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数学难教的原因及对策研究

时间:2022-08-06 06:25:11

农村初中数学难教的原因及对策研究

农村学校,大部分初中学生普遍感到数学枯燥无味,对数学不感兴趣并产生厌学情绪。这给初中数学教学带来了很大困难,根据我的调查和我在教学中的实践我认为农村数学难教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一、学生小学基础太差

小学基础差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如学校、家庭、社会以及学生的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等。现在农村的多数孩子由于父母都在外打工,孩子都是由爷爷、奶奶带着,爷爷、奶奶多数都是只管孩子的衣食问题,对于他们的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他们往往疏于管理,这部分学生行为习惯差,对学习不感兴趣,求知欲低,意志薄弱,再加上数学课比较抽象,计算也较多,他们一遇到计算量比较大、计算步骤比较繁琐的题,他们就会产生畏难情绪,缺乏克服困难、战胜自我的坚韧意志和信心。这给教师的教学也带来了困难。

二、学生学不得法

许多同学进初中入后,还像小学那样,有很强的依赖心理,跟随老师惯性运转,没有掌握学习主动权。主要表现在不定计划,坐等上课,课前没有预习,对老师要上课的内容不了解,上课忙于记笔记没听到“门道”。老师上课一般都要讲清知识的来龙去脉、剖析概念的内涵、分析重点难点、突出思想方法。而一部分同学上课没能专心听课,对要点没听到或听不全,笔记记了一大本,问题也有一大堆,课后又不能及时巩固、总结、寻找知识间的联系,只是赶做作业、乱套题型,对概念、法则、公式、定理一知半解,机械模仿,死记硬背,也有的晚上加班加点,白天无精打采或是上课根本不听,自己另搞一套,结果是事倍功半收效甚微。久而久之,数学学习就变成了一幅沉重的负担,长期处于困惑、苦恼或失成望之中。沮丧、自卑、抑郁、退缩、被动的情绪体验最终导致这些学生严重的自我否定观,丧失学习数学的信心。这都给教学带来了困难。

三、师生关系不融洽

受旧观念影响,教师往往唯我独尊,遇事不去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不注意体会学生的思想感情,凭主观印象办事,独断专行,结果造成学生心理不满,出现抵触行为,甚至在背后议论教师等。反过来,教师又抱怨学生品质坏,戴上有色眼镜看学生,师生关系恶性循环,学生也不能好好地学习,双方的利益都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另外教师偏爱少数优秀学生也是造成师生关系不融洽、不和谐的一个主要原因。这都使教师不能顺利地开展教学工作。

针对以上情况,我认为农村初中数学教学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进行异步分类教学

设计教学要以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能力为出发点,而且要对同一学习内容要设计不同的学习方式、活动方式,让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尝试机会,设计适当的“困难性”题目,让学生思考、探究、讨论,不断激发思考的兴趣,挑战自己的智力和能力,学生通过自身的努力,克服困难而得到答案,体验到攻克难题的艰辛,感受数学的乐趣,感受学习的成功,体验成功的愉悦,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从而提高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如果教师用整齐划一的、较高的要求来对待所有学生,必将挫伤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动摇其本来就很脆弱的信心,因此,实施分层次教学是有积极意义的。作业分为“选做题”和“必做题”两类,“选做题”难度较大,只要求那些中等以上程度的学生完成。

二、教学生学会学习

(一)加强学法指导,培养良好学习习惯,帮助他们制订学习计划,使学习目的明确,时间安排合理,不慌不忙,稳扎稳打,它是推动学生主动学习和克服困难的内在动力。但计划一定要切实可行,既有长远打算,又有短期安排,执行过程中严格要求自己,磨炼学习意志。

(二)让学生养成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好习惯。课前预习不仅能培养自学能力,而且能提高学习新课的兴趣,掌握学习主动权。预习不能搞形式、走过场,要讲究质量,力争在课前把教材弄懂,上课着重听老师讲课的思路,把握重点,突破难点,尽可能把问题解决在课堂上。及时复习也是高效率学习的重要一环,通过反复阅读教材,多方查阅有关资料,强化对基本概念知识体系的理解与记忆,将所学的新知识与有关旧知识联系起来,进行分析比较,一边复习一边将复习成果整理在笔记上,使对所学的新知识由“懂”到“会”。

(三)独立作业是学生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灵活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进一步加深对所学新知识的理解和对新技能的掌握过程.这一过程是对学生意志毅力的考验,通过运用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由“会”到“熟”。

(四)系统小结是学生通过积极思考,达到全面系统深刻地掌握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的重要环节。小结要在系统复习的基础上以教材为依据,参照笔记与有关资料,通过分析、综合、类比、概括,揭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以达到对所学知识融会贯通的目的。经常进行多层次小结,能对所学知识由“活”到“悟”。

三、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注意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尽量减少失误,悉心呵护良好的师生关系。作为一名教师,要心胸宽广,善于用尊重他人的行为影响学生,对学生的不礼貌行为,应采取宽容的态度,适当加以疏导,不激化矛盾。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亲师”是指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学生接受教师教育的前提。教育是一门艺术,对待师生关系,教师和学生都应该采取积极的态度,正确理解“民主”、“平等”的内涵,对教育过程中发生的问题在思想上要有明确的认识了,处理要适度、妥当,既不小题大做,过分渲染夸大,也不简单粗暴,草草了事,这样才能促进师生关系健康、和谐。

总之,农村数学教学是一项系统复杂的过程,需要我们坚持不懈地努力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我们只有转变陈旧的教学观念;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教会学生学习;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有利于学生学习的良好氛围;进行异步分类教学,才能逐步改变我们农村数学教学的这种困难局面。

(作者单位:河南省武陟县谢旗营镇中心学校)

上一篇:浅谈小说中环境描写的作用 下一篇:少数民族地区初中留守学生有效教育模式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