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交往平台 培养交际能力

时间:2022-08-06 10:52:58

搭建交往平台 培养交际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4-0229-02

二十一世纪是充满挑战的世纪,是以人的素质为根本的激烈竞争的世纪,随着社会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变,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越来越频繁、广泛、深入而复杂,因而人的交往素质显得格外重要。而如今的少先队员,大多生长在独身子女家庭,由于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对孩子的学习与生活管制太多,使孩子失去了与同龄伙伴交往的机会。孩子进入集体生活后便表现出交往经验与技巧的不足;而家长对孩子的过度宠爱,又容易形成队员自我为中心、任性、不懂得分享、助人等不良个性,造成交往障碍。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提到的七大智能中包括交往智能,其他如语言、逻辑、运动、音乐等智能学生都可以从各学科的学习中得到专门的训练与发展,而交往智能往往被忽视。而交往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众所周知,人是社会性产物,不可能单独存在于社会之中。人需要交往,这是人的特殊属性――归属感所决定的,是生命的需要;交往在人的发展中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所以作为辅导员,要如何搭建交往平台,培养队员的交际能力,笔者觉得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做起。

1 搭建情感平台,培养交际动力

交往不只是一种单纯的信息传播,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是在可感触的交流中使人与人的言行、举止、观念等相互影响。一些人的言行肯定会使另一些人不知不觉地意识到和感觉到,人际交往涵盖了人类的一切文化内容。加强与人交往,能使孩子从小确立相互平等、相互尊重、相互承认的一种生存模式,以达到与他人、社会和世界的融合。

只要人与人之间有交往,就有情感的存在,没有情感的交往是不存在的。情感在交往中有着重要的动力作用。

1.1深厚的师生之情为队员创设平等的交流氛围

孩子一走进校门,师生之间就建立了广泛的交往。这种交往的深与浅,直接影响到教育教学的效果。因此,师生之间交往的初步建立是非常重要的,是需要建立在一定的情感之上的。

因此,当中队辅导员老师第一次和孩子们接触时,我们要向队员亲切地介绍自己;深入到每个队员的家庭,了解队员的生活、学习环境;蹲下去与每一个孩子平等交谈,与孩子建立良好的情感基础;使队员很快地熟悉自己,信任自己,相信自己。

平凡朴实的情感建立,使师生的交往有了基础;老师与队员之间随着情感的加深,交往也有了更深、更广、更丰富的内涵,为以后开展丰富的少先队活动铺垫了道路。

1.2真挚的伙伴之情为队员创设愉快的交流氛围

师生之间情感的建立,为队员的交往展开新的天地,使队员又多了一个成人伙伴。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队员之间的交往,现在孩子的不良现象:严重的以“我”为核心的群体意识,妨碍了队员的自身发展。建立队员之间的交往,让他们在交往中建立情感,为今后活动的开展打下基础。

基于以上认识,所以在班级座位的摆放上,改排排坐为团团坐;在小队的组建上,改教师指定为队员自由组合;在活动的设计上,注重队员之间的团队合作意识的形成、交往能力的培养。

交往是一种精神的交流,思想的交流。不要忽视队员拉手、聊天这些小举动,他们的思想就在这里得以沟通,精神在这里得以升华。

1.3浓浓的亲子之情为队员创设健康的交流氛围

现在的队员在家里大都有属于自己的小空间,不与人交往,特别是与自己认识或熟知的人,更是觉得他们离自己十分遥远。甚至父母也无法沟通。这种环境束缚了队员的交往欲望,把他们逼到了电视机旁和电脑桌前。这些都使他们孤僻、冷漠,看似幸福,实则很可怜。

面对这种状况,我们可以把家长请到学校来,让家长参与队员的活动,参与队员的学习,让家长了解自己的孩子。在棋类比赛中,家长与队员共同参与,场面感人。在少先队活动中,请家长做辅导员,相互合作,使活动更生动活泼。在亲子活动中,队员们学会了如何与家长交流,家长也掌握了与孩子交往的方法;队员们敢于向家长袒露自己的思想,有了自我意识,知道了如何与家长交流、交往。

2 搭建活动平台,学习交往艺术

交往是在活动中产生的和发展的。根据全国少代会提出的少先队要注重少年儿童在实践中体验的精神,、全国少工委决定:在全国少先队员中广泛深入地开展体验教育活动。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少先队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就应该运用少先队组织的功能开展切合少年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具有儿童情趣和符合时展的活动,帮助学生通过家庭、学校、社会、大自然等教育体验使自己交往能力得到提高,知识得到丰富,心理得到完善,从而促进学生和谐、全面的发展。

2.1在主题教育活动中学习真诚交往

真诚指的是与人交往的态度,首先表现在能尊重他人,以诚相见。其次是语言要文明,说话有礼貌,并且具有一定的技巧。学生之间的许多冲突就是由于语言表述不当引起误解而造成的。我常要求队员与人交谈时,注意力要集中,不随意打断别人;在表达自己的意见时,多用商榷的语气,少用指责的语气,学会用委婉的语气指出他人的不足。

