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资本市场论坛:中国股海中一座明亮的导航灯塔

时间:2022-08-05 01:55:24

中国资本市场论坛:中国股海中一座明亮的导航灯塔

宋逢明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国际贸易与金融系主任教授 博士生导师

自1997年开始,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每年举办“中国资本市场论坛”,汇集了金融学界和业界的精英对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战略和热点问题开展热烈的讨论,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影响。这一论坛,已经成为国内高校在经济金融领域举办得最有影响力的讲坛。

1997年至2000年,中国资本市场,尤其是股票市场正处在她的发育成长期,其间经历了种种喜怒哀乐,兴奋激昂和迷茫困扰。

作为一个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新兴市场,中国资本市场正带着她的不成熟的锐气和创新勇气,磕磕绊绊然而勇往直前地向前迈进。缺乏经验的投资者(尤其是广大的中小散户)和同样是缺乏经验的监管管理层,在一个不太成熟和不太规范的市场中,面临随时可能出现的惊涛骇浪,他们非常需要先知先觉者,尤其是学界老师和业界先驱们加以指点。“中国资本市场论坛”正是在这样的时间点和空间位置应运而生。而且,实践已经证明,可以并不夸张地说,她已经成为中国“股海”中一座明亮的导航灯塔。

从第一届(1997年)到第三届(1999年)的前三届资本市场论坛,在总结将近十年的中国股市发展的经验教训的同时,已经开始探索对市场发展至关重要的问题。论及了中国资本市场深化发展的方向,以及建立公正的市场秩序和保护投资者利益的问题。

而在第四届(2000年)资本市场论坛上,对于在进入新世纪的第一个十年中,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对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方向做出了大胆的战略性的预测。现在,七年的时间过去了,吴晓求教授在主报告中所作的预测,在中国股市经历了惊心动魄的跌宕起伏后,很多预测在历史的今天都得到了验证。回首看来,我们不能不赞叹中国金融学家惊人的洞察力和预见性。正是在这样的预见的指导下,才从理论上支持了后来的股权分置改革和回归A股的成功实践。

今天,中国股市在又一轮蓬勃发展后再一次向理性回归。在今后的十年、二十年间,中国资本市场将为广大投资者持续地,当然不可避免会有起伏地,创造出越来越多的收益和财富。我们可以期待,一届又一届的“中国资本市场论坛”,一定会以其理性和科学的光芒,照亮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正确方向。

贺强 中央财经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所长 教授

第一届(1997年)中国资本市场论坛给国内业界对资本市场的研究开辟了先河。尽管当时在中国也存在一些证券市场领域的研讨会,但都不像资本市场论坛这样系统,对资本市场发展和展望的概括和总结也不像资本市场论坛这样深入,这样影响深远。因此,可以说,第一届资本市场论坛开了一个好头,使得该论坛能延续至今,且发展越来越好。

发挥中国证券市场多层次功能

1997年6月,一场亚洲有史以来规模空前的金融危机爆发了,并迅速向亚洲和世界其他国家蔓延,在此背景下召开了第二届(1998年)中国资本市场论坛。当年中国面临的最根本问题是为什么要建立证券市场,对这一问题的理解,国内普遍很模糊。因为当时的中国金融市场主要是为国企服务,其功能偏重于融资功能,即为国企融资,为国企“圈钱”。事实上,金融市场的功能应该有很多,决不仅限于融资,这只是在当时历史条件(国企亏损,条件差)下为扶贫国企而出现的偏差。因此,第二届论坛提出,中国资本市场的深化需要对中国证券市场进行合理定位,除了要认识到其原始的筹集资金的浅层次功能外,还要深入理解其深层次功能,即有效配置资源,改善金融结构,降低金融风险,促进产业结构的高级化。

相比而言,今天的证券市场除了继续发挥其融资功能外,还发挥了很多其他方面的作用。其中,对支持国企改革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特别是支持国企整体上市。可以说,没有证券市场的发展,国企就不能通过大规模的发行,上市来发展壮大,进而增长效应。此外,证券市场的发展还提高了老百姓的金融意识和投资意识,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炒股、炒基的行列中来。

加强监管保护投资者利益

在说到1999年中国证券市场面临的问题时,当年论坛报告用了三个“最”字强调其关注的程度:即“最重要、最迫切、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建立公正的市场秩序,创造透明的市场环境,加强证券市场的法制建设,从制度和市场环境的角度保护投资者的利益。这样的关注程度,在今天看来,依然很正确,也很重要。

在97、98年后,中国证券市场的投资理念出现了偏差,“越穷越革命”,市场上出现了大量爆炒ST.PT的现象:越亏损的股票越炒,而业绩好的股票反而不涨;在二级市场上,存在一大批不法分子恶意操纵市场,牟取暴利,坑害广大投资者。在这种背景下,99年资本市场论坛提出“加强监管,保护投资者利益”是非常有意义的。在此之前,国内对这一问题则重视不够。事实上,各国的证券市场法规和监管体制,都是以保护投资者利益为核心的。

2006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其主要精神就是从法律上对中国的证券市场加以规范,以保护投资者的利益不受损害。

焦瑾璞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副局长 研究员

第一届资本市场论坛树立了导向

我有幸参加第一届中国资本市场论坛,并作为吴晓求老师的助手参与论坛的筹备工作,现在仍然是记忆犹新,感触诸多。从1996年1月开始,中国股票市场出现了大幅度上涨,直至1996年12月《人民日报》发表评论员文章。但股票市场在短暂下跌后又出现了报复性上涨。正是在此背景下,吴晓求教授牵头开始筹备第一届中国资本市场论坛。回顾过去,当时的筹备工作很艰难,可以说是白手起家,同时尽管当时中国资本市场有所发展,但尚处于萌芽状态,大家对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理解和认识都很肤浅,如何树立正确的资本市场发展理念,就成为当时的重要课题。

因此,我认为第一届资本市场论坛最重要的价值就是首先树立了一个导向,最早提出崇尚绩优股的市场主流投资理念,开始系统和全面,历史和客观地对中国资本市场,特别是股票市场进行探讨。

上一篇:展望未来10年的中国资本市场 下一篇:中国资本市场论坛这1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