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一年级声乐教学模式

时间:2022-08-05 03:43:47

浅谈高一年级声乐教学模式

摘 要:声乐教学模式是声乐教学的框架,更是声乐教师实施高效教学的根基,声乐课堂教学模式直接影响声乐教学的效率,声乐教师合理安排课堂教学模式对声乐初学者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声乐教学;课堂教学模式;专业知识

上一节声乐课简单,要上一节高效率的声乐课却并不简单,要持续上高效率的声乐课难度就更大。那么,如何才能让一个声乐学生快速、稳定、很好地发展呢?声乐课堂教学模式就成为值得声乐教师实践与探究的一个课题。

声乐课堂教学模式直接影响到声乐教学的效率,声乐教师合理安排课堂教学模式对声乐学习者有很重要的意义。针对学校的实际声乐教学条件与状况,根据多年的教学经历分析,首先浅谈一下我对课堂教学模式的认识。

一、了解学生的情况往往比盲目上课更重要

一般的声乐老师一见学生就进行开声练习,然后从自己的听觉角度出发,凭借教师本身的感觉来判断声音的正确与错误。其实,上课前和学生全面沟通,关心学生的课后练习情况,了解学生课后练习遇到的问题,调整学生的歌唱心态,引导学生了解自己的声乐进展状况,更有助于教师作出更加准确的判断,因材施教,以达到高效上课的目的。

二、精讲专业知识比一个知识点贯穿实践练习的始终更能深入人心

有些声乐老师说:“声乐理论,一节课足也。”一般情况下,声乐专业教师很少讲解声乐基础理论,练习开始了,发现问题了,才告诉学生,出现了这个问题,需要这样解决。明天又出现这个问题了,再一次粗枝大叶地告诉学生还是那个问题,需要这样解决。究竟是什么问题?总也解决不了。所以精讲就非常有必要。精讲就是要把学生反馈回来的信息当场总结,并及时给予有效解决的办法。这个办法不是深奥的理论,而是来自于生活的、通俗易懂的感受,让学生一听,基本能够接受的办法。比如,某个阶段,学生的声音和气息是脱节的,作为教师如何告诉学生解救的办法?用声乐专业术语――“把声音落在气息上”“贴着咽壁去歌唱”之类的,学生不一定能接受。但是,如果你告诉他:发射火箭是要点火的,并且发射的火箭要在预先设计好的轨道上,发射前必须有点火动作。那么,发声也是同样的道理,发声前要有呼气动作,预先设计的气息通道在哪里声音就随它去那里。这样学生就很容易理解,也就容易做到。

三、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比教师主宰课堂的效率会更好

大多数声乐教师会集中学生上大课,但是上大课的基本形式就是,一起发声练习,有什么共性问题,教师一起解决就结束了,然后再有什么问题就上小课解决。学生之间的互相交流与帮忙基本视为无有。我非常欣赏魏书生先生的教学方法,它能够充分地调动学生的自学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在声乐实践中也不难发现,声乐课是比较抽象的一门课,教师不一定让所有的学生都能找到感觉,怎么办呢?让已经学会的学生去教暂时还没有学会的学生,学生与学生交流起来更方便,有些学生可以帮助老师解决一些问题,与此同时,还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有的教师经常把大量的时间用在一个人身上,一对一上小课,这样的效果好不好?往往是上课的效果不错,一出活动室就什么都记不得了。为什么会这样呢?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学生没有沟通的对象。上课的注意力非常集中,一离开课堂学生就会放松,导致记不得刚才上了些什么。所以,上课录音让学生课下借鉴练习很有必要,或者上大课让学生之间互相听辨效果也很不错。

一对一上课还有一个情况就是总是老师怎么说学生照做就好,基本抹杀了学生的思考能力和主动练习的能力。在传授一个新技能之前,能否让学生自己先尝试一些办法,老师给学生确定目标,做个领路人就可以了,没有必要包办代替。学声乐就像小孩走路一样,你越扶他,怕他摔跤,他越是走不动。特别是高一阶段,要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要教会学生聆听自己的声音,判断自己的声音是否正确,而不是每唱完一句以后都要等待老师来评判。

四、优胜劣汰比平均分配时间更能促进学生的竞争意识,提高课堂效率

上小课是为了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挥,更有助于声乐教师针对性地教学,更能促进声乐教学的有效性。为了不让学生的心灵受到伤害,也曾平均分配上小课的时间,这样一来上课似乎和练习的质量毫无关系,都可以得到同样的上课时间,学生慢慢地也就失去了练习的积极性。实施了优胜劣汰策略之后(即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练习情况更加合理地利用好小课时间,上更有价值的小课),学生练习歌唱的劲头反而越来越足了。

合情合理的课堂教学模式能够促进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率,如何能够达到高效教学是每个声乐教师的梦想,我尝试的高一阶段声乐教学模式是10+20+30+40=100分钟。10,即利用课前10分钟左右和学生全面沟通,了解学生的感悟,掌握学生的困惑,并为上课及时做好准备;20,即利用20分钟左右把整理到的学生问题归类、精讲、示范、对比;30,即利用30分钟左右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自主学习,并互相交流、互相解决问题,这个时间段老师可以和学生一起解决问题,引导学生大胆讨论与实践;40,即40分钟竞争学习,声乐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练习的不同进度,针对性地进行声乐教学,以促成小课的高效性。

高一年级是声乐学习的重要时期,也是声乐进程中的转折点,“高一年级声乐教学模式”只是个人的一点浅识,希望得到大师和同行的指正。

机构:平遥现代工程技术学校(原名:平遥县职业学校)

上一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微招式”举隅 下一篇:农村初中英语教学中情感教育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