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班级管理的困境和出路

时间:2022-08-06 03:54:05

中学班级管理的困境和出路

【摘要】班级管理是学校管理中最为基层的管理活动。当前在我国中学班级活动管理中存在各种问题,这些问题违背了素质教育要求,制约着班级管理工作,影响了学生全面发展。因此学校等各方面需紧密合作,共同解决班级管理中出现的各类问题。

【关键词】班级管理;中学;困境;出路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国家要求各级学校推行素质教育已经成为了时代的要求。众所周知学校是推行素质教育的阵地,班级管理运行的状态如何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全面发展。然而在我国当前中学班级管理中存在着种种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关系到我国素质教育的开展和实现。故而我们必须对班级管理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一套确实可行的方案,这对我们学校推行素质教育有着的重要的意义。

一、中学班级管理的困境及原因分析

本文以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生机中学为调查对象来获得中学班级管理的基本现状,本次问卷一共发放200份,回收问卷180份,回收率为90%。在问卷中被调查者(包括学生和老师)对中学班级管理现状都发表的各自的看法。调查结果说明目前的班级管理现状是喜忧参半,喜的是总体状况较好,忧的是在班级管理中还存在很多问题。

(一)班级管理的困境

1.应试教育夸大化

在中学班级管理中较多的班主任没有一个明确的管理目标,很多情况下全凭自己的主观意志。大多数情况下将班级管理工作的好坏定位于学生的考试成绩。这种只重视智育而不重视其他的教育,违背了素质教育规律。这种模式限制了学生个性化发展,缺乏了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最终会导致学生的思想、心理素质下降甚至法制意识淡薄。

2.班主任威信绝对化

现代教育思想认为在班集体管理中,班主任应该对学生的教育起着引导作用。在有相应威信的同时也应该和学生是朋友关系,班主任和学生是平等关系,要充分的尊重学生、信任学生。但是在实际班级管理中,大都数班主任的地位往往是权威的,一切班级活动都由班主任一人决定,学生们失去了参与班级管理的机会。这在很大程度上遏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其结果只能导致学生依赖性强,缺乏独立性和创造性。

3.班级管理内容片面化

在班级管理中,很多班主任的工作只是片面地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不重视对学生的学习指导。很多班主任一致认为抓好学生学习管理是他们管理班级工作的最为主要的任务。并且在学生的学习管理中,他们常以学习的任务布置来代替学习的指导,以管理学生的学习秩序来代替学习的管理,他们不注重学生学习兴趣和习惯的培养,不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同时只关注班级的常规管理而忽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三)中学班级管理困境原因分析

为什么在中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中会有这么多的困境,其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1.班主任的原因

以上这些情况的出现和班主任自身素质以及管理班级方法有着相当大的关系。他们的素质不能适应当前素质教育的发展。他们的班级管理工作必须和素质教育的发展相一致,但是在现实中很多班主任的观念落后,教育理念陈旧。另一方面,他们对班级功能理解的不够深刻与透彻,他们一般只认为班级功能知识传授学生知识,其实更为重要的是对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

2.唯考试论的影响

应试教育是一种狭窄的教育模式,但它却违背了中学教育教学规律,在我们倡导素质的今天应试教育的压力依然存在,这对于班级管理工作产生消极的作用。一方面在班级管理中唯学生成绩为重,对学生的个性发展的需求视而不见;另一方面在班级管理中侧重学生智育的发展,缺乏对学生全面发展的关注;

3.评价体系缺乏科学性

班主任的评价是学校对其素质、工作等方面的判断,这一评价有利于班主任整体素质的完善以及班级管理质量的提高‘但是在实际中对班主任评价存在很多不合理的地方,第一是评价方式较为单一,无科学化;第二是只重视分数量化这一评优依据;第三是评价内容单一,只关注学生的应试分数和升学率;第四是对班主任的政治方向的评价不足。

4.对学生心理的忽视

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大多数班主任往往忽视对学生心理的关爱,因此目前很多学生心理素质较差。造成这种原因很多,第一是学生学生由于升学压力大而产生厌学情绪;第二是社会上一些不良的风气对学生心理的影响;第三是一些学生个性心理的缺乏。因此班主任应该抓住班级管理的一些根本问题,善于研究、善于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班级管理方法。

二、中学班级管理的出路

在中学班级管理工作过程中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我们要想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学校、社会以及家庭等各方的共同参与。

(一)建立班级管理模式

对中学班级工作的规范化和制度化管理要求学校制定统一的、科学的标准,使班级管理的各项工作都应有章可循。学生在这些规范化的制度下受到应有的教育,让他们在以后的发展中终身受益。鉴于此我们在班级管理过程中首先要确立班级目标和计划,其次创立一种学习型的班集体,第三是对班级进行自主管理,最好一定要重视学生的各种非正式群体的各项事务。

(二)加强对班主任工作的业务培训

在目前社会上的各种教育培训中,针对班主任的培训工作相对来说较为不足,因此这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班主任在培训、学习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在自身素质提高方面,特别需要加强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素质以及心理素质等。同时需要不断地更新班级管理理念,破除那些成就的教育观念,以树立素质教育发展观、学生的主体观以及系统观等等。

(三)构建班级管理的评价体系

在学校教育中建立科学合理的班级管理评价体系,有助于是班主任工作规范,而且对班主任工作效率的提高有着重要的帮助。在评价体系方面,制定一套科学的、合理的体系以激励其工作热情;在运作机制方面坚持他人评价和自我评价结合,将他人评价作为促进班主任工作的外部机制,将自我认识和分析作为达到自我提高的内部机制。将这两种评价机制结合产生了对班级管理工作的形成性评价。

(四)构建多方位的管理体系

班级管理工作进行的怎么样班主任只是其中的一个因素,家庭和社会也是班级管理中的重要因素,因此这就需要我们在班级管理中构建学校、家庭以及社会三位一体的管理体系。这三者之间相互影响、互为渗透和相互制约的。只有将三者紧密结合在一起,共同发挥着合力作用,才能促进学生全面的、健康的、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利才 洋丛军 21 世纪班主任工作发展趋势初探[J]班主任 2000(9).

[2]李振峰等 也谈班主任的专业化[J] 当代教育科学 2006(4)

[3]王惠江 优化班级管理,发展学生的主体性[J] 江西教育2000(10).

上一篇:职业教育管理策略分析 下一篇:契合社会需求沈阳体育学院运动训练专业健美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