决定将其搬到多哈。此时,美军所有在中东地区的军事活动,均由中央司令部指挥。

至于什么时间战争会打响,用何种方式开打,是全世界关注的焦点。王晔彪说他的第一要务就是死守、盯住美军司令部。

但战争尚未打响,王晔彪已然坐不住了。他的作风是到一个地方,就像扫荡一样把发现的新闻一网打尽。何况来多哈之前,他作了足够的准备,知道之前新华社没有常驻此地的记者,国内与卡塔尔相关的新闻图片非常有限,这里是一个新闻“洼地”。

在卡塔尔期间,王晔彪可以说是一只眼睛盯着美军基地,另一只眼睛关注卡塔尔的方方面面—政治/宗教/经济/文化/体育/风情,等等,都被他收入镜头中。到了卡塔尔后,王晔彪经常去中餐馆跟人聊天,搜集各种新闻线索,时间久了,也能和当地人交流起来。

2003年3月20日,北京时间10∶30,美军中央司令部新闻中心的电视屏幕突然统一直播了巴格达被轰炸的新闻画面。在其他各国媒体记者还在犹豫之时,王晔彪马上判断这应该是美国正式向伊拉克开战的信号,于是赶紧把握时机拍照回传。果不其然,几分钟后美国总统小布什发表讲话,正式宣布美国对伊拉克开战。王晔彪的这张照片成为第一张新华社自采的报道伊拉克战争开战的照片。

战争爆发一周后,每天下午都要定时召开由布鲁克斯准将主持程序化战报的新闻会,极其枯燥,但是作为新华社记者,王晔彪知道必须坚守。在这关键时刻,他每天都在新闻中心紧盯着新闻官和其他媒体的动向。

我写此文时,翻阅了当年新华社摄影部的每周《业务通报》,它记载了伊拉克战争期间一线记者的工作情况,其中提到“工作在前线的记者们继续出色地完成他们的摄影报道任务。伊拉克战争爆发第二周表现尤为突出的有派驻多哈的摄影记者王晔彪,在当地美军司令部新闻滞后、新闻资源缺乏的不利情况下,他不仅及时准确地报道了每次美军新闻会,还拓展拍摄和报道思路,拍摄了《冷清的新闻会》、《地图满墙的基地新闻中心》、《美军新闻中心增加安全检查》等图片。”

在卡塔尔的80多天时间里,王晔彪一直保持平均每天3条新闻的发稿量,先后有4条稿件被评为当年摄影部部级好稿,他也被新华社评为伊拉克战争报道的先进个人。王晔彪说:“在我记者生涯里获得的很多荣誉中,我最看重也最珍惜这个称号。”

2004年王晔彪从新华社内蒙古分社调到天津分社,除日常报道外,他把目光更多地放在天津的经济成就、当地民俗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在拍摄风格上也越发细腻。甚至海河上的各式各样各种造型的桥梁,也被他以《海河桥韵》为题拍摄专题,向海外媒体介绍。用他的话来说,“挖地三尺,打小口井”。如今他已离开摄影记者岗位,任新华社天津分社新闻信息中心副主任,但新闻摄影的梦想之旅仍在继续。

上一篇:外刊点读几招助你创作出富有感染力的照片 下一篇:1月英国《实用摄影》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