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意象升华建设

时间:2022-08-05 03:24:57

城市意象升华建设

摘要:城市行政中心广场作为城市的名片,诠释着城市的意象。本文从探讨城市广场功能、精神及内容入手,以徐州行政中心广场的绿化环境景观设计为例,通过对其设计理念、景观布局及节点等的介绍,提炼出行政中心广场设计的元素及手法,从而使之提升城市的意象,成为烙在人们心中的印记。

关键词:行政中心广场;意象;理念;印记

Abstract:Theadministrationcentersquare,annotatingthecityimage,istheIDcardofthecity.Proceedingwiththefunction、spiritandcontentofthecitysquare,theessaytakesexampleforthelandscapedesignofXuzhouadministrationcentersquare.Byintroducingthedesignidea、landscapelayoutandnodes,theessayshowstheelementsandmethodsofthesquaredesigntoupgradethecityimageandtoimpressinthecitizens''''hearts.

Keywords:administrationcenter;image;idea;impress

中图分类号:TU985.1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422(2008)10-0112-02

徐州,位于华北平原的东南部,江苏省的北部,素有“五省通衢”之称,是一座具有5000余年、以楚汉文化为特色的历史文化名城;又是一座新兴的工业城市。

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步伐的加快,徐州选址在城东南部建新城区。新城区将成为徐州市新的“门户”和“窗口”以及对外联系的口岸。

徐州行政中心广场,位于新城区的起步区,北临新城区的迎宾大道,南接新城区的主题广场——金星广场,东西与公共中心地块(规划展览馆、文化艺术馆等)相接。整个行政中心广场由北向南可分为四部分:最北侧为约70m宽的绿化带;第二部分是主体建筑基地,建筑为“一”字形展开,周边绿地较小;第三部分是主楼前广场,南北进深约115m;最南端是中心广场,南北长约263m,东西宽约312m。

1场地分析

1.1广场功能的探讨

徐州市行政中心广场位于徐州新城区的起步区内,且作为徐州新的行政中心的前广场,具有广场的多义性,即城市节点空间的可意象性、城市公共空间的活动性、集会休闲场所功能性、历史与时代的共生性。

徐州行政中心广场主体建筑包括市民中心,党群口办公,市委、市人大办公,市政府、市政协办公,政府综合办公,以及两侧地块已规划的展览馆、艺术馆,是一个行政与文化的综合中心广场,因此,本广场的功能就涵盖了更广的范围[1]:

这些功能集中表现在广场设计过程中诸多现实存在的问题,而使广场“接纳多层面的城市生活”的空间,以期达到综合的效果。

1.2场所精神的创造

广场是人与人交流的公共场所,一个完整意义上的场所由空间的物理特征、人的活动和历史文化涵义所构成。因此,在设计时,考虑地域的自然和文化、场所的现状等,并将景观的设计成为解读地域和场所精神的过程[2]。

1.3广场设计的基本内容

形象、功能、环境是现代广场规划设计的基本内容。形象对应景观,广场创造城市形象;功能对应使用,广场需要满足不同情况下产生的不同的使用要求;环境对应生态及绿化作用。

在徐州行政中心广场的景观设计过程中,始终围绕广场的基本内容,满足市民活动要求,使其成为一个体现徐州形象、兼具生态美化环境的新世纪广场。(图1)

2整体设计理念

2.1设计原则

通过对本广场的基址的解读,景观设计应遵循以下的原则:

(1)以地方特色与文化精神,形成独特的广场风格及风貌;

(2)以整体性和个性的统一,形成城市的象征和标志;

(3)以新科技手段与自然环境的渗透,形成亲切感与舒适性的空间氛围。

2.2主题与理念

(1)主题——印记·徐州

“印记·徐州”即“印象徐州”和“记忆徐州”。

印象徐州:针对的是徐州的过客(游人),广场的景观形象给他们的印象正是代表的徐州的印象,景观的设计也体现了广场的标志性的特殊地位。

记忆徐州:针对的是徐州的市民,广场是市政中心、市民中心前广场,是城市的起居室,因此,对广场的景观设计将唤起徐州市民的认同感与归属感。

印象源于记忆,记忆升华印象。“印记·徐州”是本次景观设计的主题,通过对徐州印象与记忆的塑造与挖掘,提升广场的品味。

(2)理念

①合理划分功能区,深入分析当地的文脉,借鉴先进的景观设计思路,充分体现景观设计的地域性、时代性、超前性和前瞻性。

②倡导“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放大广场的活动主体——人的地位,通过完善步行系统,用立体的步行系统做到人的可达性、穿越性、舒适性、观光性,采用台阶、楼梯、电梯等方式构筑完整有序、衔接合理的整体。

