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除不良情绪,促进后进生转化

时间:2022-08-06 11:57:41

消除不良情绪,促进后进生转化

所谓后进生,是指在正常生理状态下,由于以前的种种原因导致思想表现不好、学业成绩跟不上的学生,或学业成绩虽不很差,但缺点和错误较多、严重的学生。但学生进入中学后,我们就把他们定义为今后有可能进步的学生。这些中学生普遍存在一些不良情绪。如紧张、孤独和自卑等。下面我们谈谈在日常教育教学中如何消除这些不良情绪,促进他们的转化。

一、紧张

紧张是一种因某种强大压力所引起的、高度调动人体内部潜力以对付压力而出现的生理和心理反应。实践表明,适度的紧张,比松弛状态更能调动人的积极性、加速思维运转、提高思维效能。但是,如果情绪过于紧张或长期处于紧张状态,那么对人体机能就会产生抑制作用、思维力下降、行为紊乱,甚至导致学生的学业成绩下降。

造成中学生情绪紧张的原因主要有三种:一是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往往对子女抱有过高的期望;二是学校老师要求学生在考试中取得更好的成绩,学生苦不堪言;三是来自同学和同学之间的竞争。这些都给学生带来巨大压力,导致学生出现情绪紧张,以致学业成绩下降。

为了消除学生的紧张情绪,我们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通过开家长会、个别家访等形式,与学生家长交流、沟通,向家长说明学生的实际情况,希望家长的期望和孩子的实际情况相适应。二是老师之间加强互相学习、集体备课、取长补短,课上做到精讲精练,保证学生课业负担合理,学生有张有弛,劳逸结合。三是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对待同学与同学之间的竞争,即竞争是不可避免的,但也是有益的,它有利于激发同学们学习的内在动力和主观能动性,在竞争中获胜;同时教育学生要提高自我调节和控制能力,调适自己的情绪,正确对待考试和分数,树立能考好的信心,合理安排考前复习,克服怯场现象,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业成绩。

二、孤独

现在的中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在家里是“小皇帝”“小公主”,人际关系较为简单。但在学习和玩耍中却表现出孤独感:与同学关系处理得不好,独来独往,不愿与老师和其他同学相处。

我们分析中学生产生孤独感主要是在成长和走向社会的过程中形成的越来越多强烈的社交需要和归属需要不能得到完全满足所致。这里有来自家庭的原因:如在家庭中是独生子女,处于核心地位,缺乏与父母的交流和沟通;也有学校班集体的原因:如由于成绩差和经常犯错误等,同学们都疏远自己,自己觉得在社交中处于劣势、被动,久而久之则逃避交际,形成孤独感。

针对中学生产生孤独感的原因,我们在日常教育教学中,首先和家长沟通,请家长有更多的时间陪护子女,建立起和子女平等交流的桥梁,缩小代沟,同时加强社会交往,消除学生在家庭中的孤独感。其次在班集体中努力创造一个相互关心、相互理解的良好氛围,不歧视后进生,保持与后进生的情感交流,使每一个学生都获得归属感。再次积极开展一些集体活动,多给那些孤独的学生以交往和成功的机会;发现有孤独感的学生,及时与他们交流、谈心或聊天,有意识地安排他们和其他同学一起活动,改变他们独来独往的生活方式。最后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孤独,战胜孤独。同时教育学生努力把自己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学习上,尽快赶上或超过其他同学。

三、自卑

自卑心理是指由于某些生理或心理缺陷以及其他原因而产生的轻视自己,认为自己在某些方面不如别人的心理状态。

中学生产生自卑心理的原因主要有:一是自身出现了某些不如他人的因素,如生理上有缺陷等;二是家庭因素,如出身贫穷,或是家庭残缺,等等;三是好胜心受挫,在屡次比赛中落后,往往灰心;四是自尊心得不到应有的尊重;五是体验不到班集体的温暖,被轻视和冷落;六是个人意志薄弱,性格软弱。

自卑是人不断进步的大敌,它影响人的潜能的充分发挥,是导致学生学业成绩差的重要原因,必须彻底消除。因此我们在教育教学中一方面教育自卑的学生要正确认识自我,多了解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另一方面根据不同的原因进行针对性的疏导:如个子矮、长得不漂亮、残疾等身体缺陷,教育他们要扬长避短,和别人比志气、比毅力、比贡献等,增强自信心;正确认识自己的出身是无法选择的,正视自己的出身;对于那些由于集体原因和学业成绩而导致的自卑,尽量在课堂上多让他们回答问题,让他们逐渐找回学习上的自信;同时教育他们要不怕挫折和失败,要发挥自己的特长,从而逐步提高他们的学业成绩。

在教育教学中,我们坚信:天生其人必有才,天生其才必有用。人乏全才,只要扬长避短,人人可以成材。只要我们注意因材施教、因势利导,反复抓、抓反复,真正对后进生倾注真诚的爱,从感情上亲近、从学习上帮助、从生活上关心、从心理上疏导,让他们看到自己的能力和优点,从而正视自身的价值,他们就一定能够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成为有用的人才。

(作者单位:江苏省泰兴市济川初级中学)

上一篇:数学思想与研究性学习模式的运用 下一篇:谈4×100m接力跑的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