为使队员的交往能力得到全面的提高,我班队员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手拉手活动,红领巾读书交友活动。每个队员不仅要在各自的中队寻找好伙伴,而且还要在本年级交同龄朋友,更要跨年级纵向交朋友。在活动过程中,建立了情感,提高了交往的能力;在交往过程中,队员们主动地去找,在找一找、谈一谈的过程中,队员们不仅认识了自己,也认识了他人,不仅看到了自身的优势,也看到了他人的长处;在这个过程中,队员们懂得了如何处理生活中的问题,如何向朋友倾诉,怎样看待自己与他人。通过书信交往、读书活动、手拉手朋友互访活动,培养少先队员从小树立关心他人命运的责任感,学习交往的技巧,知道交往贵在真诚,要用真诚去打动他人。

2.2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学习热情交往

少先队有许多活动阵地,我们通过开辟红领巾小广播、少先队服务岗、小记者团等新型少先队阵地,号召队员走向社会,自己去看,去问,去写,去思考。队员们走访父母的工作单位,和他们上一天班,体会父母工作的辛劳;队员们走向居委会,了解小区的建设规划;队员们走向街头,调查环境状况,为社区文明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在体验中,队员们找到了位置,扮演了角色,有了责任心,获得了新的感受,学会热情待人,学习愉快的交往。

2.3在雏鹰活动中学习自主合作交往

雏鹰假日小队活动是让每个队员都能自主参与的很好形式,雏鹰争章活动以每个队员的实际水平为起点,倡导参与就是进步,充分调动队员踊跃参加“雏鹰行动”的积极性。我们组织了失物招领队、环保小天使队、小喇叭宣传队、黑猫警长队、礼貌仙子队等假日小队,让每个队员都在其中找到自己的“角色”,从小培养人与人之间交往的能力和知识,在活动中辅导员放手让队员自己想办法,出点子,建立实践点,开展实践活动,真正突出“自主性”。如在世界环境日活动中,环保小天使的队员们扛着摄象机,拍摄环境污染的状况,到水泥厂送污染超标警告牌,给无污染单位挂奖章,向周围群众散发环保倡议书,签定家庭环保责任状等,取得了好的效果。

2.4在自主管理中学会自信地交往

我们鼓励队员参与自己的活动设计与组织,加强自主管理能力。在活动中注重发挥队员的主体意识,从他们的需要出发,使队员们主动参与活动,自觉提高交往能力;在交往中认识自己,认识他人,认识社会。在交往中,大家相互认同、相互理解,思想、观念、情感的共同性得到显示,个体的能力得到集中和扩展。在交往的过程中,队员的心理素质得到了锻炼。比如推行“队干部竞选”活动,通过竞选演讲、才艺表演等形式让竞选者展现自己的才华,队员自己的干部自己选,促进学生之间进行交往。

3 搭建家校互动平台,创造健康的交往环境

一位专家曾说:“所有成功的人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的人际关系非常好。”现在的孩子几乎都是独生子女,他们从小容易被娇生惯养,身上普遍存在着高度自我、任性的特点。虽然生活在农村,但仍缺乏与大自然交流的机会,感受不到来自大自然的信息和快乐。他们集体感和团队精神弱,对家庭的依赖性强,加上因为家庭条件比较好,很多事情不用自己去操心,父母爷爷奶奶全都包办代替,这样一来将使许多孩子失去与人交往的机会。从小培养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这是值得家长重视的一个带有普遍性的问题。那么,如何培养孩子的交往能力呢?家长可能不是很清楚。我们通过家长会、家长学校,给家长提出一些建议,提供一些引导孩子正确交往的信息。

3.1请家长营造平等和谐的交往氛围

家长不能摆出“长者尊严”的面孔训斥孩子。家庭中的大事,孩子可以知道的应该让孩子知道,适当地让孩子“参政议政”。家庭中涉及到孩子的问题,更应想到孩子,听听他们的意见,不要一味地将孩子赶走。

3.2创设交往机会

我们要让孩子乐于与家庭中的亲人交往,并能对自己身边发生的事情在家中发表自己的看法。尊重家庭中的每一个人,并保持亲密的关系。让孩子懂得为别人付出,在家中让孩子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励孩子多和小伙伴接触,不要总是怕孩子在外面受委屈而把孩子关在家中。多带孩子出去参加活动,如小伙伴的生日会、同事的聚会、外出旅游,家里来客人了,让孩子参与接待,给客人端茶、拿水果,客人走时与客人道别。鼓励孩子经常给自己的小伙伴或亲友打电话。这样做可以增进孩子的社会意识,使孩子体会到与他人交往的快乐。

人是要生活在群体当中的,每个人都需要从别人那里获得信息,学习别人的经验和智能,与别人合作和交往。实践证明,交往是个人主体意识形成的重要条件。交往是形成合力,推动人发展的重要因素。我们要通过各种活动,充分发挥其有利因素,给孩子搭建交往的平台,让孩子学会一些基本的交往技能,为他的健康成长服务。

上一篇:加强课外阅读提高小学生语文素养的策略探索 下一篇:发挥小学语文教材插图功能 实现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