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学生社团建设,提升学生非专业素质

时间:2022-08-05 12:47:09

创新学生社团建设,提升学生非专业素质

摘要:该文以高校学生社团建设为研究对象,针对辽宁科技学院资源与建筑工程学院所有在校学生,研究高校学生社团对学生非专业素质提升作用,分析了高校学生社团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同时针对问题提出了相关对策,为学生的健康发展培养提供一定的参考意见。

关键词:学生社团;创新;非专业素质;

中图分类号:G64

一、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高校生源的不断扩招,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如今,用人单位在选拔大学毕业生时除看学习成绩外也很看重外语及计算机水平,他们会有选择地对环境适应能力、学习能力、团队协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创新能力、执行能力、人际交际能力等多方面的非专业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为了使我院学生在以后能够迅速融入社会成为一名优秀人才,同时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对学生非专业素质进行了研究.

非专业素质指虽不具备专业特征、但对人的成功有非常大的作用,有时甚至起决定作用的素质,是对专业素质以外诸多素质的综合提法。一般指除专业性的知识、能力之外的其他文化知识、能力之外的其他文化知识、通用能力、必备人格等。如何提升非专业素质呢?很明显仅仅依靠课内教育是难以满足需求的,我们还必须加强课外教育。学校社团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不能完全解决当前非专业素质教育中的严重欠缺问题,但却是一种不可取代的有其独特作用的有效办法,因此学院将发展学生社团组织作为对学生进行非专业素质教育的重要措施。

二、提升学生非专业素质具体分析

一)、建立专业科技社团,提高学生的非专业素质,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

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学院先后组建“测绘”和“造价”两个校级科技社团,将打造精品科技社团作为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要措施。社团活动的开展,以突出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个性特长的素质培养为目标,实现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充实拓展学生第二课堂;以科技竞赛为载体,以竞赛为激励,积极推进了各类大学生专业技能竞赛、学科竞赛活动的深入开展。在校团委的大力支持、在指导教师的默默付出、在学生辛勤努力下、我们的学科竞赛取得累累硕果。仅近两年我们就先后获得第四届全国高等院校广联达软件算量大赛本科组钢筋算量全国单项冠军,个人一等奖、二等奖;辽宁省创新创业竞赛之“测绘之星竞赛”团体二等奖和三等奖;辽宁省首届建设类院校工程管理(工程造价)软件技能竞赛团队二等奖,个人二等奖;辽宁省创新创业竞赛之“结构设计竞赛”三等奖和优秀制作手工奖。学生通过参加科技社团活动,不仅增强其自身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素质,同时社团中各项活动方案的设计、场地、设备、经费等一系列难题的解决,都需要同学们去和不同的部门打交道,取得他人的帮助和支持。每一项活动的开展,既为大学生们提供了广阔的人际交往舞台,同时又使他们在实践中学会了如何处理和协调各方面的人际关系,提高自身交往能力;既培养了大学生与他人合作和公平竞争的精神,又培养了他们自信、自立、开朗的性格和热爱生活、勇往直前的生活态度,为将来步入社会、适应社会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

二)、组建大学生合唱团和大学生乐团,提升学生人文素质,发展个性,培养情操

由于工科院系的学生普遍人文素质偏低,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工科学生实施音乐教育,对于他们学习、掌握科学和技术,进行科学技术研究和创造,培养科学气质、陶冶情性具有其它学科无法取代的特殊意义。音乐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音乐社团的建设是课堂教育的延伸的一部分,同时也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因此,学院成立了合唱团和管弦乐团,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从零乐理、零接触乐器到分别学会了大号,中音号,长号,萨克斯,小提琴等管弦乐器。经过一年的刻苦学习和训练,乐团初步具备了演奏的能力,先后参加了2011年学院新生元旦晚会、2012年学院毕业生晚会并在2012年新生军歌比赛中为多个院系担当合唱伴奏配乐工作,受到了多个院系的一致好评。

三)、注重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挖掘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

我们都知道培养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是提高非专业素质知识体系的重要部分。文化素质的培养与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文化、环境的熏陶和自身的努力,它是一种养成教育。所以学院非常注重开展深受广大学生喜爱的校园文化活动,并不断挖掘其强大的育人功能。

三、学生社团存在问题与建议

一)、社团组织缺少政策引导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政策引导不够,成果少。赵作斌教授在书中曾提出实行非专业素质学分制,所以希望学校能给予政策,将社团活动也纳入学分制体系,学生参加社团就像选修一门课程一样,每学期进行一次考核,经考核合格同样可以取得学分。这样一来,既能从根本上解决社团会员不稳定和参加活动有头无尾等问题,也能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社团组织缺少专业指导教师

实践证明,学生社团育人功能的真正发挥,学生社团层次的不断提高,离不开专业老师的指导。所以希望学校能多鼓励和支持与社团特点相关专业的老师参与社团工作,发挥他们的专业优势,尽快出台有关协会指导教师的激励机制,考核合格者给予一定的奖励和补助,并可作为职称评定、职务晋升的优先依据之一。以提高他们工作热情,以此调动广大教师参与协会真正实现全员育人,从而推进社团的建设和发展。

三)、社团组织缺少经费

目前社团的活动经费大致有三种来源:一是从学校团委行政经费中划拨(现只针对校级社团划拨);二是缴纳的会费,但通常只是象征性的;三是社会赞助,但该来源在很大程度上具有不稳定性;对于院系级的社团主要依靠后两者,以学院管弦乐团为例,修理乐器的费用都捉襟见肘,现大多数依靠指导教师个人的人情关系进行减免维修,而就这些维修的费用也只有社员缴纳的会费。希望学校能够给予社团更多的经费支持。

(四)、学院层面的社团缺少专门的活动场地、办公室等设施

通常社团搞活动前都需向学校的有关部门借(租)用场地,遇到撞车就要改时间或者改地点。社团的办公场所更是有限了,绝大多数社团都没有自己专有的办公室。社团的必备活动设施也有限,如由于乐器的老化,经费的有限,管弦乐团缺少个别乐器,设施的不健全导致了特色社团无法展现其特色。

四、结论

根据长期对我院学生进行非专业素质训练,学生步入社会发展得到了一定效果。因此高校学生社团建设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期间将牵涉到诸多方面的因素。只有在高校党、团组织的高度重视和领导下切实加强高校学生社团工作,实现社团管理的规范化和制度化,提高社团干部的素质和能力,高校学生社团才能在校园中充分发挥出她的积极作用,成为高校校园文化中一个恒久的闪光点。

参考文献:

[1]曹鸿霞.谈素质教育[J].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04)

[2]肖斌.如何发挥学生社团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独特作用[J].山东省团校学报2009(2)

[3]赵作斌.成功素质教育--大学教育理念与模式的新突破[J].中国高教研究,2006(3)

上一篇:谈初中数学章节复习课教学 下一篇:浅谈如何才能上好信息技术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