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鉴赏与评论课程之影评写作

时间:2022-08-05 11:48:32

影视鉴赏与评论课程之影评写作

【摘 要】影评写作没有公式,但有一定规律。本文针对“影视鉴赏与评论”选修课学习者和其他影视相关专业的初学者,提出要把学写专业影评当作学习目标,给出了具体学习的路径建议;同时给出了写作过程中的具体提示。

【关键词】影视鉴赏与评论;影评;写作

“影视鉴赏与评论”课程在大学里开设广泛,不仅与影视相关的专业会开设本课程,它往往还会是大学选修课程中的重要成员。“鉴赏”是“评论”的前提,“评论”是“鉴赏”所得。所以,先“鉴赏”后“评论”是一般课程所走的路线。但要做到“鉴赏”与“评论”并重,其实并不容易。因为“评论”会涉及到“鉴赏”要有所发现,关乎学生的电影艺术感觉、思维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所以,很难找到一个整齐划一的训练方式,使学生提高写作能力。这样,“评论”的写作是难点,却往往在课程中变得不得要领,很难收到应该有的教学效果。

笔者作为大一学生的“影视鉴赏与评论”课程的老师,在多年的教学中,对影评写作的教学有一些自己的体会,在此奉献给读者,希望能对影评写作的初学者提供些借鉴。本文的初学者定位为影视相关专业的大一新生或选修影视鉴赏与评论课程的其他专业的学生。

1 写什么样的影评

影评,顾名思义是对电影的评论。初学者最容易在网络上找到影评范本,但这种影评范本各有分别。最应该区分的是专业影评和非专业影评。比较常见的非专业影评是读后感式的影评。读后感是那种由影片说起,然后跟着作者的感觉走,与作者的个人经历及感受的关系大,而与影片关系不大的文章。这类文章在网络上比比皆是,可见作者的真性情,但与影片本身关联不大。而接受过专业的电影鉴赏教育的学生,应该把写作专业影评当作目标。“专业影评主要解决的是电影分析和艺术评价问题”[1]

专业影评根据写作目的和读者的不同,还有多种形态。蒂莫西・科里根《如何写影评》一书里把专业影评分为四类:一是,为班级讨论或考试而准备的“电影报告”;二是,推荐或者不推荐大家去看某个影片的电影介绍;三是,目标受众通常是高年级学生或者教授电影研究的老师的理论文章;四是,受众是看过这部影片,也可能对影片有较深的了解,但是从来没有认真地研究过它的观众或学生,这类文章是那种以影片为中心,在进行观影细读基础上,对影片的某些特质有独到发现,并把它表达出来。

其中,前两种比较简单,经过高考的学生写作它们很容易,所以不用花费很多精力去学习,第三种是高年级学生或专业老师写的,所以,可以将之当作未来的目标。作为初学者,应该将第四种影评当作影视鉴赏与评论与评论课程的学习目标。

2 影评的主题来源于独到的理解和发现

当开笔写作影评的时候,一般都会找一些范文来做参考。最简便的渠道是互联网。而互联网上的海量影评质量参差不齐,往往会令人迷失。其实,影评从文体归类来说,就是议论文体,只要上过高中的人都不会陌生。议论文写作首先要确定论题。影评来说就是选择评论电影的角度。影评写作最惧面面俱到,一定要选择一个自己熟悉的、可以有所发现的角度,尊重自己的艺术感觉,找到文章的观点。观点就是主题,观点来源于电影本身。

把电影研究透彻,找到自己想表达的观点,影评写作就成功了一半。好的影评应该表达作者对电影独到的理解和发现。互联网上的影评可以作为参考,知道他人的看法,从而使影评写作者有意识地避开与他人观点相同或类似,而不是人云亦云。至于怎样把电影研究透彻,找到独到发现,这就与写作者个人的素养和实际操作有关了。对于影视鉴赏与评论课程的学习者,笔者认为可以参考如下的路径:

初学者都受过中学议论文写作训练,有一定的分析、概括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而影视鉴赏与评论课程中的“鉴赏”学习,则增强电影知识积累,培养学生对电影的艺术感觉。影评写作是将上述能力整合后的创作活动。

“鉴赏”学习的范围大无边际。如电影的剧作、画面、声音、表演、导演、文化、意识形态等等。学生在影视专业上基本零起点,但对文学、故事、叙事等等知识,还是有一定的基础。所以,应该采取循序渐进的原则,课程内容从剧作、叙事等出发,渐次引入画面、声音等知识,以具体的影片为例证,进行多角度的、有方法可循的有目的的鉴赏。

对电影主题理解和分析是重点,也是起点。对电影的主题理解,是一切立论的基础。只分析电影主题,就可写作影评;在选择其他角度写作影评的时候,应该以对电影主题和的理解作为基础。

人物或角色是电影的核心,对人物形象、性格等的分析,在影评中占有非常大的比重。

好故事是电影成功的基本条件。对电影进行因果分析、叙事特色分析进而扩展至时空分析、剧情发展模式分析,是鉴赏的必由之路。

对画面、声音等电影本体知识鉴赏是本课程的特色部分。这部分的鉴赏离不开相应的视听语言知识,所以,一定与视听语言理论相结合。

如对学生都喜爱的反映大学生活的印度电影《三个》,可以选择的角度有主题、人物、场面调度、叙事、画面、声音、喜剧元素等等,但只能选择其一。如果我们选定评价电影中的人物,也必须要对电影的主题有整体的把握。电影的基本主题是对专制、腐朽的教育体制的反思和对以培养“人”为目的的教育的呼唤。在这个主题之下,三个“”是什么样的人,电影如何来塑造这些人物等是影评要讨论的议题,对这个议题所持观点就是影评的主题。

