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经济犯罪的的原因

时间:2022-08-05 07:34:25

浅析经济犯罪的的原因

【摘 要】 犯罪原因从来都是研究犯罪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经济犯罪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现象,在我国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大量存在并且有增长的趋势,有着深刻的历史原因和复杂的现实圆心。试图初步探讨经济犯罪形成的两个重要原因,并揭示其存在并不断发展的规律,希望能为预防这类犯罪提供一些对策,并为立法和司法提供一些理论参考。

【关键词】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市场经济;犯罪心理

中图分类号:D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2)03-097-01

一、经济犯罪的社会原因初探

我国正处于并且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今天的社会主义社会是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建立起来的。由于这种新的社会模式建立的时间不长,所以势必在这种新的社会中还保留着中国几千年社会中形成的各种社会痕迹。我国封建专制集权统治延续了上千年,在其统治下的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决定也造就了人们狭隘、保守并且以家族为核心的私有者的思维方式。而这样的思维方式不可能再社会主义社会建立后就随着旧的社会制度土崩瓦解。在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这种情形下没社会形态是复杂的、多变的。虽然我们建立了人民民主的政治制度,但是专制的特权思想依然广泛存在于人们的思想里;虽然我们建立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但是狭隘、自私的处事方式依然屡见不鲜。而当这些社会中非主流的思想形态通过某种方式表现出来,当它们超越了社会统治者制定的标准时,便成了犯罪。

前苏联当代社会心理学家安德里耶娃认为社会关系“不是建立在社会系统中占据的一定地位的基础之上,而是建立在每个人在社会系统中占据的一定地位的基础之上。”这说明社会关系具有非个人的性质:“它们的本质不是表现在具体个人的相互作用中,而是表现在具体角色的相互作用中。”现阶段由于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市场经济也不够发达,所以相对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我们的社会关系的变动也相对更加突出,更加复杂,而且这种阵痛性的变动是必须经历的,也是短时期内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无法改变的。这种社会关系的变动主要体现在,社会总财富的不足,财富过多的集中在少数人的手中,贫富差距过大,收入分配不公。这样的变化给人带来的冲击是巨大的,让早就习惯于作坊式的小农经济或者是计划经济的中国人一夜之间置身于市场经济的大海中。

我国现在面临的最主要的矛盾就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而鉴于我国的国情,现阶段只有力争缩小这一矛盾的能力,却没有完全解决矛盾的能力。所以,市场经济背景下在纷繁复杂的社会关系变动中隐藏的消极因素,就成了经济反正一的深层原因。

我国的市场经济是在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背景下运行发展的。由于起步较晚,再加上我国幅员辽阔,自然资源分布不均,东西部公民受教育程度等原因,造成了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特点。具体表现为:东部沿海地区依靠地缘优势率先发展致富,而广大中西部地区由于土地贫瘠,思想观念落后等诸多原因,发展缓慢。然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成员追求财富的愿望是一直的。于是一些地区不惜采取违法手段来参与市场竞争。例如生产销售伪劣产品、金融诈骗、走私等等。

市场经济必然决定社会利益主体呈多元化发展,而社会利益主体多元化的现象又必然决定各利益主体之间存在利益冲突的矛盾。利益驱动会使一些地区、一切社会成员实施经济犯罪。

二、经济犯罪的个人心理原因初探

经济犯罪有着深刻的社会原因,这是由社会的存在决定社会成员的意识而决定的。但是,如果把经济犯罪的成因只归结为社会原因的话就不足以解释整个社会群体中为什么违法犯罪的只是其中的很少部分人。这就不得不谈到经济犯罪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个人原因。在此,笔者主要探讨经济犯罪的个人心理因素。

人之所以不同于自然界的一般生物,是因为人除了一般生物所具有的对生存的生理需求之外,还有更高层次的需求,即社会需求。人是具有社会性的,是高度社会化的社会主体。而社会是影响人心理的最大因素。正如上文所说,人是具有社会性的,这就决定了人在日常生活当中会不可避免的要与其他社会成员发生交往与联系。处于不同阶层的人,占有的社会资源和财富肯定是不同的。人的心理难免会有攀比性,看到一部分人因为受教育程度的不同,所处环境不同等原因,在物质生活上富裕起来,这种攀比的心理更加强烈,而这种消极的心理,足以使这些社会成员形成非法攫取和占有社会财富的心理动机。人的生理需要是容易满足的,也是有限的,而人在精神上的需要是没有止境的、无限的。人永远不会满足于现有的从现有社会中获得的物质生活条件,这当然是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但是如果这种不满足的心理需要没有正确的价值观的引导,对财富的无限渴望就可能驱使人通过各种非法手段在短时间内获得更多的财富。

人的各种需要虽然来源于自身生存的需要,并受现实社会条件的制约。但是当人的心理需要超越一定的社会现实条件时,就会与实际状况产生距离。社会对于人们的各种需要,有的可以满足,有的还不能完全满足,这就要求人们把自己的心理需要建立在现实的社会条件基础之上。但是人的心理活动相对于外部世界是独立的、活跃的,其中不乏很多想象的成分。当这种想象的因素达到非常激烈的程度,成为人行为的支配力量的时候,就会产生经济犯罪的行为。

上一篇:中国协警制度的困境与出路 下一篇:关于新婚姻法解释(三)不动产归属的合理性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