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课堂结尾怎样成为点睛之笔

时间:2022-08-06 03:47:36

高中英语课堂结尾怎样成为点睛之笔

【摘要】笔者依据教育教学理论,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对高中英语课堂结尾如何高效潜心探索。所谓横向联系法,就是课堂要结束时,帮助学生把知识网络化,组团记忆效果不错;探究创新法,就是学生的课堂学生做主,引导学生站在出题人角度,探究高考的题眼;文道结合法,顾名思义,在英语课堂上渗透德育,拓宽学生眼界,培养国际视野;联系实际法,陶行知说,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目前高考着重考查的也是学生在具体语境中的听读写能力。

【关键词】高效;横向联系;探究创新;文道结合

莎士比亚曾经说过:“结尾好一切都好。”汉语中也有“织筐编篓,重在收口;描龙画风,重在点睛”“善始善终”的说法。一节好的英语课,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结尾的好坏。然而在教学实际中,很多英语教师不注重结尾的设计,往往是课堂伊始精雕细琢,洋洋大观,引人入胜,到了结尾却是江郎才尽,虎头蛇尾,草草收场。那么,如何实现高效的课堂结尾呢?

一.横向联系法

英语课程标准中说,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所谓横向联系法,就是引导学生根据本课所学的内容,把本单元或者前几课相似的知识点,有机的联系起来总结出一些规律性的东西,有利于以后的巩固记忆。比如,在学习《倒装》一课上,学习倒装的基本规律之后,教师提出问题:“同学们,请用一句话总结全倒装的现象。有时为了保持句子平衡或使上下文衔接紧密,表示地点的介词副词放在句首,此时句中主语和谓语完全倒装。重心在表示地点的介词副词和全倒装上,发散思维,像一种食物。”学生恍然大悟,原来是介腐肉,在上桌前必须要上下颠倒。两句话总结倒装的规律:地道的介腐肉要全倒(表示地点的介词副词放在句首要全倒装);尽管你也如此地否定这,只要你一看见太阳就半倒装(划线词对应的英语放在句首时,主谓半倒装)。

在学习了agree一词的用法之后,教师可引导学生试着来翻译这样一段涵盖该词用法的文章,组团记忆聚划算。汤姆问我太太是否同意去北方度假时,我说她同意我的想法,于是我们就定了日子。我太太对我们的做法表示同意。我们相信那里的气候会适合我们。

二.探究创新法

课程标准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使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思考,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创新运用知识的能力。据此,教师可根据教学具体内容,设计出“探究创新法”的课堂结尾。

高中英语习题课的容量是很大的,做一套题,需要2小时,评讲一套题需要1节课的时间。可是,教学效果呢?老师一再强调的基本问题,学生往往是一错再错。究其原因,大部分学生是为了学习而学习,没有充分重视错题,往往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因此,每节讲评课,老师应该留有一部分时间,让学生找出该节课出现的典型错误或者类似易混点,让学生自我探究,在山重水复的迷茫后,学生会有柳暗花明的欣喜。在高一下期学习定语从句后,教师展示例题,引导学生思考先行词都是表示时间的词语,为什么前者用when而后者用which?定语从句关系代词和关系副词,是高考考点。

在一次改错题的练习后,试着让学生结合例题总结,改错题常常出现的错误类型。可以提示动词,名词,形容词,代词,连词分别如何设题?学生思考讨论后,会知道动词注意时态语态和现在分词,过去分词;名词要分清单复数以及可数不可数;形容词副词分别修饰的词类;代词要注意男女以及主宾格;转折因果并列连词在语境中区别。

在语法课动词不定式的结尾时,我们还可以让学生试着翻译英语谚语:To see is to believe[眼见为实];To give is better than to take[奉献总比索取高尚];It is easier to say than to do it[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相信无需多说,学生会兴致勃勃地轻而易举记住如此生动的谚语。

三.文道结合法

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差异,拓宽视野,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观”,即将语言知识的传授和思想教育有机的统一起来。英语教材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我们教师要通过课文内容,让学生了解世界各国,了解身边社会,焕发学生内心对真善美的追求,面对困境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以及对身边人身边事的人文关怀,继而上升到爱护环境保护地球,欣赏不同种族文化的国际视野。请看北师大版教材课文第17单元一课结尾时,教师提出问题―你觉得王俊彦是怎样的人?由文章中主人公的经历,学生很容易说出,面对困境她坚持不懈地努力永不言败。而后教师引导学生,从王的经历中我们确信自信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教师进一步向学生展示关于成功的谚语“天才不过是勤奋而已”“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在高一第十单元第一课《物质世界》要结尾时,引导学生讨论金钱的意义,让学生明白钱并非万能的,人生的意义在于家庭和睦平安喜乐。

四.联系实际法

课程标准中多次提到,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教师应杜绝对学生进行单纯语言知识的传输和灌输;应结合他们生活的实际和今后使用英语的需要,通过大量语言实践和有意义地语言运用,帮助他们掌握语言基础知识,提高语言技能和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生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因此,英语课堂的结尾,如能采用联系实际法,让学生在“学中用,用中学”,那么对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以及学生的终身学习英语的能力将是有力地推动。同时跟踪近10年高考书面表达题,我们归纳出三大特征:以记叙文、应用文为主,形式为写信,以国内生活、主要以学生校内外生活为话题。因此,在学习了北师大版教材第一单元的课文之后,笔者及时跟进复习,强化学生对于短语的掌握,为此,笔者在课堂要结尾时,让学生根据课文连词成句,口述了介绍学校生活的小作文。在高三复习课《各种时态的被动语态》一课的结尾,我展示了一篇介绍家乡济源的文章,挖空让学生填各种被动语态。在第四单元第一课《明天的世界》一课结尾时,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网络的优缺点,引导学生把课文稍加变动近似一篇高考范文

一堂好课如同一部完美的电影,它不仅要有精妙绝伦的开端和发展,更要有一个引人遐思完美收官的结尾。相信只要我们确立学生课堂主体的地位,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只要我们站在学生角度,想学生之所想,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帮助学生形成有效地学习策略;只要我们的课堂充满生活气息,学习与生活合一,那么“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课堂现象指日可待,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岂能不与时俱进?

参考文献

[1]《让初中英语课堂结尾亮出精彩》中学教学参考 季建云2010.11

[2]《英语课堂结尾例谈》 池州师专学报 戴军,李建平2006.4

[3]《让英语课堂教学的结尾成为“豹尾”》 读与写 徐萍2012.6

上一篇:从胡适的新诗改革看新诗出现的不足 下一篇:主体参与型教学模式在高职思想政治课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