③强调人与生态环境之间互为促进的关系,架构点线面结合的空间景观系统,凸现广场地区都市繁华氛围、浓郁文化气息和历史文脉风貌,营造舒适、美观、整洁、明快的城市景观。

④细部设计体现人性化。在广场的设计中考虑各种人群(年轻人、儿童、老人、残疾人)的使用方便。

3景观

设计

3.1景观布局

整个行政中心、市民中心广场包括四个地块,由此,形成了“前庭——广场——主体建筑——后花园”的整体景观的布局模式。

前庭:由于场地标高骤然降低6m,通过利用这个高差,同时也减少土方量,在中心广场的南侧设计了一组对称的半地下建筑,建筑的顶标高与行政中心前部广场一致。这个落差,也造就了一个内庭,使广场的尺度更加宜人。同时利用建筑的屋顶布置绿化及休闲小空间,与下沉的内庭上下呼应,使广场的绿意延续,层次丰富。

广场:由弧线的道路围合,形成一个开阔的集会及绿化广场,满足作为行政中心广场的物质功能。圆心设置喷泉、花坛、旗台,用疏林及修剪出放射状肌理的草地增强广场的内聚性。广场的设计除了满足集会的功能要求外,考虑到人在广场中的感受,种植大庭荫树以遮阳及丰富广场的绿色景观效果。

主体建筑:由一道“护城河”与前部广场相分隔,形成了有别于广场的景观环境。特别强调办公环境的使用要求,以植物造景为主,构建幽静、简洁的景观。

后花园:主体建筑以北,与建筑隔路相望,采用对称的布局手法,设置停车场地、运动场地,在中部以文化景观构筑为主,两侧则沿曲线化了的护城河布置一些休闲小空间,同时,绿化种植也趋向自然,宛若广场的后花园,更私密,也更惬意。

3.2景观节点

景观节点贯穿在整个广场中,特别是在广场中心位置以“生态”和“人文”的两个理念的景观节点提领整个景观空间与序列。

“回归大地”的生态理念

人类发展与文明进步有赖于自然的馈赠。大地养育了人类又承载着一切,但随着现代文明的脚步,人们越来越淡忘了大地的恩情,城市的蔓延覆盖了生机勃勃的土地。终于人们从盲目的开发中觉醒,对城市热岛、环境破坏的返思成为社会共识,生态理念再次回到它应有的主置。身处于城市而对自然、生态的向往,成为社会集体理想。因此,下沉广场两侧的半地下建筑上设计屋顶花园,利用高差变化,而非单纯地填平获得统一的标高面,既丰富了空间层次,又节约了土方,不是力图改变自然,而是尝试通过对自然的适应来呼应生态。选用当地的植物品种,创造了自然、丰富的植物群落,也形成了宜人的尺度、适宜的微地形与小气候,使人印象深刻,达到了场地“印记”的效果,进而成为总体广场的标志。(图2)

“追溯生命”的人文理念

行政中心广场最南部是一个与主体建筑地坪有6m高差的下沉广场,这个下沉广场实际是建设在现状地坪上,利用现状地坪与设计地坪的高差而自然形成的。下沉广场由于其特殊的标高,由四周构筑物层层围绕而形成一处视觉中心,并成为凝聚人气的场所,配合这一场所特定的内涵,在其中心布置一组主题雕塑喷泉,命名为“生命”,以旱地喷泉构成水文化中心,以地刻形式反映水对于人类的意义。南北两侧布置八根记录当地历代伟人伟绩的雕塑柱,反映“一代帝王乡”的风采,东西两侧布置景观灯柱与之呼应。以“追溯生命”为理念,唤醒人们对于历史、前人的缅怀,对于生命的倍加珍惜以及对于有限生命焕发光彩的拼搏意识。

两个理念——“回归大地”及“追溯生命”的上下呼应,广场的景观内涵得到了升华,独特的“印记”深深地烙在徐州“客厅”上。

4结语

徐州行政中心广场作为一个新城市景观,她的创作不是一个单纯的空间规划和设计过程,而是对城市的社会、政治和经济文化生活的设想。

参考文献:

[1]城市规划资料集(第6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2][美]凯文·林奇著,城市意象,华夏出版社,2001.

上一篇:街道园林植物景观 下一篇:煤矿排水设计