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全麻与腰硬联合麻醉用于髋关节置换术中的临床效果的对比

时间:2022-08-07 03:27:08

浅谈全麻与腰硬联合麻醉用于髋关节置换术中的临床效果的对比

【摘要】 目的 对本院髋关节疾病患者麻醉方法及效果展开分析和研究。方法 所抽选的研究对象为本院2012年7月份~2013年4月份在院进行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 共计32例, 随机将32例患者分成:观察组16例, 在麻醉中采用腰硬联合麻醉的方式;对照组16例, 在麻醉中采用全麻的手段。结果 对两个麻醉组患者的感觉阻滞时间、阻滞完善时间、触感恢复和体征指标等情况进行对比, 观察组各项指标均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 在髋关节手术中, 通过腰硬联合麻醉的方法, 能够显著的降低阻滞时间、麻醉起效时间以及醒来时间, 确保患者生命体征的平稳性。

【关键词】 髋关节;全麻;腰硬联合麻醉;阻滞时间;关节CT;醒来时间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所抽选的研究对象为本院2012年7月份~2013年4月份在院进行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 共计32例, 以其原始病例资料作为分析研究活动的数据基础。这32例患者中, 男性21例(65.56%), 女性11例(34.44%)。

1. 2 临床观察 32例患者, 发病病程在1个月~5年之间, 平均病程为(2.1±0.56)年之间;髋关节症状有髋关节酸痛25例、存在肿胀21例、有积液8例、肌肉萎缩12例、股骨头持续疼痛11例, 髋关节骨折12例, 以上患者表现具有重叠性。发病原因:髋关节炎症20例, 摔伤8例, 撞击伤4例。对患者行关节镜、关节CT、腔液检测等方面的医学检查, 确诊均为髋关节性疾病, 其中髋关节骨关节炎20例, 股骨头部下型骨折9例, 经颈骨折3例。

1. 3 麻醉方式 根据患者性别、年龄以及髋关节症状程度的不同, 以自愿选择麻醉方式为原则, 随机将32例患者分成:观察组16例, 在麻醉中采用腰硬联合麻醉的方式;对照组16例, 在麻醉中, 采用全麻的手段。

1. 3. 1 观察组麻醉方式 将患者推入手术室, 在术前半小时进行麻醉处理, 首先给患者氧气供给, 注射阿托品药物, 使用剂量0.5 mg, 为患者建立起静脉给液通道。也可注射苯巴比妥钠, 使用剂量控制在0.1 g, 对患者进行生命体征的监护, 包括心率、心电图、血压等等;其次, 要求患者保持正确的姿势-左侧卧, 选择脊椎部位L3~L4节间隙处为穿刺点, 在选取16号腰硬联合麻醉针进行穿刺处理, 推入进程要缓慢, 一般保持含量0.75%的罗哌卡每秒钟0.2 ml速度注入蛛网膜的下腔部位, 操作完成后, 留置硬膜外导管的空间, 对于出现脑脊液溢出的问题, 应立即采用0.35%的左布比卡因和2.5%盐酸利多卡因进行混合, 配比为10 ml左右剂量, 进行注射操作[1]。穿刺操作完成后, 将腰针缓慢取出。

1. 3. 2 对照组麻醉方式 对照组患者在手术中, 采取全麻方式, 进入手术室后, 进行吸氧处理, 建立静脉通道, 给予咪达唑仑药物, 剂量为0.03 mg, 舒芬太尼药物, 剂量为0.4 μg/kg、丙泊酚药物, 剂量控制在0.8 mg/kg, 采取麻醉诱导。首先, 将气管插入, 通过麻醉机协助患者进行主动呼吸。气量控制在8~10 ml/kg, 患者的呼吸次数控制为15次/min;通过麻醉机给予全麻药物给药, 并做好患者生命体征监测。

2 结果

经过不同的麻醉方式, 对两个麻醉组患者的感觉阻滞时间、阻滞完善时间、触感恢复和体征指标等情况进行对比, 具体如下:观察组16例患者中, 平均感觉阻滞时间为(59±10)s; 阻滞平均完善时间为(10.59±5.2)min;疼痛恢复平均时间(141±28)min;起效时间(4.5±1.6)min;生命体征平稳13例。对照组:16例患者中, 平均感觉阻滞时间为(168±52)s; 阻滞平均完善时间为(24.11±10.2)min;疼痛恢复平均时间(199±42)min;起效时间(16.5±3.8)min;生命体征平稳10例。两组患者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髋关节置换术是目前针对股骨头坏死、髋关节骨关节炎以及髋关节骨折、损伤等疾病治疗的一种手术方式, 在这几年里, 随着髋关节患病率不断上升, 在髋关节置换术技术方面也有的长足的进步和改善。而在手术过程中, 麻醉处理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它直接关系到手术的进程以及患者各项生命体征状况、包括术后并发症都会产生极大的影响。髋关节置换手术前的麻醉效果是否稳定、停滞时间、起效时间是否快速、阵痛效果是否明显、对患者生命体征影响是否强烈, 以及术后的醒来时间是否快速等等都关系到手术的成功与否[2]。腰硬联合麻醉是一种先进的麻醉手段, 通过上述医学实验活动, 本将32例髋关节疾病患者分为了两个麻醉组别, 采用硬腰联合麻醉的组别, 感觉阻滞时间、阻滞完善时间、疼痛恢复时间以及麻醉起效时间均显著由于全麻组;而且硬腰联合麻醉组患者生命体征, 例如心率、心电图、脉搏、血压等等, 均比全麻组稳定。因此建议在今后的髋关节置换术中, 采用硬腰联合麻醉的方式。

参考文献

[1] 杭燕南,庄心良,蒋豪,等.当代麻醉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2:819.

[2] 朱道明,王忠. 80岁以上患者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麻醉.临床麻醉学杂志, 2013,9(3):163-164.

上一篇:论幼儿园孩子的就餐习惯 下一篇:新课改,让数学课堂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