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师生共同享受写作

时间:2022-08-05 05:56:16

让师生共同享受写作

写作本是件快乐的事情,可是很多学生会为此头疼不已,因此如何让学生把写作当成一种终生受益的享受,将是语文教学工作者最大的成就。

一、培养兴趣

有人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让学生写好文章,首先要让学生爱上写作,克服畏难情绪。扩大阅读量,每天阅读一定数量的文章或者作品。对于语文老师来说,还可以在作文课堂上让学生阅读,不要怕耽误学习,耽误讲课,有阅读才会有写作,写作就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就是积累的过程,有了一定的阅读量才会有源头活水,才能厚积薄发。才能写出好的文章。我认为关键在于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兴趣。”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兴趣是一种个性心理特征,人们对感兴趣的事物,便会主动愉快地去探究它,不但不把它当成负担,而且会废寝忘食,乐此不疲地去干。所以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古人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实际告诉我们:要成功上好作文课,必须培养学生对作文的兴趣。兴趣是作文的内在动力,是一种长效的兴奋剂,它可以促进学生观察力、思考力、想像力、联想力的发展,增强情感体验,提高作文能力。培养学生注意观察的能力,随时储备材料,学生怕写作文主要是心中无货,觉得没有什么东西可写。究其原因,是习作与生活脱节。要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应该让学生从自己的生活体验入手。叶老说过“我们要记着,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文章就会写到什么程度。”生活是写作的“源头活水”,一旦“源头活水”滚滚而来,思想的火花就会迸射出耀眼的光芒,内心的情感就会随笔端源源不断地流淌出来。

二、每日一文

利用课内课外练笔,学生可积累更多的写作素材,教师适当地指导,经常地检查督促,以协助学生很好地坚持下去。这方面,教师的指导鼓励是提高学生兴趣的重要一面,指导学生多听、多看、多想、多读、多写,鼓励学生坚持不懈。在督促检查的过程中,教师应给学生鼓励性的批语。任其自然,不过多限制,对学生的课下练笔,老师大致告诉学生,可写家庭、学校生活……鼓励学生放开胆量,不使写作成为负担。学生的练笔要顺其自然,从内容上说,学生的情感是丰富的,所写的内容也是五花八门。至于学生写什么,怎么写,教师不过多要求,不过高要求,给学生一个自由的天地,这样,学生所写的是自己真切的情感世界,所说的是亲眼目睹、所见所闻的事,这是在课堂上老师布置的作文中很少达到的效果;学生也在成功的欢乐中增加了写作的兴趣,更主动积极地去练习写作。必须让他们敢写自己的见、闻、情、思,要想让学生敢写,首先要解放思想,进行一种不打分的宽松的练习。随笔就是这种练习的最好方法。每天花上十多分钟的时间,写一段不拘一格的文字,实在写不出可以抄一段自己欣赏的文字,让他们每天的这一练形成一种习惯,培养起一种兴趣,为他们逐步提高写作水平奠定基础。

思想问题解决了,接着要考虑的是写什么。一切身边发生的事都可以成为叙述的对象。看一次电影或电视,读一本有趣的书,得到一份自己喜欢的礼物,买到一件自己喜欢的东西……有趣的事、难忘的事、有感触的事……生活中的烦恼、思想上的困惑、父母的唠叨……留心自己身边人的举动、描摹他人的各自个性等等,一切的一切皆可入文。处处留心皆学问。

三、写下水文

教师常写下水文至少有以下好处:首先,教师写作的那些公之于众的下水文,把教师从“高高在上”的讲台,摆放到了与学生互为文友的位置上。同学们在“拜读”之余自会有一番品评议论,个中体现的教学相长,有利于发扬教学民主,增进师生感情。其次,教师在写下水文的过程中,对于如何审题立意、布局谋篇、遣词造句-----当有所讲究。这不仅会把自己的写作水平“逼”上去,而且其“吃梨”的亲身感受,将是作文教学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好的教师“下水文”可以作为学生学习的范文,给学生提供学习的范例。教师也能从写作的甘苦中找出作文教学的“法门”。另外下水文不仅展示了教师的“作文”,同时也表明了他们的“做人”――做一个以身作则、勤奋好学的人、不断进取的人的态度。这将促进教师在语文教学中搞好文道结合和教书育人。从作文教学过程来看,下水文是作文教学准备阶段的教师活动之一,是特殊的作文备课。从影响作文的教学因素来看,下水文是作文教学中最具直接性和现实性的因素。它以既成的文章形象地告诉学生该怎样运用语言文字来表现客观事物及个人的所思所感。从学生习作心理来看,下水文能激发学生的习作欲望,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克服畏难情绪。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充分发现了下水文的潜在意义。作为教师要广泛阅读各类文史哲书籍,记好生活札记和阅读笔记,平时要勤于笔耕,给学生留下鲜明的示范作用,鼓励学生也拿起笔反反复复地训练,记载个人所思所想所感。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经过长时间的训练一定能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有时我在写下水文时,便能发现作文中的难点与训练点。下水文不能一用就搁,要发挥长期效应,持久地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

四、评点优秀

不仅是对作文水平的肯定也是对学生写作甘苦的肯定。教师可以自己评点、要多说优点,优点说够说透,少说缺点,鼓励为主,指出下一步努力方向改变教学方式以来,我在作文教学中做了一些尝试,也可以把批阅讲评的任务下放到每一个小组或者每一个人,这样不但避免了老师单方面单角度的认识,而且还使学生在评点中学会了比较和学习。对作文评点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教师有计划地指导学生自评作文,有序地培养学生评改作文的能力,是新课程改革中探索作文教学的一条有益途径。《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初中生“要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修改时能借助语感和语法修辞常识,做到文从字顺。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可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因此,让学生自己评改作文,好处多多。?教师在指导学生评改作文的过程中,不仅要教给学生修改的方法和步骤,还应帮助学生掌握写作的技能。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自改和互改作文,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在评改的过程中,教师随时关注学生修改作文的态度、过程、内容和方法,使他们逐步熟悉评改要领,提高修改质量。每周的作文评改课,实际上是一节综合的语文实践课。同学们互评作文,除了从立意、构思、选材等方面进行修改外,还需运用书本上学习的语法、修辞等汉语知识对所评改的作文进行语段、字词,甚至标点方面的修改。修改作文时,学生如遇到不通顺的句子、不懂得的字词,可求教老师或借助工具书解决,也可同学之间共同协商解决。学生在评改作文的过程中,通过这一系列综合的语文实践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表达能力和语法修辞能力,整体提升学生的综合语文素质和文化素养。

五、结集保存

结集保存学生竞赛作文、优秀学生习作、教师下水作文等编辑成一本书在师生中可以引起良好影响,为学生提供了较好的作文示范。作文集内容丰富多彩。有的写出了对家乡的热爱;有的体现了对人物的赞美;有的道出了同学们一颗感恩的心;还有孩子们自己心中的小秘密和读书的感受,还有孩子们对美好未来的大胆构想……这些文章像朵朵绽放的鲜花,它们美丽、芬芳,各自灿烂着,真真实实地反映了师生的思想和感受,抒发着对生活的真情,展示了写作的魅力。

简单的事情重复做,重复的事情认真做,只要师生用心驱动自己的笔,辛勤写作,就能提高写作水平,还能享受到写作的乐趣。

上一篇:浅谈小学语文启发式教学 下一篇:小学英语评价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