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探析

时间:2022-08-05 11:31:45

农村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探析

摘 要: 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学习探索的生命之旅;小组合作学习作为新课程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无疑能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给学生自主合作的机会,可培养学生的团体合作和竞争意识,发展交往与审美能力。这要求老师不仅在模式上小组合作,而且在内容与形式高度统一。

关键词: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 小组合作学习 有效性

作为新课程所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小组合作学习是当今课程改革的需要,无疑能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指出:快乐源于合作和创造,教材倡导自主基础上的合作学习,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设计、创造,同学交流、共享学习创造的快乐,分享成功的喜悦。但很多信息技术教师在应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时,往往陷入形式主义,课堂热热闹闹,但没有实效。我采用小组合作学习也困惑过,步入过误区,学生的合作形式大于内容。

一、现象

一堂信息技术课上,在学完多媒体制作之后,我设置了“制作历史上的名人”环节。并布置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共同商讨一个时期的各方面的历史名人。布置后学生刚开始讨论很积极,但当我参与到学生的小组讨论时,发现有的小组内互相推诿,分工不明确;有的小组分工简单,但不知道干什么,不仅浪费时间,效率也很低;有的小组就是一些学优生唱独角戏,而性格内向的学生就傻呆呆地看着,很难参与到活动中来;更有的小组无目的、无主题瞎聊。虽然我一次又一次重申小组分工、小组合作,但还是无法避免出现问题。

面对这些困惑,我深入思考。再进行这样的小组合作学习,不仅达不到预期的目的和教学目标,反而可能养成学生不良的学习习惯。于是我上网搜素大量的教育理论,观看名家的视频课,查阅相关的理念书籍进行学习。针对存在的问题,借鉴优秀教师的做法,通过长期的训练,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让学生真正人人参与,小组成员能力均有提高。

二、改进策略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的学习。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学习群体成员之间相互支持配合,相互信任促进,以积极的态度共同参与,明确合作目的,承担个人责任,是取得良好学习效果的关键。教师在合作学习过程中的组织与监控是合作学习顺利进行的有效保证。

针对自己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我在班级教学实践中进行了改进。

1.对学生的分组要科学。

为了促使学生有效进行小组合作学习,首先将全班学生分为若干个四人小组,优化组合,以利于优势互补,相互促进。课堂上需要展开合作时,前后两桌合作方便,每一位组员都能在有限的合作时空里参与。四人中,优等生、学困生各一个,中等生两个,构成一个相对稳定而富于变化的“橄榄”形。在生生互动中,从最初的“帮扶”学习发展为互帮助互学,齐头并进。

2.“三学”方式,激励表扬。

学前提要求,学时会倾听,学后再质疑。每学完一课,每个小组都要评选出“最佳提问者”和“最佳解疑者”。这样就促使每个组员都在合作学习时更用心地思考,让自己的质疑最有意义,最有价值;让自己的解答更充分,让他人更满意。

例如:在上《图文混排》课时,课前要求学生预习,各小组分工好,课上组织小组发言时要求同学们听仔细,质疑发言人的不足,等等,最后评出优秀提问者、优秀小组。合作学习形式的实施带给我很大触动,课堂效益十分明显。课堂上敢站起来发言的人明显多了,学生的质疑能力提高了,解疑能力增强了。许多小组内的成员能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课堂成了他们交流信息的平台。为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要给学生展开合作学习提供动力支持,表扬他们每一个闪光点。老师还要营造引人入胜的学习氛围,丰富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的学习需求。

3.灵活调控冲突,提升合作效率。

在合作学习中,成员之间常发生冲突,关键是引导他们在冲突中学会交流与协商,以确保合作学习顺利进行,达到较好的效果。可经常对小组成员进行角色互换,定期开展组长竞选,等等。例如讲授完在电子表格――图表的制作和修饰后,各小组制作出了各式各样的表格,汇报时,我鼓励小组内发挥每个人的特长,达到最优效果。当得到老师的认可,同学们的掌声时,学生都露出了开心、自信的笑容。

4.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交流讨论。

合作学习是建立在个体需求的基础上的,只有学生经过独立思考,有了交流的需要,这样的合作学习才会有成效。否则,在学生对问题还没有形成独立见解之前就急于讨论,容易被别人的观点同化,造成人云亦云的现象。所以,在合作学习前,特别重要的是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独立思考。有时,由于教学时间的关系,教师给学生的合作时间不够。有的小组还未真正进入合作学习主题,有的才刚刚开始。这样的小组合作学习不但达不到合作学习的目的,反而很容易挫伤学生合作学习的热情,养成敷衍了事的不良习惯。所以,应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合作交流。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是班级教学形式的补充和改进。在民主、开放的教育环境中,越是规模大、人数多的班级越需要小组合作学习。而且小组合作学习并无固定不变的模式或套路,而是形式和内容的高度统一。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不仅有利于发挥集体的智慧,解决学生个体不能解决的问题,而且能培养学生之间合作交往的能力,促进学生主动性的发展,由学会共同学习向将来学会共同生活、共同工作等更广阔的领域发展。只要我们不断地提升自身素质,用心实施,那么小组合作学习一定会如同输入由双双方心灵共同编制的“程序”那样非常协调地运行。

上一篇:如何提高农村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下一篇: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的现状分析及其发展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