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前三分钟说话训练之我见

时间:2022-08-06 04:52:16

课前三分钟说话训练之我见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与发展,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已经成为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如何有效地在语文教学中培养、训练学生的说话能力,提高学生语文学习能力是本文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课前三分钟说话训练;训练方法;语文教学

说话,要能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具有一定的美感,能起到打动、感染、折服听者的效果。为了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每节语文课课前安排学生轮流上台进行三分钟左右的说话训练,是很有必要的。那么,如何利用课前三分钟呢?下面从五个方面谈谈具体的训练方法。

1.调动兴趣,实现“敢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前三分钟说话训练要立竿见影,学生的成就感才会增强。老师要善于抓住契机,让每位学生主动参与,并在“活”的基础上,力求内容与形式的趣味性,让学生达到“乐此不疲”“流连忘返”的境界。课前三分钟演讲形式多样,讲话的体裁不限,内容主题自定,充分给予了学生发挥的空间,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也符合他们渴求个性与自由的心理愿望。

有了一定的兴趣,不一定就敢在大众前说话,部分学生对上台讲话存在畏惧心理。刚开始,训练要求不宜过高,要“寓教于乐,启智于趣”。比如先背诵诗句篇章、名人名言,再鼓励学生讲述一些简单的笑话、小故事、寓言、童话等,帮助学生克服羞涩与胆怯心理,调动其说话的兴趣,燃起“想说”的焰火。因为这时候哪怕是一点小小的成功,都能激发学生奋进的波澜。所以,训练的目的在于锻炼胆量,丰富词汇量,养成良好的习惯,从而训练学生说话的准确度、简洁度和合理性。

2.演绎灵动,激励“愿说”

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讲台不再陌生,害怕心理也已消除,这时应让每个学生“置身事内”,充分表现个性,并尽可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变“要我讲”为“我要讲”,并结合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积累,将说话重点转入语言的锤炼、思维的拓展方面,训练学生说话的巧妙度、有效度和生动性。

即兴演讲就是一种很好的训练方式,学生可以根据不同的场合、对象选择简明得体的语言表达方式,这样,他们说话的水平也能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3.展示个性,培养“会说”

“会说”即说得优美。美,也就是语言表达得形象、生动,富有情趣。“对于我们的眼睛来说,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因为,美就在我们的身边,所以养成有礼貌的说话习惯很重要。据此,在平时的训练中,应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根据情境设计语言,做到有礼貌、得体等。说得美,还包括说话时体态的优美,如说话时能配合较自然贴切的手势,有的还能眉目传“情”。

4.增大源流,继续“善说”

在说话的教学中,即使有良好的说话技能以及训练有素的心理准备,如果没有充足的素材,那你的说话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教师必须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说”的素材。语文课本是最好的说话训练材料,教师要把“说”的训练与语文课堂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密切联系起来,随时进行训练。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创造条件让学生多听,充分利用多媒体、录音等,向学生提供大量的听力材料,并开展丰富多彩的听的活动,扩大学生的语言信息量。这既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听力理解水平,拓宽他们的知识面,又能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5.方法灵活,游刃有余

(1)自由畅谈。口头描述与生活、学习有关的事件,从自己的生活见闻、感受入手,准确描述事物特征、所寓事理,得于心,应于口,用于手,同时训练他们思维的严密性。

(2)自主品评。评价的内容可以针对演讲者的说话技巧,也可以针对演讲内容发表自己的见解。这样,听者认真聆听,丰富了知识,拓宽了视野。及时点评,既可提高听者自己的评析欣赏能力,又可促使演讲者扬长避短,真正意义上提高其能力。

(3)自发辩论。教师在一定时期内,针对一些敏感的、热门的话题给出一些论题,让学生在三分钟内自发自由地辩论,既可训练学生的瞬间反应力、创造性思维力,又可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力。

口头语言表达能力,作为社会交际的一种手段,在现代社会生活中愈来愈显示出它的重要性。对初中学生进行语文课前三分钟说话训练,旨在改变以往语文教学重文字写作、轻语言表达的倾向,有利于扩大学生阅读面,达到以说促读、以读助说、以说带写的目的,从而促进初中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和提高。

课前三分钟演讲给予学生的不仅是一个说话的机会,更是一个建立自信心的平台。一节回味无穷的语文课,需要丰富多彩的三分钟演讲来奏响课堂教学主题曲的前奏。我们期待课前三分钟演讲可以带给学生更多的精彩,我们相信课堂可以更灵动地演绎,我们正在摸索中前进,以便更好、更有效地服务于课堂。

参考文献:

[1]叶 澜.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论中小学教学改革的深化[J].教育研究,1997(09).

[2]陈秀玲.教学的动态生成过程与教学设计[J].上海教育科研,2003(12).

(作者单位:福建省长汀县新桥中学)

上一篇:聚焦语言文字,直面语感培养 下一篇:论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教育中的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