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育才途径培养高中生语言文化意识

时间:2022-08-07 12:12:49

探索育才途径培养高中生语言文化意识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指出,文化是指所学语言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等。接触和了解英语国家文化有益于对英语的理解和使用,有益于加深对本国文化的理解与认识,有益于培养世界意识。其八级标准更是细化了对高中生文化意识的要求。然而在实际教学中,不少教师为应付考试,上课只孤立地传授语言知识,忽视了学生文化意识和情感态度的培养,让英语学习变得枯燥乏味,脱离生活实际,让学生失去了学英语的兴趣。其实,在紧张的高中学习中,教师可以探索育才途径,通过一些教学策略的调整,利用现代化的教学工具丰富学生的英语学习,让学生充分融入,学会“生活和呼吸”英语,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

一、课堂内外提升人文素养的策略

外语教学这种跨文化知识的教学应注重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的有机结合,以此扩大学生对外语国家文化知识的接触面。

(1)课内教学。很多文学经典和文本阅读材料是传承文明与文化的载体,有着深厚的文化意蕴,是学生学习民族的智慧和文化的良好媒介,而课内文本教学则是教师带领学生对阅读文本进行深度剖析的绝佳机会。以《牛津高中英语》模块3 Unit 3 Reading部分的《Lost civilizations》为例,这篇文章通过小作者的旅游经历介绍了人类两个失落的文明:庞贝和楼兰。课前笔者要求学生自己上网查找一些失落的文明及其失落的原因。课上笔者带领学生深度了解了古代庞贝和楼兰人民生活的智慧并阐述了这两个文明消失的原因,最后让同学们结合课上所学内容和课前自己查阅的资料进行小组讨论得出人类的快速发展带来的破坏会加速古代文明消失的结论。

对文章的深度讲解加深了学生对人类古代文明的了解,增强了学生的跨语言文化意识并让他们明白了人类古文明的去留掌握在人类自己手中,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体现了外语教学的工具性和人文性。

(2)课外活动。所谓“生活和呼吸”英语就是为学生创造英语的学习环镜、文化氛围,这在英语课外活动中尤能体现。对于高中生来说,丰富的课外活动无异于奢侈品,但即使在这样的紧张气氛下,教师也不能放弃对学生语言文化意识的培养。高中的课外活动主要以听说读为主,让学生主动或被动地加强语言输入,能使他们直接或间接地接受英语语言文化的熏陶。

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曾穿插培养学生文化意识的活动。在高二阶段,学生的词汇量有所增加,时间也相对宽裕。笔者要求全班同学轮流在每节英语课前进行5分钟的演讲,内容自定,可以是电影、人物或自己感兴趣的任何话题,学生可以通过上网查找资料,做成英文PPT并用英文口头表达出自己的观点,演讲完其他同学可以提出一到两个问题,这样不仅让他们了解了不少西方文化,而且能学以致用地用英语进行表达和交流。

二、加强英语文化意识培养的意义

对于应试思想盛行的高中教育,不少教师认为对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费时费力,对考试无益。其实不然,小到考试、大到人文素养的提高都离不开英语语言的文化知识。

增加学生的阅读量,给学生布置制作幻灯片的任务,大大增加了学生的词汇接触,不再局限于课本上有限的大纲词汇,而且在运用过程中接触的词汇记忆起来会更牢固。一旦词汇量有所增加,会给学生带来成就感,并用学来的词汇去阅读更多的文学作品,又能积累大量词汇,如此便可形成学习词汇的良性循环。

而有了这样的成就感,会大大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心。能够在英语环境中找到自我的价值,是不少英语达人对英语感兴趣的原动力,高中生亦是如此。越来越多的词汇积累让学生愿意通过阅读了解更多新鲜的事物,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易于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这对于语言学习是难能可贵的。

对英语文化知识的了解还有一大益处就是缓解英语学习过程中的母语负迁移现象。在外语学习中,由于目的语和学习者的母语之间存在不一致,而造成母语知识对外语习得的干扰和误用被称为母语的负迁移,也就是所谓的汉式英语。而如果学生是在英语语言环境下学习英语,并加强对英语语言文化的了解,这种现象很大程度上是可以避免的。能够表达出正确、地道的英语,对学生的写作及口语都极有好处。

结语:本文针对目前英语文化课程教学现状提出了一些改进策略,能够帮助学生充分把握语言的工具性和人文性。但对学生文化素养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教师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地探寻英语国家的文化精髓,解读英语文字中的文化信息,进而让学生在理解层面对英语语言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给学生英语学习的氛围,让学生能“生活和呼吸”英语,使学生成才,应该是英语教学过程中每个教师奋斗的目标。

上一篇:在数学中运用网络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下一篇:生物复习中常见的问题及解决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