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书卷气”

时间:2022-08-06 10:36:02

摘 要:书卷气是书法艺术中重要的审美内涵,它高度结合了书家的文化修养与个人精神面貌。书卷气主要是在文人这个范围内出现,文雅之气是文人最主要的特征,如果一个书家是文人,那么他已经具备首要条件——内在文化修养层次之高。

关键词:书卷气;文人;文化修养

中图分类号:J2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18-0254-01

书卷气又称士气、士夫气、卷轴气,是指士族文人书家在书迹中自然流露的一种高雅的气息和风度。对于书卷气的认识始于北宋,苏轼诗:“退笔如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苏轼把从读书提炼到的文化修养融入到书法创作之中而显示出来的书卷气,被黄庭坚发现:东坡之书,学问文章之气,郁郁芊芊,发于笔墨之间,此所以他人终未能及尔。显然,要有书卷气必先有学问文章之气,要发自内心的气质与胸襟和气度,行笔墨之间而无刻意为之。学者文人才可以或有可能形成书卷之气的书风,古代书家就是以文人身份来担当的,他们学识富足,胸罗万有,并常聚在一起抚琴作诗,游山玩水,那么那种山林气、灵气、静气就自然而然溢于行间,书法作品中的优雅之气、斯文之气、温和之气也会在书家的平常显像出来了。可以看出书卷气是书法作品中所显露出书写者的文化修养、精神气骨的艺术气息。它高度结合了书家的文化修养与个人精神面貌。

书卷气是一种高雅的气息,这种高雅的形成,是文人内在的文化修养的提高而得到。刘安认为:圣人内修其本,而不外饰其末。书卷之气来自书卷,读书才是本。我觉得要提高书家内在的文化修养。首先,一个书家在追求书卷气的道路上能走多远,取决于书家内涵有多深,董其昌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一个人喜欢读书,博览群书,善于反思,静坐常思,重修养,读书养心修德,很容易变成一个温文尔雅的读书人,也会是一个有修养的读书人。而且饱读诗书的人,讲起话或者做起文章来旁征博引,思路也比较开阔,能够帮助从多方面,多视角透彻地理解人间万象,艺术现象等等。这样书家的理解的范围包容性就广阔,使得无论是在书家内在的修养和道德上都有很大的提高的,形成自己的艺术个性也就近一步了。其次,书卷气的形成是跟文人的性格有很大关系的,性格的可塑性是很强的。学识修养是渐修、渐悟,读书扩充知识是一个过程,形成书卷气是目标亦是一个过程。在读书的过程,要注意观察自己所追求的目标,并加以顿悟,所以在这期间就要培养内心的静气,静下心来读书,静下心来学习书法,有宁静之气了,方可以静下心来在艺术追求中养心养性。静气就要抛弃浮躁,放弃功利性的艺术追求,比如山人、弘一、谢无量等书家的作品,皆是在静心之时的自然状态创作出来的,他们有常人可比拟的书卷知识,却有常人所没有的静态。

胸襟的宽广和非凡的气度,也是提高文化修养的一方面,这种就是精神气格上的修养了。善书者,往往有一种不可言说的气度和胸襟,而这种气度和胸襟是不能局限在人际交往上的,它更多的是对万物的包容,坦荡面对生活的精神状态,而且在这时是没有道德的局限,往往是对文化上的态度和个人的思想,对于书法艺术的追求,他们有的可以苟且偷生,有的怕受污浊风气污染而归隐山林。在这些书家文人的书法作品上,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山林之气、泱泱大气、高贵气、自在气。这些的形成并不是他们与生俱来的,他们往往是受前人的洗礼或者在读书当中得到升华的而慢慢培养起来的。所以这种文人是拥有独立自由的自己的世界,心静如水,知取舍,明进退,与天地精神相来往的大气度,是发自内在所追求的道义。因此要有书卷气,有圣哲之学外,还要胸中有道义也。

书卷气是书法的最高境界之表现,但并非所有的士大夫所书皆有书卷之气,即使很多文人具备学识、见广、胸中有道义。毕竟形成书卷气个性是一个漫长修炼过程,而且书卷气是要通过书法作品来体现的,那么就要求文人把自己所具备的学识与道义充分融合在一起有如血浓于水,这就涉及到了书法创作技巧了。我们常说一件书法作品能够掌握一般的技巧与才能的称之为能品,技巧是表现在书写过程中,大部分书家能够抓住表达技巧,通变古今书法名作的特点和技巧,但创作是另外一个世界了。黄庭坚说:“凡书要拙多于巧。”“拙”就是不做作,“巧”就是做作,在技巧上走形式化的直白,使线条没出现那种韵味,可能就会走上图式,这样是无法抵达到内在精神世界。书卷气是一个书家长期文化精神积累而沉淀的,是一个书家刊尽铅华,达到绚烂之极后,复归平淡的产物,它要求形成强烈的个人风格,尚意的同时要在创作技巧上,不温补火,不激不厉,尽量做到自然的创作,达到简练、平淡的特点,就单这点上,古今大部分书家是无法做到的。在古代文人书法没做到,是很大的原因是个人气质欠佳或者个人能力,他们有很高的文化知识水平,但是在学习前人的书迹,很多是学书深入却无法形成个性风格。然而在当代,除上之外,在书法界常带有功利性创作,目的性很强,迷失了自己的精神境界。当然也很多书家的理想是追求这一最高境界,但迫于生计,不能够以之守一,而跟风,越走越远了。

参考文献:

[1]李泽厚.美学三书[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10.

