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校办企业财务管理初探

时间:2022-08-06 04:56:17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校办企业财务管理初探

摘要: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校办企业是我国中职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提高教学质量,增加学校收入上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为我国中职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但是它的财务管理却还停留在过去老一套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模式下,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原有的中职学校校办企业的体制和管理机制已不能满足中职校办企业发展的需要。最主要的原因是没有建立以财务管理为核心的运行模式。财务管理体制无序的状况非常严重,这与当前的经济环境很不相适应。因此研究改革当前经济环境下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校办企业财务管理模式是我们每一位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校办企业财务管理人员迫在眉睫的应承之责。本文在分析、研究了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校办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问题成因的基础上提出了当前经济环境下中职校办企业财务管理模式的设想。

关键词: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校办企业 财务管理

一、引言

搞好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在使学生相应地掌握高中阶段文化基础知识的同时,必须使学生掌握专业理论知识,达到熟练应用本专业操作技能,以及在本行业进行生产、经营的水平。而要达到这个目标,兴办校办企业,实行“产教结合”必不可少。因而,专业教学设施、实习基地和校办企业,成为保证培养质量的重要环节,成为“产教结合”的重要依托。

目前,各类教育层次中都有校办企业,普通高校的企业主要是为了转化高校的科研成果,基础教育的企业主要是为了学校创收,而中等职教的企业主要是为了培养具有较强实践技能和综合能力的创新人才。中职的校办企业是中等职业教育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等职校的企业与教学挂钩,是教育教学的有机环节,担负着培养学生在真实环境中理论结合实际,锻炼生产、管理、经营能力的任务。这个任务,在实习教室、在校外实习基地都不能完成,因为学校的环境与企业的环境有很大的距离;实习单位也不可能让学生放手施展才能。在校期间,获得真正的实践能力,只有在自己的企业里严格按照培养目标进行锻炼,才能使学生掌握必需的实践技能。固然,实习教室和校外实习基地是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好场所,但那只是实习过程的第一步,没有校办企业的过程,就不能完全落实培养目标。

多年来,我国的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瞄准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培养了一线紧缺实用人才,创造了辉煌的业绩。无论是城市、农村,还是农业、工业、服务业,大批高素质新增劳动者的涌现,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繁荣,这是职业技术教育作出的巨大贡献,校办企业在其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校办企业,在提高教学质量,增加学校收入上起到很大作用,但是它的财务管理却还停留在过去老一套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模式下,财务管理体制和管理机制已不能满足中职校办企业发展的需要。财务管理体制无序的状况非常严重,这与当前的经济环境很不相适应。因此研究改革当前经济环境下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校办企业财务管理模式是我们每一位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校办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应承之责。

二、校办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1.产权不明晰。

校办企业很多是由学校行政领导进行管理的,由于产权关系不够明晰,资产存量、结构、分布模糊,加上经营者缺乏财务管理经验,导致会计核算不规范,成本管理存在随意性,会计信息无法真实反映企业收支情况,企业“家底”更是无从算起。如有的校办科技型企业创业之初利用学校的品牌(商誉)进行经营,注册资金仅几十万元,但当该企业发展到资产规模上千万元时,对其产权的界定便成为难题:若全部界定为国有,则大大挫伤其创业的激情,影响企业的健康发展,甚至会影响企业的存亡;若界定为个人,显然是国有资产的流失。

2.激励机制不完善。

校办企业具有国有企业的一些特点,更有事业单位的典型特征,其负责人如上所述大都为“双肩挑型”人物,一方面是公司总经理(厂长),另一方面又是学校的行政领导或享受行政级别待遇的机关干部。长期以来,中职学校缺乏“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使得校办企业缺乏压力与进取心。经营得好,作为所有者的学校并没有基于其经营业绩作相应的回报,“做大、做强”动力明显不足;经营得差,所有者也没有采取相应的处罚措施,工资照样发放,无法改变经营困境。

