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文言文教学一个生机盎然的春天

时间:2022-08-06 03:20:17

还文言文教学一个生机盎然的春天

摘 要: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特殊的部分,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汲取文言文中有生命力的语言材料,丰富现代语文的理解和表达能力,丰富文学素养。在文言文教学中,语文老师要善于挖掘教材等重要的课程资源,打开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之门;在比较辨味中寻觅细微差异之处,擦出学生思维的火花;在美读体验中寻觅细微差异之处,拨动学生审美心灵的琴弦。

关键词:质疑探究;比较辨味;美读体验;细微差异;有效教学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课程要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初中学生应具有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改革之下,“古老”的文言文地位没有动摇,文言文教学仍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特殊的部分。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文言文教学的现状却让人有些尴尬:教师口干舌燥满堂“贯”,教得吃力;学生一字不漏记解释,学得被动。长期下来,学生丧失了学习文言文的兴趣热情、思维能力和审美心灵。本文结合自己近年来文言文教学的实践,做一些肤浅的论述。

一、质疑探究觅异处,启学生兴趣之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对要实现的目标有兴趣,就会产生我们期望的行为。然而,由于年代距离等方面的原因,不少学生觉得文言文难学、难懂,对文言文大多不感兴趣。老师则感到文言文不好教,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笔者以为,文言文教学应把切入口放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上,寓教于趣,以趣促思,提高学生学习的动机,点燃学生学习古文之热情,从而主动学习,乐在学中,充分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

例如,在教学《桃花源记》时,我采用了先学后教的教学法,制作了导学案,其中一题是让学生结合课文注释,理解全文内容。在静静的课堂上,一个学生忽然举手质疑:“老师,课文中的一个注释,我觉得有问题,得找出一个合理的解释。”看他眼神中透出的求知欲和同学们眼中的好奇心,我又惊又喜,我得保护这份欲望和心灵。“哦,是哪个注释被你怀疑了呢?说出来让老师和同学听听,咱们一起探究探究。”我看同学们兴趣盎然,故意提高声音,带着赞许的语气答道。其实我在备课中也作了精心的预设。我知道,他们太喜欢向权威挑战,向教材挑战,向编者挑战。如果让他们自己发现疑问,探究疑问,解决疑问,那是一种高效的学习方法,也是先学后教的重要策略。这样的探究,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把足够的时间、空间还给学生去主动、能动、个性化地支配。这节课,我经过精心预设,巧妙地找到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源点,及时点燃学习热情,并有了精彩的生成,掀起了课堂教学的高潮。

二、比较辨味觅异处,擦学生思维之火

比较是人们认识事物的最朴素的方法。闻一多说:“一切的价值都是在比较中看出来的。”比较阅读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所谓比较阅读,即把内容上或形式上有一定联系的读物加以比较,有分析地进行阅读。可以使学生在由此及彼、寻同辨异的过程中,培养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文言文教学中,对一些字、词、句的辨别、品味(简称“辨味”),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学习方法。教师要善于在比较辨味中寻觅教材的细微异处,进而擦出学生思维的火花。

例如,《爱莲说》中有这样一句:“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我在备课中寻觅到“盛”曾在老教材中写作“甚”。我预想到,即使一字之差,也能引他们深入理解课文,引他们走进作者心灵深处,擦出他们思维的火花。这一字如果用得恰当,时机成熟,抓住契机,可能会牵一发而动全身。经过这样精心的预设,在课堂上精彩生成就会水到渠成了。于是,我在制作课件时故意将“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展示出来让他们理解,学生思维敏捷,马上发现“甚”字与原文不同,然后,我告诉他们,这是以前老教材课文中所用的词,这本教材写成了“盛”字,教材编者们为何要作这一改动呢?这一问,立即擦出了学生的思维火花。不同的声音从教室的四面响起,有声情并茂的朗诵声,有唇枪舌剑的辩论声,有娓娓道来的分析声。学生的思维就像一根蘸了煤油的灯芯,一点就着,火花四射,熊熊燃烧,一发而不可收。

三、美读体验觅异处,拨学生心灵之弦

审美能力的培养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到:语文课程必须“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运用“美读”法,教者对文章有感情的诵读,能把学生带入作品所营造的氛围,在感情上与作者形成共鸣。作品美读能直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拨动学生审美心灵的琴弦。

总之,语文老师要善于做教学的有心人,从教辅材料、教材注释、文章、引言、练习,甚至标点符号等课程资源中,寻觅平常难以发现的细微异处,采用“质疑探究”“比较辨味”“美读体验”等多种教学方式,打开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之门,擦出学生思维的火花,拨动学生审美心灵的琴弦,从而激活文言文教学的课堂,还文言文教学一个生机盎然的春天。

参考文献:

[1]华国栋.差异教学策略.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卫月琴.提高文言文教学有效性的几点做法[J]文学教育,2008(9).

[3]杨丁桥.素质教育应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精华[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02:17(02).

[4]李荣英.谈古代文学教学改革[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02).

[5]王妮娜,岳军荣.中国传统经典在现阶段语文教育中的作用[J].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05(08).

(作者单位 广东省河源市源城区文昌中学)

上一篇:动嘴不如动手 下一篇:新课改下高中物理教学的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