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的“礼”

时间:2022-10-04 03:54:35

[摘 要]先秦大儒荀子主张“隆礼重法”,但他的语境中的“礼”与以往儒家所指不尽相同。对于荀子来说,认为人性自然趋向于“偏险悖乱”的“恶”,故而必须导其向“善”转变。“善”的表现即是知悉与掌握作为大利的“礼”的分际。为此,荀子提出“礼者,养也”的说法,以“礼”、“义”为调节人们欲望,供给人们需求的最高方法。也正因为荀子对“礼”的本源有这样的认识,故而他提出了独特的礼“三本”说。以礼为“生之本”、“类之本”、“治之本”。荀子以“养”言“礼”,与孟子对“礼”的起源的观点相比,有着重大差异,决定了他始终不能脱开“利”而言“礼”、“义”。

[关键词]荀子;礼;儒家

荀子主张“性恶”,即他认为人性会天然地向“偏险悖乱”的“恶”转变。这种主张使荀子必然面对一个问题:代表着“善”的“礼义”从哪里来?荀子很好地回答了这个问题。

对于孟子来说,“礼义”的端倪天然为人所有,“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义之端也”,而荀子则认为“凡礼义者,是生于圣人之伪,非故生于人之性也”,这意思是说,礼义产生于圣人的人为造作,并不是人的本性自然产生的。荀子借一个譬喻对“伪”与“性”做了区别:“故陶人埏埴而为器,然则器生于工人之伪,非故生于人之性也。故工人斫木而成器,然则器生于工人之伪,非故生于人之性也。”荀子的意思是说,礼义之于人性,就像木器或陶器之于木材与粘土一样;人性是天生的,“礼义”却来自于人为的制作。

人性皆“恶”,“圣人”亦然,那么“圣人”为什么又会制作代表着“善”的礼义?荀子的回答是:没有“礼义”的社会将会“乱”。“乱”指的是由于人与人之间的争夺而产生的混乱局面。荀子说:“礼起于何也?曰: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必不穷乎物,物必不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以起也。故礼者,养也。”即人天生就有对外物的欲求,欲求无厌就将引发争斗。争斗带来的混乱会使社会陷入困境。先王厌恶这种混乱,所以制定“礼”、“义”来划分界限,以此来调节人们的欲望,供给人们的需求,使人们的需求不因为财物缺乏而不敷供给,使财物不因为人们的欲望过度而用尽,使这两个方面相互制约而协调增长,这就是礼的起源。所以,“礼”就是调养。

“礼”何以能“养”,亦即何以它具有划分界限、调节欲望、使社会不会出现“乱”的局面的作用,荀子解释说:“先王之道,仁义之统”以及记载着它们的《诗》、《书》、《礼》、《乐》等典籍,对于人的作用,就像蓄积储备之于度日一样,平日人的欲望虽不免因此受到约束,但却可以应付长远的需要。“礼”对于人来说是一种长远而不能为短视者所知的“大利”,故而“礼”可以“养”。

荀子论“礼”的本源,以往被讨论较多的还有他的礼“三本”说。荀子认为“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即天地是生养之本,祖先是族类之本,君师是治理之本。但“三本”中的“本”与其被释为“礼”的本源,不如将其释为先王制作“礼”的根据。“三本”显然都有生人养人的共同特点,所以才受到人们的礼敬。也即是说,礼有“三本”实际正是对“礼者,养也”的证明。

荀子以“养”言“礼”,与孟子对“礼”的起源的观点相比,是有着重大差异的。孟子明确说“礼”起源于人的向“善”之心,“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恭敬之心,礼也”、“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礼之实,节文斯二者是也”,对于孟子来说,“礼”的根本就蕴藏在人天然即有的“辞让之心”中,其作用在于裁制人的“仁”与“义”。由孟子的观点推论,荀子的“三本”说大致也会被孟子所认可,但孟子认可这说法的原因却与荀子相异。孟子说:“口之于味也,有同耆焉;耳之于声也,有同听焉;目之于色也,有同美焉,至于心,独无所同然乎?心之所同然者何也?谓理也,义也。圣人先得我心之所同然耳。故理义之悦我心,犹刍豢之悦我口。”礼敬先祖、君师在孟子这里是由于先祖、君师――他们常常被尊奉为“圣人”――率先觉悟并扩充了“心之所同然”的“理”、“义”的缘故;而对于荀子来说,先祖、君师被礼敬则首先是由于他们能够调处人的口之“同耆”、耳之“同听”、目之“同美”的缘故。荀子与孔、孟的这种分别,决定了他始终不能脱开“利”而言“礼”、“义”。

参考文献:

[1]《孟子・公孙丑上》。

[2]《荀子・性恶》。

[3]《荀子・性恶》。

[4]《荀子・礼论》。

[5]《荀子・礼论》。

[6]《孟子・公孙丑上》。

[7]《孟子・告子上》。

[8]《孟子・离娄上》。

[9]《孟子・告子上》。

基金项目:本文为2012年度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青年基金资助项目(12CZS067)、2013年度内蒙古哲学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2013C111);2011年度内蒙古科技大学创新基金项目(2011NCW024);2011年度内蒙古科技大学创新基金项目(2011NCW013)

上一篇:试论元代“四等人”制 下一篇:公共图书馆在实现中国梦中所扮演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