3 影评写作提示

一篇影评应该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观点(主题)是灵魂和统帅,观点的展开是有层次的,层次之间是有逻辑关系的。观点能否立得住取决于论据是否得当,论述是否充分合理。这些都有赖于作者在写作过程中的理性思考。所以,写作指导书一般都会建议在动笔写正文之前写作提纲。提纲会把影评的标题、框架、总观点、分观点甚至支持分观点的论据列出。提纲列得到位,影评写作就有了明晰的思路。

当然,从提纲影评完成,还有一个辛苦的创作过程,提纲中设想的蓝图,会有所调整,此时,不仅要考虑章法、逻辑等理性因素,更要受文章气韵的指引。

观点或论点是影评的主题,是影评写作的目的体现。一篇影评一定要对主题有所阐述,这个阐述可以出现在影评的开始段落,也可以在结尾进行总结。影评如果逐一展示并论证分论点,结尾段落再予以总结,用的就是归纳思维;如果一开始就亮明观点,接下来分条论证,用的就是演绎思维。结尾段落一般总结观点或重申观点,但应该避免简单重复已经明确过的论点,应力求在有力地结束一个论证过程的同时,给读者以新的启迪。

议论文写作的大部分理论和实践训练,都适用于影评写作。所不同的是,影评的评论对象是有关电影的一切,但又切忌面面俱到;在文字表达上也需有特殊的要求,尤其是在标题的写作和论据展示方面。

(1)斟酌标题

任何文章都是有标题的,而且标题要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影评也一样。文章要出彩,标题上就应该下足功夫。评《×××》或《×××》影评之类的标题太一般,应尽量避免。标题应与评论角度、主题相关,力求简练,题文相符。

格式上没有严格的限制,可以是单行标题也可以是复合标题。

单行标题:由单一的一句话组成的标题。如果能隐含影片片名信息,使读者一目了然是对哪部影片的影评就更好了。

如《〈三个〉人物塑造中的对比》,《自我在阳光灿烂的日子中成长》(笔者曾经写过的两篇影评)再如《〈公民凯恩〉中的剪辑手法》,《〈凡夫俗子〉中不平常的女人们》[2]

复合标题:两行句子组成的标题(正题+副题)

如《从县城文青到“布波族”――再评〈后会无期〉》[3]

正标题――是对总论点的概括,它是贯穿全文的主线

副标题――一般要包含所论述的影片片名的信息,也可包含论述的角度或说明。

(2)展示论据

围绕论点作分析时,应该结合影片内容,夹叙夹议,边叙述有关情节或镜头,边分析他们的表达效果。是详细叙述,还是概括叙述,看行文的需要而定。

例如,上文提到的《〈凡夫俗子〉中不平常的女人们》中的一段:

男性联盟(male bonding)弥漫于整部影片,但因为总是被那些令人厌烦的女性所威胁,特别是那位冷漠的母亲贝丝(Beth),而蒙上了阴影。这种威胁的力量在每天吃饭的仪式别明显。家庭氛围传统地由被放逐到厨房的女性来控制和安排。围绕用餐仪式,我们看到母亲这个角色微妙的暴力与操控。例如,在影片的开始,康拉德因试图自杀未遂,在精神病院待了一段时间后,奋力要回归“正常”的生活。父亲打电话来要和他一块吃早餐,他感觉一阵惶恐。接下来的一段是一组快镜头,康拉德的痛苦与母亲敏捷如机器般准备早餐的镜头在此交织。当他走进厨房的时候,看起来一副病恹恹而又紧张的样子,我们变成他的视觉伙伴,早餐仪式中令人痛苦的紧张感使得我们和他一起退缩:尽管对话稀松平常,快速的剪辑让我们清晰地看到,和母亲共进早餐令人感觉焦虑且充满火药味。当母亲递给他一片法式面包,并告诉他这是他的最爱时,他很快回答他不饿,她不发一语,碟子一丢,接着是一个特写镜头:母亲恶狠狠地将食物扔进了垃圾桶。面对这个善变的女人,父亲和儿子只能感到困惑。事实上,在开头的场景里,母亲就表现出了比儿子更加容易激动和失衡的性格特质。

本篇影评主要论述电影《凡夫俗子》男性视角下,女人被构建的形象和女人所起的作用。本段紧接开始段落,首句点出主题:女性总是起破坏作用,尤其是康拉德的母亲贝丝。接着演绎这个论点,看贝丝是如何破坏康拉德要回归家庭的努力的。具体事例是每天吃饭的典型场景,母亲与康拉德的对比,氛围、动作、对白、剪辑、镜头以及传达出的情绪等等,这样的叙述令读者身临其境,同时又包含了自己的分析,观点顺理成章地在叙述中形成了。

在展示论据时,必须防止如下两种倾向:一是只客观叙述内容,变成讲故事;二是只发议论或空洞抒情。使得论据和观点脱节,各不相干。

4 结语

本文开篇就将读后感式的影评排除在外,但真正的专业影评又离不开作者的艺术感觉。艺术感觉有先天的成分,也可通过后天的努力来培养。后天的培养也可以有不同的路径。建议初学者:

(1)从具体的影片入手,先做有准备的观影(尽量在掌握资料如电影国家、题材、导演、演员、类型等的情况下开始观影,并在观影过程中记录自己感触最深的部分);

(2)观影后一定写影评,可以先短后长;

(3)参看他人的评论,与自己的对比。

观影、写作积累到一定程度,自然就不再是初学者了。

【参考文献】

[1][美]蒂莫西・科里根在《如何写影评》[M].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102年1月第5次印刷.

[2]同上.

[3]刘安.从县城文青到“布波族”――再评《后会无期》[J].电影评介,2015,10.

上一篇:煤矿供电系统漏电保护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下一篇:测绘项目管理规划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