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策略探讨

时间:2022-08-07 12:12:37

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策略探讨

摘 要 小学数学教育应遵循一定的教学原则,才能提高教学质量,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也是社会的普遍要求。基于此,本文提出了几个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有效策略,希望对相关教学活动有所帮助。

关键词 小学数序;教学;有效策略

一、加强基本概念的教学

基础,属于一切事物最为根本的东西,有了基础才会有“上层结构”,对于小学数学而言,其基本知识尤其重要。小学数学的基础知识包括了很多方面,比如概念、性质、公式、法则等,但笔者认为概念当属高度抽象与概括,同时也是最为重要,且对学生学好其它知识及培养基本技能的必要前提。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必须加强基本概念的教学,比如说对学生讲授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时,就应先让学生掌握什么是分数,以及同分母分数与异分母分数的概念等,通过对这些基本概念的理解之后,在具体的运算中才能更好的运用。

二、加强实施课堂教学的互动

课堂教学活动是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活动,这已经成为了不可争辩的道理,因此必须加强实施小学数学课堂的互动教学。传统的老师单向传输,学生被动接受,使得学生有了依赖,不积极思考,课堂教学中注意力不集中,使得教学质量低下。加强了互动教学,使得教学活动中的所有人(老师和学生)都参与其中,激发了学生与老师的热情,使得知识信息在互动交流中逐渐成为了一种网状的传输系统,在轻松活跃的气氛中,学生也更容易接受与理解知识;同时,加强了大家的交流,也能促进彼此共同进步,使得教学质量得以提高。当然,这里还要考虑的是学生的个性差异,这就要求老师课前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找准教学基准点,从所有学生的角度考虑,而不能只针对优生而忽视差生,要真正做到平等教学,才能更好的促进教学活动的互动。

三、加强思想方法的渗透

当前,在一些小学数学教学中,也逐渐蕴含了一些和中高等数学相似的教学思想,比如说化归思想、集合思想、模型思想等,只是小学数学涉及到的数学方法与计算都较为简单,一般就是解决数学具体问题的方式、手段、途径,比如说通分法、比较法、图形法及分式法等。在具体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若能加强思想方法的渗透(尤其是中高等数学),除了能提高教学质量之外,还能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与思考问题的能力。比如说进行平面图形面积公式的教学活动中,我们可以将转换思想与化归思想等渗透到课堂教学中,便可以实现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及圆面积等计算公式的同化,以此构建与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促进学生的进步与发展。又如教学“九加几”得出了“凑十法”之后,便可以将其迁移到“八加几”、“七加几”……这样便能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培养与发展。

四、加强数学知识的生成

我国新推行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数学教学不仅要教给学生数学知识,而且还要揭示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由此可见,这就要求在具体的教学中充分展示教学知识的生成过程,除了要让学生知其然,还应要知其所以然,教学中多提问学生“你是怎么想的?如何理解的呢?”、“你这样理解的理由是什么呢?”、“你能找到其它的解决方式吗?”等等。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把数学概念形成、公式的推导及规律的揭示都通过一定的方式展示出来,使学生有一个形象生动的理解过程,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比如给学生讲授面积及面积单位时,老师可以先让学生对一眼就能看出的两个物体表面大小做出评判,接着让学生采用比较法来比较两个物体的大小,然后更换图形,设置教学障碍,以促进学生创新思想的发展,比如说采用“小方块”的方式进行间接的比较等。

五、加强对教学结构的优化

加强对数学课堂教学结构的优化,属于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的重要环节,其中做好这个方面应注意各个环节之间的时间安排要有科学性。这里教师就应把握好新课导入与旧知识复习的课堂时间,不宜过长,而应将课堂教学时间充分运用在新知识的传授上;教师讲授的知识应和学生的合作探究、自主学习及练习巩固等在时间上的分配应合理科学;教师在传授知识的时候应尽量避免满堂灌及学生放羊等极端思想的发生。一种合理有效的课堂教学结构,除了要注重局部的优化,更应加强整体优化,从整体目标出发,以此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众所周知,对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结构而言,并没有万能的固定模式,随时都应转变与创新。比如创新一些注重能力培养与知识传授的新授课课堂结构:基本训练导入新课讲授新课尝试练习课堂作业课堂小结;同时也有这样的新复习课堂结构:组建知识结构学习独立思考练习小组探讨教师讲解学生自己修订;此外,也还可以制定这样的练习课堂结构:巩固阶段-重“双基”深化阶段-重思维训练综合阶段-重思维发展的深度与广度。

六、加强知识体系的构建

不管何种学科,学生除了要掌握该学科的基本技能与技巧之外,还更应加强该学科的知识体系的理解,教师讲授与学生学习的皆为知识体系(结构)。基于此,在整理与复习课内的知识时就应加强横向与纵向之间的联系,以此帮助学生构建全面的知识体系,将大量较为孤立与分散的概念、知识点及性质等归纳到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中,最终使得知识网络有条理,并且清晰易懂,以便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比如在复习“小数”这一章节时,教师应以小数作为主干,将小数的意义、读法、写法、大小比较及性质等作为枝叶,从而绘制出一棵“知识树”;在复习的时候,便可以让学生先从书写小数开始,并引导学生回忆学过的相关小数知识,展开必要的谈论与分析,追溯知识的相互作用与纵横联系,使得“知识树”得以逐步梳理。这样,学生通过对知识进行梳理,使得那些零散与无序的知识变成系统有序的知识,且更加条理化与系统化;如此形成了“知识树”,不仅有了主干部分,还有了繁盛的枝干与树叶,有效避免了各类知识之间的重迭、混淆及交叉。加强小学数学知识体系的构建,做好高屋建瓴、统筹兼顾、重点突出的工作,使得学生对知识的整体结构能更好的掌握。

上一篇:PDCA管理循环在会计实践教学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下一篇:巧治孩子的 “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