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营企业的“内忧外患”

时间:2022-08-07 09:44:23

中国民营企业的“内忧外患”

近期,全国工商联了2010中国民营企业500家,颇受瞩日,也引发了一系列争论。综览民企500强榜单,我们似乎应该为中国民营企业的欣欣向荣欢呼雀跃。与2008年相比,2009年民企500强的入围门槛由营业收入29.7亿元上升到36.6亿元,资产总额超过100亿元的企业由65家增加到95家,税后净利润由1640.72亿元上升到2179.52亿元,平均劳动生产率由99.45万元/人增加至104.68万元/人。此外,销售净利率、净资产收益率、纳税额、吸纳就业等指标都较2008年有较大幅度好转。

此外,与中央企业2009年的数据相比,结果同样令人惊喜,民企500强在营业收入增幅、资产增幅、利润增幅、总资产收益率、净资产收益率及纳税增幅等方面均高于中央企业。如此漂亮的数据,应该能让总是批评中国民营企业政策的人上满意了吧?

但“民企500强净利总和不敌央企两巨头”这个新闻的迅速传播,将业界之前对民营企业发展势头迅猛的欣喜一扫而空。2009年,民企500强净利总和为2179.52亿元,而中同移动和中国石油的净利之和为2185.54亿元。与两名真正的将军相比,500名“矮子里面的将军”一败涂地,“人多力量大”在这里没能得到体现。而于9月4日由中同企业联合会和中国企业家协会的中国企业500强名单更进一步说明了“民企500强”确实还离“将军”有一段距离。在“中国企业500强”榜单中,“国字头”企业包办了前10名,“国字头”企业的前五甲2009年的总营业收入为48340 7083亿元,超过了民企500强的总和。

单纯说国内民企远远不如国有企业似乎不够有说服力,但与国外的横向对比同样能说明中国民营企业之赢弱。近与韩国比,韩交所市值排名前十的企业为i星电子、浦项钢铁、现代汽车、三星人寿、新韩银行、LG化学、现代重工、现代MOBIS、韩国电力和KB金融,其中仅有韩国电力是国有企业。其余全部为民营企业;远与美国比,根据《财富》的2010全球企业500强名单,美国营业收入规模最大的10家企业为沃尔玛、埃克森美孚、雪佛龙、通用电气、美国银行、康菲、美国电话电报公司、福特汽车、摩根大通、惠普,均为我们所说的民营企业。美国是老牌发达国家,市场经济体制相对完善,民营企业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力无可厚非。可我们的近邻――韩国,在过去数十年的发展过程中同样重视政府的主导作用,国有企业贯穿了韩国经济起飞和发展的整个过程,但近年来的民营化让民营企业成为了韩国最具竞争力的企业。

由上述分析看来,不论是与国内的国有企业相比,还是与国外的民营企业相比,中国民营企业的发展形势远远没有达到值得欢呼雀跃的阶段上述指标还仅仅是外在表现,只是说明了中国民营企业发展至今的结果仍然难以令人满意,更应该引起我们注意的是中国民营企业所…对的“内忧外患”。

所谓“内忧”,指的是中国民营企业自身的经营管理问题。按照全国工商联的《2010中国民营企业500家分析报告》,在治理结构、发展战略、企业管理、品牌建设、自主创新等各方面,中国民营企业都有长足进步。但更应看到,中国民营企业发展时日尚短,还存在众多问题,从中国民企500强所处行业看,主要分布于建筑业,黑色金属、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批发零售业,电气机械及器材、线缆制造、仪器仪表制造业,纺织业、化学纤维制造业,身处后五个行业的企业多达260家,占500强的52%,这说明传统行业仍然址大型民营企业的丰战场;从技术创新看,民企500强2009年共拥有29037项专利,但其中仅有发明专利4138项,其余皆为外观设计和实用新型专利,这说明自主创新能力欠缺仍然是民营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至于治理结构、发展战略、企业管理等问题,在这些大型民企身上可能表现得并不明显,但是在中小企业身上,这些却是致命伤。

“内忧”扰人的同时,“外患”鹰爪更是激发了民营企业主的恐惧。这里所说的“外患”是指民营企业面对的外部环境,主要是指面对国有企业的不公平竞争。中央鼓励民营企业发展的态度不容置疑,多次出台支持政策,其中以“非公36条”和“新36条”最为典型。两者给予了民营经济的“国民待遇”,但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的公平竞争尚未实现,既得利益集团的强大阻力让新旧“36条”难以真正实行。看不见的“玻璃门”将民营企业挡在外面,国有企业则独享垄断盛宴。这恰恰是导致“民企500强净利总和不敌央企两巨头”的最重要原因,民企500强在垄断两巨头面前神气尽失,这是民营之差,还是制度之箍,抑或是社会之羞!如今,国有企业携上游垄断之威,牢牢钳制着下游的利润空间和成长空问,民营企业界弥漫着投机气息。正如吴晓波所言,实业家正――被“逼”成为投资家,“实业之心”正――冷却。如此下去,中国民营企业还有何希望,还有可能培养出类似美国沃尔玛、韩国三星之类的巨型民企吗?

“解内忧”需要中国民营企业苦练内功,须以“安外患”为前提。因此,当鼓励和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各项政策得到真正落实,“玻璃门”被拆除,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被一视同仁之际。才是中国民营企业真正崛起之时。

上一篇:中国应跟进“数量宽松第二季”吗 下一篇:美国经济:到底失去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