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服务贸易发展滞后原因与完善

时间:2022-08-05 12:14:26

论中国服务贸易发展滞后原因与完善

摘要:服务贸易在中国这样一个进出口大国的国民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服务贸易在中国的发展面临着很多制约因素,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国民经济健康发展。本文将讨论服务贸易的发展滞后原因,并对其完善提出几点意见。

关键词:中国;服务贸易;滞后原因;完善

一 服务贸易的滞后原因

近年来,中国服务贸易的规模不断扩大,在国民经济增长中的比重不断上升,并且被公认为吸纳就业的最主要渠道,但服务贸易在贸易总额中所占的份额比较小,远落后于货物贸易的发展,而且在国际收支中连年逆差,发展举步维艰。整体上看,服务贸易在中国还处于起始阶段,其发展滞后面临以下几方面原因。

第一,社会生产力水平不高。社会生产力是服务贸易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它以社会分工为前提,突出便现在科学技术的进步上。

我国生产力近年来虽然取得长足发展在很多重大方面有所突破,但与服务贸易发达的国家相比在科学技术水平上还是落后,同时将科学技术转化成生产力也是一个重大问题。主要体现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因为缺乏先进的电信设施。所以不能支持各种服务行业的发展,从而导致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结构方面的不平衡性和出口结构不合理。一些传统服务产业所占比重过大,如旅游,运输。而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新兴服务业所占比例则很低,如金融,咨询,通讯。而后者是技术、信息、知识密集型服务行业,附加值远大于前者。此外在教育输出方面,目前还主要限于语言教育,局限性较大。

第二,中国虽然在人力资源上占有优势,但并未将其转化成人力资本。

中国服务业的产业内部结构是以劳动密集型服务业和资源禀赋又是部门为主,这是中国的比较优势所在,然而当前,地理环境,劳动力价格,资源等因素在成本方面的作用在下降,而资本和技术因素的作用在上升。如果中国不加快自己的科学技术发展,将无法立足世界经济之林,

第三,服务贸易法律法规不健全。尽管中国近年来连续颁布了《海商法》、《商业银行法》、《保险法》、《广告法》等一批涉及服务贸易领域的重要法律法规,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很多内容还与国际贸易规则不符合,这就导致了我国进行国际服务贸易时产生不必要的争端,因此法律上向国际惯例靠拢是不可逆转的趋势。

二、贸易服务改善意见

第一,提高劳动力素质,创造人力资本。国家可以通过在校教育和在职培训提高劳动力的知识和技能,提高其创新能力,针对现有人员的短期培训,让他们尽快了解和熟悉《服务贸易总协定》的有关条款及中国服务业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从而提高其业务水平。不仅要使其与时俱进,了解当前的国际国内形势,还要分层次培养,尤其是国际法律等方面的高端人才。

第二,中国服务贸易还属于幼稚产业,所以政府应通过在安排服务支出时优先考虑本国企业,对本国企业服务出口实行隐避性补贴,减免税等非关税壁垒措施予以扶持。同时加强服务基础设施建设,通过财政、税收、信贷等方面的倾斜政策,加大对高新技术的研究开发投资力度。在保证海洋运输、旅游服务作为传统服务贸易领域优先发展的同时,将信息技术、金融、保险、咨询等技术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服务行业作为发展现代服务贸易的战略重点,在融资方面,鼓励私人资本的进入,增加竞争机制。

第三,加强我国服务贸易立法。按WTO规则建立我国服务贸易竞争规则发展服务贸易,目前应尽快制定和完善既符合我国实际又不违背服务贸易总协定和WTO规则的法律法规。不仅要加强对GA7T、GATS、WTO等有关条款原则的研究还要依据GATS进行保护性立法,最大限度地缓和与减少发达国家服务贸易行业对我国服务贸易行业的冲击,对于中国尚不存在的立法,应该根据我国的具体国情进行适当引入,弥补我国此方面立法的空白。

第四,利用好大连软交会、深圳文博会等展会平台,给中国服务贸易提供展现自己的机会。目前,中国服务贸易主要的合作伙伴是东亚,美国等地区,因此展台作为一种“走出去”的机制是十分有效,也是十分必要的。同时要着力推动金融保险、注册会计师、中医药、技术,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等服务的出口,提高服务质量,迎合市场需求变化,进行集约化生产,走多元化的发展道路。继续开放服务市场,积极有效利用外资,学习先进的管理模式,开辟出服务贸易的新领域新天地。

上一篇:贸易摩擦的经济效应分析 下一篇:经济危机下的俄罗斯石油钻井设备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