摘 要:书卷气是书法艺术中重要的审美内涵,它高度结合了书家的文化修养与个人精神面貌。书卷气主要是在文人这个范围内出现,文雅之气是文人最主要的特征,如果一个书家是文人,那么他已经具备首要条件——内在文化修养层次之高。

关键词:书卷气;文人;文化修养

中图分类号:J2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18-0254-01

书卷气又称士气、士夫气、卷轴气,是指士族文人书家在书迹中自然流露的一种高雅的气息和风度。对于书卷气的认识始于北宋,苏轼诗:“退笔如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苏轼把从读书提炼到的文化修养融入到书法创作之中而显示出来的书卷气,被黄庭坚发现:东坡之书,学问文章之气,郁郁芊芊,发于笔墨之间,此所以他人终未能及尔。显然,要有书卷气必先有学问文章之气,要发自内心的气质与胸襟和气度,行笔墨之间而无刻意为之。学者文人才可以或有可能形成书卷之气的书风,古代书家就是以文人身份来担当的,他们学识富足,胸罗万有,并常聚在一起抚琴作诗,游山玩水,那么那种山林气、灵气、静气就自然而然溢于行间,书法作品中的优雅之气、斯文之气、温和之气也会在书家的平常显像出来了。可以看出书卷气是书法作品中所显露出书写者的文化修养、精神气骨的艺术气息。它高度结合了书家的文化修养与个人精神面貌。

书卷气是一种高雅的气息,这种高雅的形成,是文人内在的文化修养的提高而得到。刘安认为:圣人内修其本,而不外饰其末。书卷之气来自书卷,读书才是本。我觉得要提高书家内在的文化修养。首先,一个书家在追求书卷气的道路上能走多远,取决于书家内涵有多深,董其昌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一个人喜欢读书,博览群书,善于反思,静坐常思,重修养,读书养心修德,很容易变成一个温文尔雅的读书人,也会是一个有修养的读书人。而且饱读诗书的人,讲起话或者做起文章来旁征博引,思路也比较开阔,能够帮助从多方面,多视角透彻地理解人间万象,艺术现象等等。这样书家的理解的范围包容性就广阔,使得无论是在书家内在的修养和道德上都有很大的提高的,形成自己的艺术个性也就近一步了。其次,书卷气的形成是跟文人的性格有很大关系的,性格的可塑性是很强的。学识修养是渐修、渐悟,读书扩充知识是一个过程,形成书卷气是目标亦是一个过程。在读书的过程,要注意观察自己所追求的目标,并加以顿悟,所以在这期间就要培养内心的静气,静下心来读书,静下心来学习书法,有宁静之气了,方可以静下心来在艺术追求中养心养性。静气就要抛弃浮躁,放弃功利性的艺术追求,比如山人、弘一、谢无量等书家的作品,皆是在静心之时的自然状态创作出来的,他们有常人可比拟的书卷知识,却有常人所没有的静态。

胸襟的宽广和非凡的气度,也是提高文化修养的一方面,这种就是精神气格上的修养了。善书者,往往有一种不可言说的气度和胸襟,而这种气度和胸襟是不能局限在人际交往上的,它更多的是对万物的包容,坦荡面对生活的精神状态,而且在这时是没有道德的局限,往往是对文化上的态度和个人的思想,对于书法艺术的追求,他们有的可以苟且偷生,有的怕受污浊风气污染而归隐山林。在这些书家文人的书法作品上,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山林之气、泱泱大气、高贵气、自在气。这些的形成并不是他们与生俱来的,他们往往是受前人的洗礼或者在读书当中得到升华的而慢慢培养起来的。所以这种文人是拥有独立自由的自己的世界,心静如水,知取舍,明进退,与天地精神相来往的大气度,是发自内在所追求的道义。因此要有书卷气,有圣哲之学外,还要胸中有道义也。

书卷气是书法的最高境界之表现,但并非所有的士大夫所书皆有书卷之气,即使很多文人具备学识、见广、胸中有道义。毕竟形成书卷气个性是一个漫长修炼过程,而且书卷气是要通过书法作品来体现的,那么就要求文人把自己所具备的学识与道义充分融合在一起有如血浓于水,这就涉及到了书法创作技巧了。我们常说一件书法作品能够掌握一般的技巧与才能的称之为能品,技巧是表现在书写过程中,大部分书家能够抓住表达技巧,通变古今书法名作的特点和技巧,但创作是另外一个世界了。黄庭坚说:“凡书要拙多于巧。”“拙”就是不做作,“巧”就是做作,在技巧上走形式化的直白,使线条没出现那种韵味,可能就会走上图式,这样是无法抵达到内在精神世界。书卷气是一个书家长期文化精神积累而沉淀的,是一个书家刊尽铅华,达到绚烂之极后,复归平淡的产物,它要求形成强烈的个人风格,尚意的同时要在创作技巧上,不温补火,不激不厉,尽量做到自然的创作,达到简练、平淡的特点,就单这点上,古今大部分书家是无法做到的。在古代文人书法没做到,是很大的原因是个人气质欠佳或者个人能力,他们有很高的文化知识水平,但是在学习前人的书迹,很多是学书深入却无法形成个性风格。然而在当代,除上之外,在书法界常带有功利性创作,目的性很强,迷失了自己的精神境界。当然也很多书家的理想是追求这一最高境界,但迫于生计,不能够以之守一,而跟风,越走越远了。

参考文献:

[1]李泽厚.美学三书[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10.

存入我的阅览室

上一篇:论罪刑法定原则在我国的实施 下一篇:生态批评在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