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国际化的途径分析

时间:2022-08-07 01:04:19

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国际化的途径分析

[摘 要]我国自主品牌汽车如何在市场中突围,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从国际化的角度,指出充分利用“一带一路”、“自由贸易区”的发展良机,通过出口、海外设厂组装、海外并购、海外合资和独资的方式进行国际化,并在设立海外人才中心、海外研发中心、售后服务中心和分销网络等多方面持续发力,使自主品牌快速出海,在国际化方面实现突破。

[关键词]自主品牌汽车;国际化;途径;并购;本土化

10. 13939/j. cnki. zgsc. 2015. 28. 256

1 国际化发展的主要历程

国际化是汽车工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在过去的几十年中,汽车工业之所以飞速发展,其主要的驱动力之一就是国际化。从目前全球主要汽车生产商的国际化发展历史来看,主要分成以下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直接出口,即将生产的产品直接出口至全世界各国;第二个阶段是将生产销售转移至主要的市场区域;第三个阶段是完全本地化运营,建立本地喜爱的品牌,同时建立起全球商务运营网络。

2 国际化的原因

中国自主品牌汽车通过国际化一是可以进入世界市场,尤其是工业化国家市场,从而参与市场竞争,获得市场份额;二是通过并购和合资,可以获得较为先进的技术,管理经验和品牌,如吉利并购沃尔沃;三是远离国内激烈的市场竞争,开辟新的市场,以此来弥补国内市场份额的缺失;四是随着国内劳动力价格的上涨,为了降低成本,将生产和销售转移至劳动力较为便宜的发展中国家;五是为了突破贸易壁垒和高额的关税,实施本土化的发展目标,将汽车生产和销售转移至当地;六是也最重要的一个因素:随着国家实施“一带一路”的战略,中央将从外交、相关投资政策、资金和财税支持等多方面鼓励中国企业走出国门;这将有利于刺激自主品牌汽车出口,加速自主品牌海外开拓力度,为未来中国汽车产业注入一股强大的外生动力。

3 国际化的主要途径分析

3. 1 整车出口

整车出口为国际化的第一个阶段,也是较为简便的一个途径。近年来,我国的自主品牌汽车在此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虽然与主要的世界级巨头相比仍然有较大差距,但是自主品牌汽车上升空间很大。2009年我国汽车整车出口33. 25万辆,2010年比2009年增长63. 93%,出口54. 49万辆,2011年比2010年增长49. 45%,出口81. 43万辆,2011年达到85万辆,2012年创纪录地达到105万辆,2013年同比虽然下降,但仍然达到了94. 81万辆,2014年情况不容乐观,出口量为91万辆。随着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内功”的不断上升,优先出口在国内市场上经过锤炼的品质车型,那么出口量有望获得巨大突破,应该说,目前的自主品牌汽车中,有相当一部分车型在质量上和核心技术上已经赶上了世界汽车巨头的同类车型,因此,中国自主品牌汽车的出海之路是有底气的。

3. 2 当地设立工厂进行组装销售

组装销售是促进汽车出口的一个很好的方法,很多国家从保护本国产业出发对进口整车设置了重税,因此间接推高了车价,不利于出口。因此,从降低成本,提高车辆性价比,带动所在国就业市场来看,组装销售是很多汽车出口商选择的策略。同时,组装销售也丰富了出口国别和出口形势,对于提高整体销量是有帮助的;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组装销售有利于消除当地的本族主义和保护主义,给当地消费者的印象是当地生产的产品,从而消除了贸易壁垒,增加了市场销量和份额。韩国的起亚汽车是韩国第一家开始组装贸易的汽车生产商,其开始此业务始于1987年,当年出口了2. 5万辆汽车到中国台湾和菲律宾,1993年更是创纪录地达到了5万辆。目前,世界汽车巨头已经大幅度实施了在新兴经济体组装生产并销售的策略,比如包括在巴西、中国、印度、墨西哥、波兰等国。中国自主品牌车企在过去的几年中,也有相当一部分开始了尝试,包括长安、吉利、长城、奇瑞、比亚迪、海马、福田、江淮、力帆等自主品牌车企。其中,奇瑞是最早涉足海外市场的自主品牌车企之一,截至2012年,其已经在海外建立了17家工厂;长城汽车将在印度建立一家独资的工厂,并计划在2016年投产。长城汽车海外KD(散件组装)工厂已有近20家,对于巴西、土耳其、委内瑞拉、哈萨克斯坦、印度等国的KD项目也在积极开拓中。

3. 3 并购

目前很多中国车企都在积极研发新技术并提高管理能力以增强全球竞争力,部分车企通过国际合作和并购来实现跨越式发展,其中最引人瞩目的就是吉利集团。与其他车企等待国外车企来到中国市场进行合资的方式不同,吉利集团直接走向欧洲,并购了沃尔沃集团,通过此举,一举获得欧洲36个成熟的市场,同时获得了梦寐以求的技术以及国际化运作的经验和团队,目前沃尔沃在全球市场销售节节攀升,既是沃尔沃的新生,也是吉利集团国际化最成功的成果。在技术型企业收购方面,2009年12月,北京汽车工业控股有限公司以2亿美元收购了瑞典萨博公司的核心技术资产,并获得了萨博知识产权的技术诀窍,使北汽建立起完整的整车研发体系、制造体系、供应商体系和质量体系,大幅缩短了自主品牌研发体系的建立时间。另外,上汽收购罗孚进化而来的荣威品牌,还有通过南汽间接得来的MG品牌,并利用泛亚技术中心、上海技术中心,按照自身对中国市场的了解重新定位打造,使其品牌和产品都更加符合市场需求,从而实现了快速发展。更令人欣喜的是,2014年中国汽车行业已经并购总额达到33亿元,50%都是在海外,笔者相信,通过并购,吸收和研发创新,自主品牌汽车一定能尽快实现弯道超车,并为其国际化的发展添加新的动力。

3. 4 海外合资或者独资,创立本土品牌,充分本土化

各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文化环境是不一样的,同时各个国家的消费者对汽车的需求也是不一样的。因此,为了更好地融入当地社会,进行本土化的发展是非常必要的。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应通过与当地车企合资或独资的方式,深入调研本土的消费者喜好,开发出适合本土的产品。同时,为了避免中国品牌汽车过去质低价廉的品牌形象,应着重发展本土的品牌,使其充分本土化,从而最终赢得本土市场。尤其是那些曾经在国外市场失败的品牌,更应该通过本土化,创立新的品牌来改善其品牌形象。从消费者消费模型的研究来看,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时,一般都会考虑其国家形象、企业形象和品牌形象,从而形成一定的品牌态度,因此对于自主品牌来说,尽快实施本土化,可以有效提高本土消费者的品牌态度,从而尽快占领当地市场。

参考文献:

[1]郭小戈. 自主品牌海外建厂,望重振汽车出口业务[N].南方日报,2015-01-29.

[2]安琪. 中国汽车国际化经营策略[J].当代经理人,2009(11).

上一篇:关于铁路人事管理工作创新思路的思考 下一篇:成人高校图书资料管理工作的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