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的人性论及其启示

时间:2022-08-06 07:32:38

摘要:荀子的教育思想以人性论为基础,强调教育“化性起伪”的作用;通过“礼义积伪”,即内容上重视礼义,方法上强调真积力久最后达到社会安定和谐,“明分使群”的目的。荀子的人性论思想告诉我们,要通过教育建立一个精神的家园,不能迷失于物质的洪流之中。

关键词:荀子 荀学 性恶论 修身

荀子名况,又称荀卿或孙卿,战国后期赵国人,是我国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荀子的哲学思想深刻而丰富,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内容主要包括天道观、人性论与认识论三个部分,三者具有内在的紧密联系。先秦儒家提倡“天人合一”的天道观念,认为天是人类社会的主宰,强调人要适应天道,顺天的意志而行。荀子借用道家自然之天的思想,将自然之天与人类社会做出区别,明确“天人之分”;同时批判道家消极避世的人生态度,提出人定胜天,制天命而用的主张。正由于此,我们将荀子视为一位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家。在认识论方面,荀子认为人类具有认识世界的能力,并且世界也是可以被认识的。“凡以知,人之性也;可以知,物之理也。” (《解弊》)荀子将人们认识世界的基本步骤,由浅到深依次分为:闻、见、知、行,并认为在实践中的应用是认识的最终步骤与终极目标。在认识过程中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解除认识的片面性以避免错误的认识,即“解弊”。为达到“解蔽”目的,荀子提出“兼陈万物而中县衡”以及“虚壹而静”的主张,即虚心地认识事物,经过对比加以鉴别,不能因为已有的知识影响对新事物的认识。由于认识论与教育教学活动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教育学者通常对荀子的认识论思想进行较为深入的研究,对“闻见知行”的教育步骤与“虚壹而静、兼陈中衡”的教学原则有着十分详细的论述。但是,教育的对象与终极目标都是人,人性论直指教育的本质,直接决定了教育的起点与目标,因此研究荀子的人性论相对天人观、认识论更有助于我们认识荀子的教育思想。

一 、“性伪之分”

人性是先秦各派学者争论的核心,很多学派、学者对人性提出了自己的理论,比较著名的有孟子的“性善论”、墨子的“素丝说”以及告子的“性无善恶论”。荀子通过总结前人的人性论思想,提出了具有唯物主义色彩的“性恶论”。荀子首先从“性伪”对立的角度定义人性:“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礼义者,圣人之所生也,人之所学而能,所事而成者也。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是性、伪之分也。”(《性恶》)从广义上说,“性”与“伪”都是指人的属性、能力,但是以能否需要后天学习而获得为标准,“性”、“伪”有着明确的区别。“性”是人类生物性的、与生俱来的、每个人都具备的本能、本质;“伪”是需要通过后天教育、实践才能够获得的能力,以及社会实践的成果,具有深刻的社会学涵义。

“性”的基本内容包括三个层次,最基本的是指人的生存需要,如衣食住行的物质需要,“饥而欲饱,寒而欲暖,劳而欲休”;其次指人生理功能,包括“目可以见,耳可以听”的感官功能、七情六欲的情感表达;第三层是指人对物质生活与享受的追求与占有的欲望,如“目好色,耳好声,口好味,心好利,骨体肤理好愉佚”的享受欲望、“好利而欲得”的物质追求欲望,“富而不愿财,贵而不愿执,苟有之中者,必不及於外”(以上皆出自《性恶》)的占有欲。

相对“性”而言,“伪”的本质是在生活、实践、教育过程中能够掌握的后天的能力、方法、知识以及社会实践的成果,即所谓“夫感而不能然,必且待事而后然者,谓之生于伪。”(《性恶》)广义上说,人类所特有的社会性的生产生活活动,都属于“伪”的范畴。例如礼义的创作,陶器、木器等工具的制造,都是人们通过社会劳动与生活创造出来的,仅仅凭借人的生物之“性”是不可能完成的:“凡礼义者,是生于圣人之伪,非故生于人之性也。故陶人埏埴而为器,然则器生于工人之伪,非故生于人之性也。故工人斫木而成器,然则器生于工人之伪,非故生于人之性也。”(《性恶》)狭义上说,荀子的“伪”主要指圣人创造出的“伪”,即礼义、法度。虽然说圣人、工匠都具有先天的“性”以及后天的“伪”,但是由于圣人的“伪”的社会价值与重要性使得圣人与众不同:“故圣人之所以同于众,其不异于众者,性也;所以异而过众者,伪也。”(《性恶》)

在区分“性”与“伪”之后,论证“人性本恶”还需要定义何为善恶。荀子看来,所谓善恶有着深刻的社会意义:“凡古今天下之所谓善者,正理平治也;所谓恶者,偏险悖乱也。是善恶之分也已。”(《性恶》)善恶的划分是以国家的安定、社会的和谐为标准的。战国末年,群雄逐鹿,战乱连年,荀子亲眼目睹了生存于乱世的人们挣扎求生的困境,自然地将和平安宁的生活作为人类追求的终极之善。以这样一种社会性的善恶的角度看人的“性”与“伪”不难看出其中的不同以及善恶的倾向。

人类生存的前提是要满足基本的物质需求,人的本性自然就是依照人类的生物本能追求物质生活。但是,相对有限的资源说来,人的物质欲望是无限的,“夫贵为天子,富有天下,是人情之所同欲也。然则从人之欲则执不能容,物不能赡也。”(《荣辱》)如果放纵人们的欲望,没有节制地追求物质利益与感官享受,必然由于物质资源的有限性而引起争夺,从而引起社会的动荡。从这一点上说,人性是恶的。“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 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生而礼义文理亡焉。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性恶》)如果要避免这样的情况发生则需要礼义、法度,即相当于今天的道德、法律等社会规则发挥教化、约束的功效:“故必将有师法之化,礼义之道,然后出于辞让,合于文理,而归于治。”(《性恶》)师法、礼义是圣人所创造的“伪”,是自然人所不具有而社会人必须掌握并遵守的社会准则、道德约束,是作为个体的人类经过后天的教育、环境的熏陶,通过生活、生产等实践活动才能掌握的“伪”。通过习“伪”最终能够约束、改变人的本质,使社会归于和谐安定,达到善的境界。因此荀子将其人性论总结为“人性本恶,其善者伪”。

上一篇:宠物殡葬的市场机会和营销策略 下一篇: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及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