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节约的五大战略意义

时间:2022-08-05 10:27:30

资源节约的五大战略意义

如果我们的下游产业是高效率的,那么我们的能源就可以支持更多的生产和生活,我们的土地和水就可以支持更多的人口进城,从而有效地减少国内和国际上的资源冲突。

当前,虽然国家提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口号,但是大多数决策者对于资源节约的认识,仍然是肤浅和被动的。其实,我们应该从战略高度来认识资源节约问题,提倡“通过资源节约而发展”的新经济学思考。我以为,资源节约对于提高经济社会的发展质量,至少具有5个方面的战略意义。

资源节约是生活质量。资源节约经常被看作是勒紧裤带过苦日子,这是很大的误解。实际上,资源节约可以导致生产和消费耐用性、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而不是生产和消费一次性、低质量的产品和服务。例如:使用效率高的冰箱会使我们的食物保存得更新鲜;在效率高的工厂里我们会生产出更好的产品;在效率高的建筑物里我们会生活得更愉快;而高效生长的作物会使我们得到更好的滋养。

资源节约是产业升级。资源节约要求产业结构升级,而不只是提高现有产业的效率。资源节约不但可以表现为减少增量的资源消耗,更重要却是改造已有的经济存量。以上海为例,在经济增长的速度和规模需要长时期维持,但是在土地、能源、水资源等供给不可能进一步提高的情况下,就不得不在城市空间中采取“换麻将”的方式,用高资源生产率的产业、企业、产品,置换低资源生产率的产业、企业、产品。许多人不相信这样的替换能够改变面貌,实际上每年采取改变6-7%存量的小步快走的办法,那么用大约10-12年的时间,基本上是可以对高消耗的存量资本实行一轮转换。

资源节约是增加就业。资源节约经常被看作是被动的防守战略,实际上这是一个积极的发展战略。积极的意义在于,可以从大量使用自然资本的经济模式,转移到大量使用人力资本的经济模式上来,这样就使得经济具有了节约资源、促进增长、提供就业的三重效益。欧洲就是从这个角度来认识经济增长需要与资源消耗脱钩问题的,例如他们通过延长产品的生命周期,创造了许多劳动密集型的就业机会,从而为减少社会分化成就业者和失业者提供了可能。被欧洲决策层熟知的《倍数4》一书准确地写到:工业社会正让越来越少的人更“多产”,他们用掉了更多的资源,也更有效地使世界上全部劳动力的1/3处于社会边缘地位。可惜,国内许多人还没有深刻地认识到资源节约在提供就业机会方面的潜力,而劳动人口多、自然资本少恰恰是中国需要解决的问题。

资源节约是风险预防。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们的经济增长产生了严重的污染,而治理污染耗用了我们很大的精力。但是从物质流的角度看,污染治理仅是降低风险,而资源节约却是预防风险。我们现在在末端治理上做的很多工作之所以成效甚微,就是因为缺少物质流输入端的资源节约。实际上,“两型社会”(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意义不是简单并重的,在我眼中,资源节约肯定比环境友好具有更本质的意义。资源节约使得我们能够用较少的消耗,满足较多的需求。例如,如果我们的下游产业是高效率的,那么我们的能源就可以支持更多的生产和生活,我们的土地和水就可以支持更多的人口进城,从而有效地减少国内和国际上的资源冲突。事实上,中国当前的许多国内外环境冲突,是从资源消耗问题上起源的。

资源节约是以供定需。我们现在有关经济增长与资源消耗的认识与政策,是基于以需定供战略的,即先决定经济增长的速度和规模,然后要求从资源上予以保证。这在资源丰裕的时代和国度是可以的,但是现在已经是资源稀缺的时代和背景,不管内部还是外部都没有资源增量供给的空间,因此必须转向有多少资源决定多大的经济增长和规模的问题,即以供定需的问题。这样就可以通过关注提高资源生产率,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增长过热以及发展模式粗放的问题。

上一篇:结构性宏观调控势在必行 下一篇:香港通胀不可能不可能大幅攀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