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百事通》引我走上小康路

时间:2022-08-06 05:20:27

《农村百事通》引我走上小康路

我叫陈中利,是湖南省隆回县金石桥镇罗公湾村农民。18年来依靠《农村百事通》获取科学知识、实用技术和市场信息,以种养业为主逐步扩大规模,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种养专业户,多次被县里评为“科技示范户”和“致富标兵”。这一切,都得益于《农村百事通》,是它引领我走上了小康路。

1989年年底,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认识了《农村百事通》,似乎有相见恨晚之感。报刊订阅时,便赶紧到邮局订了一份。1990年第二期登的《陈泽树科学饲养肉鸡效益高》、《常福寿精育雏鸡的四条经验》、《郭春青养鸡的管理工作搞得好》三篇文章映入了我的眼帘。我一口气将三篇文章看完,怦然心动。心想:我一个木匠,一年四季漂泊在外,到头来,也没赚几个钱,何不回乡学养鸡?于是,我果断抉择,毅然抛弃木工手艺,改行养鸡。1990年2月,我购进了500羽鸡苗,饲养第一批肉鸡。养殖时,拜《农村百事通》为师,并按照当时的“畜牧兽医”栏目上介绍的《养好雏鸡问答》系列、《雏鸡常见病的防治》等养鸡技术,边学习边实践,辛苦了三个多月,肉鸡便出笼了,把算盘一拨,第一桶金让我净赚了3000多元。我初次尝到了养鸡的甜头,养殖规模进一步扩大。为了全面掌握养殖技术,摸准市场行情,我每年都订阅一份《农村百事通》。鸡有什么毛病或是需要搞防疫时,我先请教《农村百事通》这个老师,边看边想,边学边做。久而久之,便可独立操作了。邻居的鸡有个什么毛病的,还请我这个“师傅”呢!当然,我还得靠《农村百事通》这个老师做坚强后盾,使我在养鸡方面游刃有余,顺顺利利。在10年的养鸡生涯中,每年养殖3批肉鸡,最多一批达5000多只。转眼到了2000年,我又改行养猪。

在农村一年养两三头猪,大多是传统养殖,但要上规模养殖,我还是“大姑娘上轿,头一回”。一次,一头母猪在分娩时产下了2头不会动的猪崽。我仔细一摸,发现仔猪的心脏仍在微弱地跳动。这时,我妻子叫我把仔猪丢了。可我记得《农村百事通》上介绍过这是“假死”仔猪,但怎样救治我已经忘得一干二净了。正当我手足无措、心急如焚之时,妻子给我搬来了一捆《农村百事通》说:“我给你请老师来了”。果真在《农村百事通》上发现了“抢救假死仔猪有新法”的文章。我如获至宝,便按照书上介绍的采用“捏挤脐带法”将2头假死仔猪救活。多亏了《农村百事通》的支持和帮助,使我掌握了“怎样提高母猪的经济效益”、“母猪产期如何推算”、“猪病毒性传染的预防”、“仔猪全活全壮综合饲养管理”、“饮好初乳猪苗壮”、“仔猪的白痢、黄痢、红痢的防治”等科学实用技术,并将有关文章剪辑成册随身携带,随学随用,使我受益匪浅。当地村民取“经”时问我:“中利,你搞一行成功一行,你的秘诀在哪里?”我骄傲地告诉他们:“我的秘诀就是订阅《农村百事通》!”

《农村百事通》之所以我喜爱,是因为“她”是我们“泥腿子”自己的刊物,是农民学科技、用科技、抓信息、上市场的百科全书,农村、农业、农民真正的良师益友,与我们有一种特殊的感情。俗话说:“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2002年,我在《农村百事通》的引导下,进行了农业综合开发,承包了村里的2公顷多荒山和租用了近1公顷水田,充分利用猪粪栽上了优良的金银花、白术等中药材,形成了“家里弄猪圈、田里管粮仓、山上作药园”的生产格局。目前,发展母猪14头,公猪2头,年出栏肉猪100多头,出售仔猪300多头,可获利5万余元,可收粮食6000余公斤,部分药材开始投产,年可创利1万余元。我的成功,我的发展,我的富裕,归根到底,都得感谢《农村百事通》!(湖南省隆回县金石桥镇黄金井中街,陈中利口述,贺建新整理)

上一篇:短信平台 第22期 下一篇:我父亲的土地经营权能否获得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