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产学研一体化的中部创新区域

时间:2022-08-06 03:58:44

构建产学研一体化的中部创新区域

【摘要】中部地区要努力构建创新型区域,通过政府发挥主导作用、企业发挥主体作用、高校发挥基础和生力军作用、科研院所发挥骨干和引领作用、市场发挥科技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积极推动自主创新。

【关键词】产学研一体化 中部地区

一、创新区域的内涵

创新型区域是创新型国家的基础和有机组成部分,只有各经济区域向着创新型区域的方向发展,创新型国家的目标才指日可待。创新型区域是由区域内的政府部门、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组织以至个人共同协力,以增强区域自主创新能力为中心环节,以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主线,推动区域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在区域内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和谐社会。围绕建设创新型区域,推进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围绕建设创新型区域,督促发展循环经济,加强环境保护等,努力推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同时,围绕建设创新型区域,推进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推动扩大就业,促进社会保障,完善公共服务,推进民主法治,努力推进社会和谐。

创新型区域包含了三个方面的内涵:一是要依靠自主创新支撑经济发展;二是使自主创新成为区域内个人、组织的普遍行为;三是能够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制度基础。为此,构建创新型区域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实现区域创新与国家创新的总体目标相一致,创新目标应该立足区情、体现特色,形成合理的空间开发结构,规划发展必须由地方政府来统一部署,并从法律的角度加以规范,保护和促进企业的创新积极性,建立各具特色和优势的区域创新体系,促进地方科技力量的有机结合,发挥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系统整体作用,增强自主创新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加速力度。

二、创新型区域的平台建设

创新型区域的建设离不开内外环境的建设,必须构筑服务于创新型企业集群这一主体的自主创新平台,包括政策平台、投入平台、组织平台、服务平台等。通过创新型区域的平台建设,实现区域自主创新由偶然向必然、由低级到高级、由局部到全面的跃跃,推动区域原始创新、系统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的持续提升,推动区域经济跨越式发展,推动区域和谐社会构建。

1、创新型区域的政策平台

中央强调,要坚持把推动自主创新摆在全部科技工作的突出位置,大力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大力增强核心竞争力,在实践中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技创新的路子,这就为我国的科技发展战略指出了主攻方向。创新型区域的主导是地方政府,最关键的就是政策,即要提出创新型区域建设的目标,并为自主创新提供有利的制度保证和政策环境,在法律政策、财税、政府采购等方面全方位地支持企业自主创新,并采取突破体制障碍所需要的一些相应政策。地方政府要统一制定创新型区域的政策方向。

中部地区各省的地方政府要用政策引导企业成为自主创新的主体,要以积极的区域技术政策和产业政策,强化企业自主创新的动力机制,加快推进企业产权及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改革,克服研发投入的体制,增强企业技术创新的内在动力。同时,要强化相关的财税等优惠政策的落实,促进企业创新体系的建设和发展。用政策支持企业建立健全研发中心,强化企业在产学研结合模式中的重要地位。鼓励和支持企业建立和发展各种形式的自主创新战略联盟,推动应用基础性、行业共性、战略性技术的研发工作。

2、创新型区域的投入平台

创新型区域能否得以又快又好地建设,直接与其投入休戚相关。目前东部区各省市平均R&D经费支出远远超出全国和其它地区的水平(见表1),东部地区R&D经费总支出及所占全国总比例也远远高于其他三大区域,这也可以解释,东部地区何以在改革开放以来持续地保持了高速增长,其重要原因之一即在于以大量的R&D投入支撑起了本区域发展的技术平台。

因此,中部地区各省地方政府必须有持续的投入机制来扩大区域科技实力,促进自主创新。这种投入更多地要解决发展过程中基础性研究、公益性研究、战略高技术研究、技术平台、科学普及等重大公共产品的产出和供给能力,这种投入更多的是指资金投入。实现经济政策与科技政策的协调,通过税收、金融、贸易和政府采购等政策,鼓励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大力推动集成创新,力求原始创新激励自主创新,使经济增长逐步转移到自主创新的基础之上。

通过完整的政策支持,地方政府要引导企业加大技术研发投入。一方面,对坚持自主开发的区域内企业,地方政府应适当降低其各种费用支出的负担,让企业有更多的利润可以投入到技术创新中。另一方面,在地方政府采购中,要在一定条件下对本地开发的产品给予优先采购权。对促进产业技术进步和新产业的成长,应采取更为积极的采购制度,有目的地增加对技术创新的引导,以激励企业R&D投资和实现产业化的积极性。通过明确的政策导向,让中部地区的企业自主开发获得更好的创新环境。同时,建设好中部地区内的各种资本市场,形成创新型中部地区的“政府投入+企业投入+社会投入”模式,为自主创新的发展提供可靠的经费支持。

3、创新型区域的组织平台

中部地区的地方政府要通过深化经济和科技体制改革,引入竞争机制,建设以企业为核心、产学研有机结合的区域创新体系。通过系统内各要素的互动作用,推动该地区以市场为基础的知识和人才资源流动,实现知识有效的积累、传承与增长。通过技术扩散和产业群活动,不断采用新工艺、催生新产品并取得较大的投资回报率,有效地实现技术创新。