3.成本费用开支无范围无标准,财务上缺乏可操作性的监控办法。

我们知道,无论企业会计还是预算会计,都有成本费用开支范围和开支标准,而大部分校办企业,尤其是规模较小的校办企业,成本费用开支无范围无标准,领导的签字就是范围,经理的批示就是标准,财务上缺乏具体的可操作性的监控办法。具体讲:

(1)招待费开支无控制

如某校办企业2005年度招待费按照收入比例控制数为11084.57元,而实际开支82071.50元,超支70986.93元;另一校办企业招待费按照收入比例控制数为33000元,而实际开支达122000元,超支89000元。

(2)通讯费开支无标准

如某校办企业通讯费开支没有任何规定,既无开支的范围也无开支的标准,某年度除平时报销固定电话费、手机费外,有一次竟报销电话充值卡费38300元、通讯器材(手机)8112元。

(3)明令禁止的费用照报不误

如某校办企业在报销各种招待费时,夹杂着报销歌厅费用、洗浴费用、汽车违规罚款等按规定严禁报销的费用。

(4)占用学校的资源不付费或付费不足

如某校办企业占用学校办公楼一层大约400平方米,而水电费、暖气费、应计提上缴的折旧费或房产占用费均未交纳;另一校办企业按规定每年应缴水电费、暖气费95351.66元,应缴房屋、中央空调折旧费318777.78元,均未缴纳;又如某校原来共有校办企业5家,占用学校房屋共计3000平方米,根据当地市价,其房屋使用费每年应缴纳500000元,而实际缴纳100000元。

4.财务管理基础薄弱。

(1)长期以来,校办企业普遍存在规模小、效益低、成本费用高等问题,企业负责人对会计知识了解少也不重视。(2)有的企业财会人员业务素质低、观念陈旧,难以适应当前经济发展的需要。(3)成本核算体系不健全,盈亏不实,不良资产有增无减。(4)内部控制薄弱,有的企业有章不循,资金收支缺乏统一的控制、计划,随意性大,使用混乱。

三、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校办企业财务管理无序的成因探析

1.事企不分,造就两种典型财务管理方式。

一种是以事业法人财务管理模式统揽企业财务管理,企业没有自,凡事先报后行,企业财务成了学校名副其实的第二财务,甚至成为事业财务不便处理时的方便场所,成为滋生腐败的沃土。另一种是学校以模糊财务管理模式管理企业财务,指标不实,任务不明,可有可无,放任自流,企业在财务管理上有绝对的自,能自主经营,能自主确定成本费用,其结果是财务成为经营者利用的工具,内控虚置,社会中介遮盖,企业损益无从考证,学校负亏不负盈。

2.财务核算不实,资产流失严重。

作为比较特殊的大多数全资国有校办企业,归纳起来不外乎两个宗旨:一是产学研结合的需要;二是筹集教育经费的一条渠道,为学校的发展补充财力。中职学校的校办企业不管国家给予什么宽松政策,如何鼓励企业发展赚钱,关键是赚了利润必须是学校和企业的,是集体的,而不是个人的。国家的优惠政策不是为个人谋利,而是为真正体现时代赋予中职学校校办企业的神圣职责――支持教育事业快速发展。但由于部分中等职业技术学校领导没有充分意识到财务管理工作是学校校办企业经营管理的中心内容,忽视或缺乏财务约束机制,没有及时建立一套权责明确、相互牵制的财务监督制度,致使企业在财务管理上漏洞百出。

3.部分企业资本金没到位,校办企业成了“空心人”。

部分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校办企业开办时,由于种种原因,资本金实际上没到位,先天就“贫血”,由此形成对国有资产管理的模糊概念:学校不投资也不管理,基本丧失了对企业经营中收、支、存的监管权,经营者人、财、物、产、供、销大权在握,公办私有,学校行政部门无法或无权干预企业行为。

