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中朗读的重要性

时间:2022-08-07 10:23:42

浅谈小学语文中朗读的重要性

【摘 要】在小学阶段,许多教师在培养学生语文能力时往往将大部分精力花在“听、说、写”三个方面上下工夫。而在这三个方面中,最受偏重的却是“写”的训练,其他方面的训练很容易被忽视,其中朗读的训练是最容易被忽略的。要知道,语文就是让学生学习语言、锻炼思维的一门学科,而读是学生学习语言、感悟语言、运用语言的重要途径之一,忽略“读”的训练,显然得不偿失。所以,教学应当重视和加强对朗读的训练,强化对朗读的指导。

【关键词】小学语文 朗读 教学方法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文章不仅格调高雅、文字优美,还蕴含着丰富的内涵和浓厚的人文精神,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广阔的情感阅读园地。学生可以通过朗读感受到语言文字的优美和文章所要表达的情感,从而受到熏陶感染。另外,在经过反复的朗读后,词、语、句、段、篇能够顺利地进入学生的大脑并内化为其内部知识结构,在锻炼学生理解能力的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提高听、说、写的水平。然而在小学阶段,许多教师在培养学生语文能力时往往将大部分精力花在“听、说、写”三个方面上下工夫。其中,最受偏重的是“写”的训练,其他方面的训练很容易被忽视,而朗读的训练是最容易被忽略的。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正视朗读在教学中的作用,要切实抓好朗读训练。

一、朗读有助于审美教育

小学的语文教科书收录了许多文字优美,描写细致,通俗易懂的文章,如《观潮》《奇怪的大石头》《钓鱼的启示》《火烧云》等。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示范性朗读或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播放录音,声情并茂地用声音再现情境,带领让学生进入文章意境,从而通过想象认识到文章所描绘的事物的形状、颜色,认识到文章中环境美,感受自然的美丽。如《火烧云》“晚饭过后,火烧云上来了。天空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通通的,好像天空着了火。霞光照得小孩子的脸红红的。大白狗变成红的了。红公鸡变成金的了……”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晚霞斜照大地的美丽的画面就会浮现在学生脑海。“火烧云的变化极多,红通通的、金灿灿的……”“又像这个……又像那个……”诱发学生去观察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美。又例如《观潮》一文,文中有一段“那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千万辆坦克同时开动,发出山崩地裂的响声,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抖起来。”教师在示范性朗读后,可以组织学生齐声朗读,纠正他们在朗读中的错误节奏,让学生发挥想象,在心中感悟到潮来了的情景是怎么样的,从而让学生感到这确实是“天下奇观”!教师在赏析作者倾注在字里行间的对自然景物的赞美之情后,应当把自己对作品的理解融入抑扬顿挫的朗读中,用情感感染学生,使学生进入到文章的情景当中,如此一来,不仅能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还能让学生领略到文章的自然美,激发他们喜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另外,文章的自然美能通过朗读再现,让学生通过朗读并从中感受自然美,能够诱发他们发挥想象,推动学生形象思维的发展。再者,当学生的感受美、鉴赏美的能力获得有效提高后,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就会水到渠成。

二、朗读训练对口语交际的促进作用

重音到位,节奏到位,语气、语调到位,表达情感到位这是朗读讲求的语声技术。对于书面语来说,朗读它有其特有的特点――有声。朗读与说话不一样,说话任意性大、缺少规范,而朗读则不一样,它要表达的完整与美感。因此说,朗读形式是书面语向口头语过渡的“桥梁”。

获得良好口语交际能力的必要前提是语言水平发展的高低,提高儿童语言发展水平的有效途径是朗读。小学阶段是人生中记忆力最好的时期,教师应当充分利用文本以指导学生朗读,让学生熟读成诵、直接感知语言,达成积累语言材料,从而发展口语交际能力的目标。

汉字是音、形、义的统一体,识、写字教学要求学生会读、会讲、会写、会用,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将所学的字这三个方面牢固地联系在一起,从而达到更好的识记效果。目前,普通话的普及率越来越高,因此绝大部分儿童是在母语的环境中长大的,自幼与音、义有着天然的联系,但是文字的直接接触少,从而导致他们对字形则比较陌生。因此,识字首先就要解决在已有的音、义基础上与形的对应关系。

语文教材中选编的文章为学生学习语言文字提供了丰富的材料,教师如果能够充分利用这些材料指导学生朗读,那么对学生理解、掌握规范的语言文字的效果是显著的。我们常说读是写的基础,而朗读训练,则是一种形成正确读音和理解字义的有效手段。通过多读,可以让学生仔细观察,从而准确的把握字的正确读音和书写结构。

三、朗读训练能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大声读书可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学习语言时,外界的声音对学生大脑皮层所建立听觉表象的作用十分重要,它对学生记忆和理解语言有很大的推动作用。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也就是说,只有经过反复朗读,方能读出其中的韵味,领悟深层含义。有感情地朗读能够使声音在进入大脑后,使学生在脑海中产生画面感和形象感,让学生发挥想象力去重现文中情境,从而起到激发学生想象力的作用。此外,大声读书可以对学生进行美的熏陶。学生对诗词文章大声朗诵,从中品味诗词文章的语言美,领略诗词文章的节奏美,欣赏诗词文章的韵律美,感受诗词文章的情感美,体会诗词文章的意境美。从而领略中国语言文字和语言艺术的魅力所在。

总而言之,在教学中,由于学生认识水平和心理特点的差异,各年级的训练要求不大相同,其侧重点也不同。但不管是小学阶段的哪一个年级,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时,都应当将主要精力和时间用于“读”这一方面上。其中朗读的指导与训练必不可少。在教学中突出朗读的重要性,能够使学生从中受感染,从而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并养成良好的朗读习惯。另外,长期的朗读训练对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也能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上一篇:小学高年级异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下一篇: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苜蓿田除草剂残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