对于科技资金的投入必须建立一整套组织机制来加以保证,通过改变地方科技投入体制,调整预算制度、科技资源配置机制,切实支持一些真正能够产生公共产品的基础平台。地方政府要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优化科技力量布局和科技资源配置,大力促进科技型企业的发展。为此,要推动区域内的应用型科研机构和设计单位实行转制,可以转变为科技型企业、整体或部分进入企业、转为中介服务机构等;地方政府应通过科技项目招标方式,继续对这些科技型企业从事的共性、关键性、前沿性产业技术研究活动予以支持;现有社会公益型科研机构要实行分类改革,对于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无法得到相应经济回报的科研机构,在调整结构、分流人员的基础上,按非营利性机构的机制运行和管理,地方政府主要通过扶持政策、竞争择优方式提供科研项目和基地建设经费。同时,完善科技人员管理制度,鼓励转化科技成果,并积极探索建立创新失败保障机制。

在创新型区域组织平台的搭建中,科技孵化中心是一种重要组织。科技孵化中心是20世纪80年代初在西方发达国家出现的一种新型组织,它以扶植小企业的成长为己任,通过为创业小企业提供低租金的研发办公场所、通讯设施计算机和技术等方面的共享设施,以及系统的培训和咨询,政策、融资、法律与市场推广等方面的服务支持,并提供其发展所需用的部分资金,降低创业企业的创业风险和创业成本,提高企业的成活率和成功率。

中部地区在市场运行机制尚不健全、科技开发创业支撑环境不够理想的情况下,应该借鉴欧美各国和我国先进地区科技孵化中心的成功经验,在区域内的中心城市和次中心城市建立起一批功能齐全、服务一流的科技孵化中心,通过方针政策的引导,提供高效低价的技术咨询、设施和帮助筹措创业和发展资金,使高新技术产品形成规模经济并打入国内外市场。

4、创新型区域的服务平台

要想不断增强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加快创新研发型企业的发展,中部地区的各级政府就应该在信息、人才、资金、技术、管理咨询等方面构建有效的企业技术创新服务体系,增强本地区企业持续技术创新能力。各级科技行政管理部门在进行科技攻关计划和高技术发展计划等各类技术创新计划的项目申请指南编制、技术方案论证等时,要多多关注、征询和采纳企业内技术人员、科研院所和高校专家的意见。要用一套好的机制整合科技资源及科研力量,完善科研院所内部管理机制,创新科技投入机制,激发企业创新和科研院所发展的活力;要营造良好的政务、政策、法治和社会环境,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在政府服务机制改进的过程中,还要大力发动咨询、评估、法律、审计等社会化的中介服务,形成创新型区域的“政府服务十会中介服务”模式,推动区域自主创新在更大范围内持续涌现。

科技公共服务平台是建设创新型区域的服务平台的一大重点,是一个开放高效的科技创新创业的服务体系和保障体系,主要通过大型公共科技设施建设、科技数据与科技文献资源共享、自然科技资源保存与利用,构筑一个为全社会科技创新服务的共享平台,其目的是要强化科技创新的公共服务供给、改善创新创业环境、优化创新资源品质、降低企业和个人创新创业成本。

三、培育和强化市场机制,实现产学研一体化

要推动中部地区的自主创新,实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关键在于要促进生产要素特别是与自创新有关的因素在区域内以及区际间的合理流动。区域市场体系是由各类专业市场组成的完整体系,是各类专业市场的有机统一体,它不仅包括商品市场,还包括劳动力、技术、信息、房地产、产权等生产要素市场。当前应着重发展金融市场、劳动力市场、技术市场、信息市场、房地产市场、产权市场等生产要素市场。在中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中,要以市场为纽带,组建产学研联合体,充分发挥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各自优势,实现优势互补、信息共享与利益共享,全方位、多渠道拓宽自主创新领域,做到技术引进、消化吸收与自主开发相结合,最终实现由技术引进为主向自主开发为主的转变,实现产学研一体化,带动产业结构更加科学合理地优化升级(如图1所示)。

【参考文献】

[1] 彼得.尼茨坎普:区域和城市经济学手册(第一卷)区域经济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

[2] 陈才:区域经济地理学[M].科学出版社,2001.

[3] 陈继勇、肖光恩:国外关于聚集经济研究的新进展[J].江汉论坛,2005(4).

[4] 陈清泰:“沙滩”上的工业经济[J].财经,2005(26).

[5] 陈秀山、张可云:区域经济理论(第1版)[M].商务印书馆,2004.

[6] 程选:我国地区比较优势研究[M].中国计划出版社,2001.

[7] Brock W.A、Steven N Durlauf:Growth Empirics and Reality[J].The World Bank Economic Review,2001(2).

上一篇:我国各省市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研究 下一篇:对湖北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状况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