4.管理方法简单,分配制度不健全。

由于部分中职学校校办企业管理中还没有形成较清晰的校办企业管理意识,企业内部管理表现出一种无序特征,管理处于分散的、盲目的无专门管理部门的状态,即使有专门管理部门,也大多存在目标不清、任务不明的状况。主要表现在制度建设不完善、产权关系不明晰、监督机制不健全、成本核算不规范、收入报酬不透明等方面。

四、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校办企业财务管理的对策研究

综合上述中职学校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笔者认为要做好中职学校的财务管理工作就必须建立一种“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具体表现为:

1.要解决校企之间产权关系长期不清的问题,明确学校对校办企业的出资数额和比例。

由于历史原因,大部分校办企业在成立时与学校的产权关系就不是十分清晰,随着校办企业的发展壮大,新增净资产的归属就更是难以划清。大部分校办企业在成立时,学校除以学校的名义即无形资产投入外,大都以拟让校办企业使用的固定资产等实物出具出资证明,当然也有以货币资金出资的,也有以货币资金出资后又抽回的,也有以借贷方式投入的,从而使校办企业达到法定的出资要求,开始以某校某公司之名开展经营活动。新增净资产的归属问题,按照企业改制产权界定理论,考虑学校投入的无形资产、有形资产,同时,考虑经营者的个人智力贡献,界定学校在校办企业的产权数额和比例。

2.明确校企双方的责权利关系,解决所有者缺位问题。

目前大部分学校与校办企业的关系,既不是规范的投资者与被投资者的关系,也不是规范的两个法人之间的关系,更多地表现为一种隶属关系,一种上下级关系,多了几分“一家人不分彼此”,少了几分“亲兄弟明算账”意识,这种不清晰的责权利关系,实际工作中往往是经营者越位,所有者缺位,导致校办企业负盈不负亏、使用学校的资源不付费或付费不足、侵占国家给学校的减免税优惠等问题。在明确了学校在校办企业的产权数额和比例的基础上,学校作为所有者,其职能部门要切实履行出资者管理职能,制定相应措施保证企业的发展和学校的利益不受侵犯,制定对校办企业经营者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明确企业费用开支范围和标准,明确资源占用费、免税款及目标利润的上缴数额和办法,确保学校权益不受侵犯;同时,明确经营者的责权利和奖惩办法,保障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抑制经营者超越职权;加强对企业遵守财经法规情况的监控,避免企业违法违规行为的发生。

3.实行事企分开,分清两个法人。

学校与校办企业之间的关系,是事业法人与企业法人之间的关系,彼此之间的法人财产要一清二楚。学校不应干预企业的正常经营活动,不再对企业进行行政管理,而是以出资人的身份监控企业的财产,监控经营者是否合法经营、是否完成经营目标,变“校办企业”为“校有企业”。

4.对校办企业进行科学管理。

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校办企业应按照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要求,精心组织财务活动,正确处理财务关系,在遵守国家财经法规的前提下,实现出资者、经营者利益的最大化。为此,要建立健全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堵塞各种增产节约,增收节支;引进现代企业管理技术和方法,向管理要效益,而不是靠投机取巧、“账外设账”取得“效益”;对企业进行纳税筹划,树立合理避税观念,杜绝偷税漏税行为;掌握国家财经法规,增强法制观念,依法经营,在政策法规允许的范围内去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

五、结语

校办企业是学校生财聚财的重要来源。如何将学校校办企业这块蛋糕越做越大,如何使学校投入的国有资产不蒙受无形的流失,如何使校办企业不断发展壮大,这就要遵循客观的经济规律,采用科学的手段进行探索改革,摒弃过去那种财务管理仅是事后算账的陈旧观念,逐步建立起适应现代企业制度的校办企业财务管理新体制,使学校合法权益得到基本保障,并使校办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实现科技领航的带头作用。

参考文献:

[1]现代财经.

[2]面向e时代的财务管理.

[3]原春耕.校办企业:不改不行了.中国青年报,2001.

[4]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规范校办企业管理体制试点问题的通知.2001.

上一篇:山区班主任应巧学《西游记》中的师徒 下一篇:生物玻片标本的制作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