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反思能力的培养

时间:2022-08-06 12:31:09

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反思能力的培养

【摘 要】充分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积极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不仅可以使他们学会学习,还可以帮助他们减轻学习负担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

【关键词】初中数学 教学反思 培养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不管是我们的教育理念,还是从我们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率上来讲,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在很大程度上给我们初中生的素质教育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但是由于在新课改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我们工作在一线的教师作为新课改的具体研究和实施者,面对教育理念的变化、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的变化、课程的变化、学生的变化以及考试的变化,存在着很多的疑问和困惑。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要不断地进行反思,通过反思自己的教学思想和行为,总结出经验教训,以便更好地服务于我们的基础教育。

一、反思能力的地位与作用

(一)反思能力在数学学习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发现在日常的数学教学中很多时候老师只是一味强调思维能力,而没有突出强调反思能力。反思是数学活动的核心和动力,初中数学与小学数学相比更加强调思维性,很多时候学生不可能一次性地直接把握数学活动的本质,这时反思就起到了关键作用,学生通过重新回顾所完成的解答,通过重新检查和重新思考自己的解题思路,可以巩固他们学到的知识,强化他们的解题能力,及时的发现解决问题。锻炼学生的反思能力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他们学会主动学习,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在初中的数学教学中,应该鼓励学生对于所接触问题给予积极的反思,并指导学生在反思中寻找解题的规律、方法、经验,并转化为自我的方式方法,从而形成解决问题后经常习惯性反思的良好习惯。在反思过程中学生加深了对于问题的横向理解和纵向探究,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丰富了学生的数学知识体系,增强了学生观察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在反思过程中主动寻找共同点和交叉点,探索规律,形成系统的认知结构。

(二)教学反思可以提高教师教学技能,促进其有效教学。反思对教师学会如何教学具有重要作用。教学反思的意义之一在于它着眼于教师知识结构中的实践性知识,即教师在面临实现有目的行为中所具有的课堂情境知识及与之相关的知识。而这类知识的获得,教师通过自我实践的反思和训练才能得到和确认,靠他人都给予似乎是不可能的。

(三)反思是对问题的在认识过程,反思问题可以对单一问题的反思可以是对于多个问题的反思,从而发现问题之间的内在规律和联系,并可以做到举一反三,启发性的将数学中的解题方法与数学思想整合起来,并大胆创造性设问,提出自己的独到见解与认识,丰富自身认知结构,培养自身的创造性思维发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老师和学生对题海战术这一词并不陌生,这是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提升其数学的学习效果,而采用的想由量变而导致的质变教学方法。在这种方法中,往往造成学生对于数学学习兴趣的丧失,更有可能产生厌倦的感觉,不利于其对问题之间的内在知识联系的掌握,而在解决一定量的问题之后, 及时的进行问题的反思这一方式,能促使学生对数学问题进行深入反思与思考,让学生主动探索问题本质规律和思路,从而能够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具有重

要作用。

二、教学反思涵盖几个方面

(一)教学理念不仅是《课标》中的概括表述,也不是其他教育理论著作中的抽象概念,而是一些很具体的东西。比如: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全面融合能力、方法、情感、价值等方面的内容。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和愿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重视过程和方法,注重知识的发生、发展的过程。同时应以知识为载体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以人为本,形成高尚的人格。

(二)教学过程中需要反思的东西很多,新课的导入是否为学生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情境?各环节的设计是否合理?练习题的选择是否适量、深浅度是否合适?哪个类型的题目需要补充?哪道习题需要延伸?哪些解题过程必须给出严密的推理?

(三)教学手段的选择是否适应教学内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多媒体课件的使用是否恰到好处?学生的合作探究是否落到了实处等?这些方面是真正优化教学效果的关键,如果每节课都能从这些方面找出差距加以修正,教学效果一定有很大提高。只有发现问题,才能有前进的动力和方向。

三、从四个视角看待数学教学反思

(一)自我审视的视角。我们每一个人都做过学生,我们每一个人都学过数学,在学习过程中所品尝过的喜怒哀乐,紧张痛苦和欢乐的经历对我们今天的学生仍有一定的启迪,当然,我们已有的数学学习经历还不够给自己提供更多、更有价值可用作反思的素材,那么我们可以,重新做一次学生,以学习者的身份从事一些探索性的活动,并有意识地对活动过程的有关行为做出反思。

(二)从学生的视角。教学行为的本质在于使学生受益,教得好是为了促进学得好 教师在备课时把要讲的问题设计得十分精巧,连板书都设计好了,表面上看天衣无缝,其实,任何人都会遭遇失败 教师把自己思维过程中失败的部分隐瞒了,最有意义 最有启发的东西抽掉了,学生除了赞叹我们教师的高超的解题能力以外,又有什么收获呢?构成我们学习上最大障碍的是已知的东西,而不是未知的东西。人的能力只有在逆境中才能得到最好的锻炼。经常去问问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感受,借助学生的眼睛看一看自己的教学行为,是促进教学的必要手段。

(三)与同事交流的视角。同事之间长期相处,彼此之间形成了可以讨论教学问题的共同语言,沟通方式和宽松氛围,便于展开有意义的讨论。由于所处的教学环境相似,所面对的教学对象知识和能力水平相近,因此容易找到共同关注的教学问题展开对彼此都有成效的交流,交流的方式很多,比如,共同设计教学活动,相互听课,做课后分析等等。

(四)从一题多解的视角。数学知识逻辑性较强,知识体系之间的衔接可谓是环环相扣,需要缜密的思考与探索,但在数学的问题中,有的问题解决途径却很多,方法多样,而最终的结果却是殊途同归,同一个结果,这种类型我们称之为一题多解,通过引导学生进行一题多解,学生们可以观察到知识的内在联系,并巧妙转化和灵活运用,又可梳理出推理综合验证的方法和思路,一题多解有利于培养学生同类型题目的解题技巧,同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够对问题举一反三。反之,多题一解,体现的是核心理念规律的体现,是对多个问题的综合总结与评价,从多个问题中寻求出有效的解决问题的规律与方法,是学生总结归纳能力的体现,无论是一题多解还是多题一解,都是揭示对问题的深层反思过程。

总之,教育的真正意义在于发现人的价值、发挥人的潜力、发展人的个性。新课程教学是根据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而进行的教学,因此,反思作为人的一种能力,在教学中已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在数学解题的教学中凡事都有一个良好的反思习惯,针对于学生深化认识知识, 提高数学能力与素质都具有良好的作用,在教学中灌输这种思想,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对于问题进行反思,可以有效的提升数学成绩,提高教学效果。

上一篇:让课堂教学锦上添花的引导语言艺术 下一篇:用心育桃李 倾心奉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