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创新能力在音乐教育中的培养

时间:2022-08-07 07:40:39

浅谈创新能力在音乐教育中的培养

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音乐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这是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教"中的创造性,包括教师的创造意识,对教材的再创造,激发兴趣,进行创造性教学,善于向学生学习。音乐教育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法,要启发想象,唤起创新,要设置情境,引发创新,要树立自信,肯定创新。

关键词:创新;兴趣;音乐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2-0245-01

《音乐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为音乐教育改革增添了浓重的一 笔。"新"是素质教育的灵魂,音乐是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学科,什么是创新精神?创新精神是人在创造活动中逐渐凝聚而成的一种胆识与气魄。创新意识使人总想去创造,而创新精神则使人敢于创造、勇于创造。新教材为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在音乐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1."教"中的创造性

1.1 教师的创造意识,一名音乐教师要热爱音乐教育事业,有追求音乐事业的痴迷之心。其次,要热爱教育对象,用饱满的激情感染学生,运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课堂教学。一个优秀的教师,善于为学生营造宽松愉快的成长环境,比渊博的知识更为重要。师生关系融洽了,学生自然会对学习产生兴趣。如欣赏《京调》一课时,我在课上加了些身段表演,立刻吸引了学生的目光,课堂气氛异常非常活跃。

1.2 对教材的再创造,过去,我们只考虑"教什么",对于"怎样教"的问题未给予重视。而后者则是更重要的。因为不同的教学方法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教学效果。同样一首《两只小象》就可以有多种形式的教法。如只教会歌曲是一种教法;又学歌曲,又表演是一种教法;又学歌,又表演,又改编歌词(两只小兔哟罗罗,河边跑呀罗罗罗,竖起耳朵哟罗罗,勾一勾呀罗罗罗。)也是一种教法。教法不同,学生的收获当然也就有差异。因此,教师在准确理解教材的基础上,一定要对教材进行再创作,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的培养。

2.音乐教育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法

2.1 要启发想象,唤起创新。想象力是人在过去知觉基础上构建新形象的创造力。人们在欣赏、演奏或演唱音乐作品时,往往通过音乐想象来重新塑造音乐形象,创造音乐情节,从而更音乐作品的内涵,达到审美的目的。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以生理听觉为基础,心理想象为出发点,有思考地听赏音乐,在此过程中,必须注意:①根据学生年龄特点,设计不同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参与到音乐想象中。②提醒学生聚精会神,全神贯注地感觉音乐。

2.2 要设置情境,引发创新。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只有创设与音乐情境和谐的环境、气氛,才能使学生很快地进入音乐,把自己的理解、感觉用音乐语言表达出来。在教学实践中,常用的创设情境的方式有:①形象生动的语言描述。②妙趣横生的气氛渲染,如在实验音乐--《阳春三月》的实践课中,教师在课堂上设置《集镇的春节》的场景,一时间叫卖声、口哨声、喝彩声、掌声等交织在一起,学生学习兴趣非常浓厚,还不时地擦出创造的火花。3、丰富的电教手段。以实物体会情景,以图象再现情景,从而激发学生的情感,帮助他们理解他们理解教材,促进学生全面素质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3.重视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

正如德国音乐教育家奥尔夫所说"孩子是音乐活动的源头,一切音乐活动均产生于孩子的内在需要"。音乐教育要真正体现创造性特点,应该从激发学生的内在情感需求入手。而这些内在情感,诸如兴趣爱好、创新的意识、胆识以及意志品质均属于非智力因素。在传统教育思想束缚下,学生循规蹈矩,不敢越雷池,不想标新立异,这样就反映了学生在创新能力的非智力因素方面存在着严重的缺陷。

3.1 培养创新兴趣。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只有对音乐产生了兴趣,才能主动愉快地学习音乐,创造性地表现音乐。我们教师应该在教学中运用多种多样的教学形式,运用赞美和鼓励,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内在需求,从而对音乐创新产生真正的兴趣,那么创新教育才不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3.2 树立平等意识。我们学生普遍还缺乏创新的胆量,教师有责任为学生营造一个"敢想、敢说、敢干"的氛围。当学生对讨论问题默不作声时,当学生在探索与创造的过程碰到困难退缩时,我们要引导、发掘学生的探索热情和创造冲动,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坚毅的创新意志品质。而这首先要打破学生对教师的迷信,不要把老师的话当"圣旨",要让他们用质疑的态度去听取老师的讲解,用批评的眼光去看待周围的事物,因为没有怀疑就没有创新,就没有人类社会的进步。

4.培养形象思维,发展想像能力。

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形象思维及想像能力,应从"听"入手。音乐是听觉的艺术,教学中以听觉为先导,可使学生在学习中获得美感和情感体验,激发学生音乐情感,发展学生的音乐创造能力。音乐教学中的"听",应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形象思维,发展联想和想像,引导学生走进音乐中,去发现、去探索。"引导"就是教师让学生在聆听的基础上利用谈话、讲授、讨论、图画、演示、创设意境等多种手段点拨、启发学生,通过音乐艺术实践.使学生感受乐曲特点,让学生利用已有的欣赏经验去联想、想像、体会、感受和理解音乐作品的艺术表现力和表现形式。低年级可采取游戏情景模式,让学生在游戏中感受乐曲的情感和音乐形象,对中高年级采取活动参与模式,引导培养学生在随意和注意中感受和发现声音的高低、长短、强弱之分,有音色和音区等各种区别。初中阶段采取体验评价模式,要引导学生从音乐现象的感知积累中,逐步认知和掌握音乐的规律,发展音乐想像能力,逐步探索音乐要素表现特征和作用。教学中既要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又要注意给予正确的启发和引导,教师要善于设计问题,以富于启发性的提问,留给学生充分联想、想像和思考的空间,通过教师的启发和引导,将学生领入音乐情景之中,使学生的形象思维和想像力得到发展和提高。

上一篇:浅谈如何提高学生主动参与体育课堂活动的积极... 下一篇:浅谈幼师舞蹈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