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辨治膜性肾病体会

时间:2022-08-07 07:06:32

中医辨治膜性肾病体会

关键词:膜性肾病;辨证论治;中医疗法

中图分类号:R272.96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04(2015)06-0109-02

膜性肾病(membranous nephropathy,MN)是以肾小球脏层上皮细胞下免疫复合物弥漫性沉积、肾小球基底膜增厚伴“钉突”形成为病理特征的肾小球疾病。临床上,目前MN分为特发性和继发性两种,且以特发性MN较常见,其部分可自行缓解,预后不良因素包括严重蛋白尿、高血压、年龄、男性和肾功能损害,而继发性MN预后不良因素包括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药物、恶性肿瘤等。MN属中医学“水肿”“尿浊”“膏淋”范畴。其病机多责之于脾、肾、膀胱正气不足,兼有邪实内阻,临床多表现水肿、尿少、乏力、恶心、纳差等。MN是导致终末期肾衰竭的主要肾小球疾病之一。目前,西医对MN缺乏有效治疗方法。兹就中医辨治体会介绍如下。

1 辨证论治

1.1 以补肾健脾为基本

MN多发病隐匿,病程缠绵,许多患者在发病初期往往无明显症状表现,体检发现异常或出现临床症状时可能已患病日久。笔者认为,MN多涉及太阴、少阴两经,故脾肾两脏皆为根本,不可偏废。患者多有先天肾气不足或病久及肾。肾乃一身之本,肾不足则脾不足,脾失运化,水液潴留,临床上表现为水肿、乏力、困倦、腰酸、腰痛等,故治疗当以补肾健脾为基本方法,药用山萸肉、生地黄、熟地黄、牛膝、杜仲、桑寄生、续断等为主;若因肾阴不足,阴不潜阳,出现肝阳上亢,临床表现为头晕、头痛、面红赤、血压高等,应佐以天麻、钩藤、决明子等平肝潜阳之品。

对无明显症状患者,应将西医定量指标定性化,把理化指标异常纳入辨证,形成治疗体系。尿蛋白属精微物质,乃肾虚失于封藏,精微外泄。脾主运化精

微,土能制水,肾封藏必藉脾土,肾关方固,故治疗应以补脾肾为主。

1.2 配合益气养阴

MN属太阴少阴同病,患者日久耗气伤阴,或原属太阴脾气虚,经治疗水肿消退后出现伤阴,表现为气阴两虚。临床上,多数患者常服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细胞毒性药物等温热性药物,易发展为少阴热化证,久用则进一步加重气阴不足,故患者多有气短、疲乏、手足心发热、盗汗、失眠、烦躁等症状。治疗上,合理使用黄芪、党参、女贞子、墨旱莲等益气养阴之品,对治疗MN显得尤为必要。

1.3 注重活血祛瘀、通络、清热止血

肾病之初,外邪犯太阳少阳两经。《素问・灵兰秘典论篇》云:“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三焦膀胱气化失常,肾络痹阻,瘀血内生。所谓“久病及瘀”,肾病日久,正气不足,气无以帅血,则无法推动血液运行,血不能濡养各脏腑器官,则加重瘀血;又患者阴虚内热,热邪灼伤阴液,血行受阻,严重影响了肾脏功能。临床表现为腰痛、蛋白尿、血尿,舌质黯红,脉涩。然而,治疗MN若单纯使用活血化瘀之品,效果不能尽如人意。究其原因,乃瘀血日久,病邪在络,肾脏络脉受阻,封藏失约,精微外泄,故见蛋白尿、血尿。因此,临节自我修复,骶髂关节腔内压的变化促使关节滑膜嵌顿解除和错缝回复,从而达到骨正筋舒的治疗目的。

屈膝屈髋摇动法依据骶髂关节的解剖结构和运动特点而设计,属骶髂关节的微动调整,无论哪种类型的错缝均适用,而且操作简便,患者痛苦小,避免了强力扳动造成软组织的二次损伤和加重刺激患者的痛点,复位成功率高,较其他复位方法有较大优点。

参考文献:

[1] 赵润琛.赵润琛按摩心悟[M].北京:中国盲文出版社,2012:259.

(收稿日期:2014-06-18;编辑:梅智胜)

上一篇:双黄连粉针剂UPLC―MS指纹图谱的建立及聚类分... 下一篇:仙附温阳通络饮对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模型大鼠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